APP下载

北京-雄安共建白洋淀星创天地科技为白洋淀注入新动能

2018-03-12王雯慧

中国农村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白洋淀养鱼天地

本刊记者|王雯慧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以星创天地建设为抓手,利用首都优质科技资源及星创天地建设经验服务雄安新区,以科技的力量助力生态雄安,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能。

北京—雄安首个跨区域农村版众创空间——“白洋淀星创天地”于2017年6月启动建设,经过半年多的积极推进,目前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白洋淀星创天地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大背景下,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将首都优质科技资源及星创天地建设经验对接到雄安新区,支持当地产业升级和整体规划发展的一大举措。白洋淀星创天地以 “治水、保水、节水、净水、增水”为主线,重点促进当地“生态循环农业、健康食品产业、休闲体验农” 三大产业发展,为雄安新区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科技特派员带来“智慧养鱼”

赵振杰是白洋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龙头企业绿之梦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家住安新县安新镇南刘庄村,他见证了“白洋淀星创天地”的诞生与发展,也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

从小生活在白洋淀边上的赵振杰跟“水产”打了半辈子交道,做过水产生意,养过野鸭,种过莲藕……

“原来我们不懂技术,都是别人养什么我们也跟着养什么,过去我们这里养鱼都是‘人放天养’,放完鱼苗以后什么时候能收回成本来还不一定。”这样养鱼方式效益低,有时候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为了提高效益,赵振杰又搞起了网箱养鱼。网箱养殖是一种高密度养殖,比起“人放天养”,效率是提高了,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排泄物和残饵,对水体和土壤又造成了污染,陆续被政府取缔了。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2017年6月,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来了,他们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了当地的科技需求,以成立白洋淀星创天地为抓手,将北京的技术、成果和人才带到了白洋淀,为白洋淀注入了“智慧力量”。

还是以赵振杰的水产养殖为例,如何既要保护生态环境,还白洋淀一池清水?又要让当地的百姓提高收益?北京的专家带来了解决方案。

养鱼先养水,现在都提倡生态养殖……北京的专家带来了淡水鱼2.0 物联网养鱼技术,在养殖过程中水的质量是可以实时监测,溶氧、氨氮、PH值、亚硝酸盐等关键的数据可以非常科学的监测和分析。这是北京市科委支持的科技计划项目取得的成果。

不但可以用物联网监测水质,赵振杰池塘的鱼还有个时尚的名字——“跑步鱼和健康鱼”,据赵振杰介绍,这是一种源自于美国的先进“推水技术”。记者在基地看到,在赵振杰的鱼塘里,养鱼的箱子整齐排列,打开气泵,水将朝着同一个方向推动。据基地技术人员仉志平介绍,这是因为上面的氧气更充分,鱼就跟着水往上跑,经常做“有氧运动”的鱼肉质鲜美,品质更好。

为了彻底解决污染问题,专家们将鱼塘设计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鱼塘,鱼的排泄物和残饵伴随气泵的推动集中在一起,沿循环管道聚集到园区里的“生态厕所”,在那里进行生化处理后,变成有机肥料,直接浇灌鱼塘边的果树。

“现在我们的养殖技术改变了,不会对生态造成污染。养鱼的品种也由过去比较便宜的草鱼、鲤鱼、鲢鱼等品种,发展到现在能养殖一些更贵的品种,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赵振杰说。

科技改变了原有的养殖模式,高效生态的智慧养鱼技术以后可以在区域复制,推广和示范,意义重大。

打造“水上特色”农科创融合的众创空间

“靠水吃水。我们‘星创天地’围绕水上特色,无论是种植,养殖,加工都离不开‘水’,无论啥东西增加了科技含量就不一样了……”河北省安新县科技局局长王艳告诉记者。

的确,在白洋淀星创天地企业的展厅里,记者看到不少入驻企业的产品,有芦苇工艺画,野鸭蛋,藕粉,还有荷叶茶……

说起这荷叶茶,赵振杰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我们自己原先也做荷叶茶,为了提升技术,还跑到信阳,福建等产茶的地方去学习。但是工艺上不去,一斤荷叶茶才卖80块钱。”

原来是简单粗糙的荷叶茶,经过北京请来的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后“焕然一新”。“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先从品种上对荷叶茶进行升级,他们对100个品种的荷叶进行了专业的分析,最后选出了最适宜做茶的茶用莲品种进行种植。”有了好的品种,茶叶加工也至关重要。赵振杰补充说,“北京的科技特派员带着我们从每一个工序反复试验,仔细把关……”据悉,现在加工出来的荷叶茶色香味俱全,价格也大幅提升,荷叶茶由过去的80元一斤到现在普通的茶也要五六百块钱一斤,品质较好的茶是一千多一斤,效益大大提高。据赵振杰介绍,目前白洋淀的荷叶茶已经在重庆、深圳、东北等地有专卖店,入驻园区的电商企业还将荷叶茶以及其他农产品在网上销售。最近深圳有一家公司想做荷叶茶的全球代理,打算把茶叶推销到国外去。

不但赵振杰自己挣到了钱,也带动了周边企业的发展。据赵振杰介绍,园区内有一家专门做种植的小企业,原来以种植平时吃的菜藕品种为主,一年下来一亩地效益在1000元左右。后来这家企业种植星创天地选育的茶用莲,不打农药,不施肥,效益翻了一番,而且对环境没有造成污染。

科技的注入,让企业焕然一新,也方便了周边的农民,在“白洋淀星创天地”的产品展示区里,一块可触摸电子屏幕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赵振杰介绍,这是由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联合农信通集团支持的“亿农信息一点通”,“别看这小小的‘一点通’,作用可不小,这是便民服务一体机,附近的老百姓可以过来用这个挂号、缴费等。它还能显示企业和产品的信息,可以浏览企业的状况和经营情况……”

科技创新为生态雄安注入新动能

2017年4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白洋淀地处京津冀三角腹地,生态尤为重要,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结合“星创天地”的平台功能和白洋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实际需求,请专家对“白洋淀星创天地”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梳理出智慧园区、星创学院、星创孵化、生态示范、文化科技和创客电商六大业务板块内容。按照规划,北京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对白洋淀星创天地办公环境进行了整体提升;选派18名科技特派员到白洋淀园区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建立规模化淡水鱼健康智能化调控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基地,开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养鱼模式示范,在综合演示指挥调度大厅能够实现远程视频监控、远程操控系统和实时环境监控。目前,已有26家企业入驻白洋淀星创天地。

据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还将筹建生态湿地修复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是以白洋淀湿地修复与开发为研究方向的,请院士们为如何保护这一片水土,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出谋划策。”

此外,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将打造白洋淀智慧园区,推动智慧农业示范应用;组织农业成果专家雄安行,推动科技成果集成转化,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实现白洋淀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双目标;共建孵化中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雄安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通过品牌塑造和市场开拓,扩大雄安名优特产品销路,实现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双赢;深入推进白洋淀星创天地六大板块业务内容建设,探索跨省建立星创天地的合作机制,在京津冀地区形成示范效应。

猜你喜欢

白洋淀养鱼天地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月 亮
养鱼记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鱼经
雄安新区首个永久性水利工程通水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拾天地之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