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溯源:亟需建立全产业链
2018-03-12王雯慧
本刊记者|王雯慧
食品安全无小事。当前,食品安全已列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面对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各类风险交织的形势,必须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而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基于物联网食品溯源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食品溯源技术就能保证食品安全吗?存在哪些困境?未来将怎样发展……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无小事。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要让人民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在公众的视野内。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近年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溯源体系及技术也开始出现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会知道“一盒奶”、“一颗菜”来自哪里,属于什么种类,是否经过检测等,但仅仅是这些信息就能保证食品是“放心”的吗?
食品溯源的发展进程
食品安全溯源机制最早源于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具体而言,食品溯源指食品质量在消费端出现问题,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上的溯源码进行联网查询,查出该食品的生产企业、食品的产地、具体农户等全部流通信息,明确事故方相应的法律责任,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立有赖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技术。
新《食品安全法》颁布以前,我国在食品溯源方面做了诸多探索。早在2003年,我国就启动了“中国条码推进工程”,国内部分蔬菜、牛肉产品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规定必须标识出出口水产品及原料。同年,北京顺义区启动蔬菜包装分装盒质量可溯源制度。2007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启动了《农产品溯源质量快速溯源系统设计与运行规范研究及技术实现》,我国不断推动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其是RFID技术引入食品溯源,为“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体制建设提供了新的支持。
201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设追溯体系,实现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是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对于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促进监管方式创新、保障消费安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5年10月1日新修订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要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该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2016年6月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发布,围绕建立追溯管理运行制度,搭建信息化追溯平台,制定追溯管理技术标准,开展追溯管理试点应用等展开工作。
2017年是我国食品追溯推进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是我国“十三五”的一项战略工程,要求2020年建成互通共享的全国食品追溯体系,让“可溯源”食品走进百姓餐桌。
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经过不断的技术进步与探索,食品溯源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能从技术上实现跟踪并监控农产品种植、加工、生产的全过程,已被广泛应用至食品安全领域。
据悉,目前国内的食品安全溯源技术大致有三种:一种是RFID无线射频技术,在食品包装上加贴一个带芯片的标识,产品进出仓库和运输就可以自动采集和读取相关的信息,产品的流向都可以记录在芯片上;一种是二维码,消费者只需要通过带摄像头的手机拍摄二维码,就能查询到产品的相关信息;还有一种是条码加上产品批次信息(如生产日期、生产时间、批号等),采用这种方式食品生产企业基本不增加生产成本。
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研究部主任李素彩介绍,目前对于一些价值较低的工业化生产食品,如面包、饼干等可以追踪到批次,而一些特殊的、价值较高的产品,如茶叶、白酒等高档产品可以追踪到单品,实现“一物一码”。
对于企业来说,可追溯体系改善供应链的管理,提升企业信心。 一旦农产品发现存在着安全问题,有利于找到其源头并将产品召回,将损失降到最低,优化产业链流程,有助于企业打造更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从而带来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更多的客户。此外,建立可追溯体系还可以让保险和诉讼的成本有所降低,减少食品召回的成本,防止造假行为,并帮助企业迅速回到正常状态。
对于消费者来说,食品溯源系统串联着从种植养殖、生产、流通,以及销售和餐饮服务等多个环节,合格的溯源体系能够将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始终纳入有效监控中,通过食品溯源能知道食品产自哪里,生产批次等信息,会更加放心,有二维码的食品更是一种质量安全保障。
实现全产业链追溯并非易事
食品溯源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手段和方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中国在食品溯源道路上的探索,尤其是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中国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面临诸多困境。
首先,资金短缺仍然是不小的压力。食品追溯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求上传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这就对资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次,食品追溯信息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当前,可追溯体系局限于种植或养殖、加工、流通中的某一环节,产业链覆盖环节较短,不能实现全程信息的可追溯;在信息准确度方面,追溯信息缺乏统一性,覆盖范围不够全面。
第三,现有的食品溯源标准各不统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研究部主任李素彩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单位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标准,但是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在企业层面,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多是基于企业需求而建立的内部溯源系统,难以与其他部门共享溯源信息。目前大多数企业、地方自建的食品溯源平台内容得不到有效的互通,信息不统一。
“编码不统一,不能互联互通,就只能追溯到一段,比如说生产商建立了追溯系统,但是只记录到产品出厂就完了,下游的追溯没建立,链条就连接不起来……”李素彩说。
食品溯源不等于食品安全
一个产品如果能追溯,能知道它从哪里来,就会放心一些,更安全一点,但是食品溯源并不等于食品安全。“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食品可追溯就等同于食品安全,这是不科学的。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追溯只是保障其安全的一个方面。追溯的目的是找到出问题的产品,然后找到出问题的原因,是供应链、生产、流通、配送、上架等其中哪个环节出的问题。将危害降到最小。”李素彩说。
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应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覆盖,且要保证数据真实可信,这就对溯源服务商提出严格要求。通过安全食品溯源,可以记录食品的生产、销售、流通甚至消费领域各个方面的信息。除了追溯,还需要检测、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等一系列的要素来保证食品是安全。
食品溯源标识相当于食品的“出生证”,食品的来源终于可以查看,质量、安全等问题也有据可查。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前,一些简单的二维码和条形码可以复制,就给不良商家钻空子的机会,必须像对待自然人的出生证那样,对溯源码、溯源标签及溯源信息系统严格管控,并且提高二维码的科技含量。
此外,跨部门数据共享困难、多源头数据质量不尽如人意、业务需求与技术实现存在认知差异,是当前大数据在食品安全领域应用需要面临的挑战。
而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近十年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有关单位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安排了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安全电子溯源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也已经于2017年11月17日召开验收筹备工作会。
专家表示,希望我国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整合分散的生产方式,提高规模化,逐渐形成完善的现代食品供应链,并通过政府、企业、公众参与建立食品供应链可追溯制度;进一步增强监管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在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加强科技研究和成果应用,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手段、检测技术和检测标准,是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必然需要。以科技引领监管工作,用科技提高监管工作效能,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解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