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8-03-12魏统朋

运动 2018年21期
关键词:农业大学裁判社团

魏统朋,陈 丽

(青岛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山东 青岛 266109)

1 大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目标——三懂三会

针对大学生在体育实践能力方面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高分低能”“上体育课只为考试得分”等现象,本课题组在国内学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青岛农业大学体育工作体系进行了设计和优化,将大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设置为“三懂三会”, 所谓“三懂”即懂健身、懂欣赏、懂评价,“三会”即会急救、会组织、会裁判。

2 大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懂

2.1 懂健身

2.1.1 认识运动的意义:大学生健身意识大力提升 与全民健身的红红火火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不断下降。戴狄夫(2018)分析认为,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应该是学生所参与的体育活动没有达到标准的要求。这也反映出了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上体育课只为考试得分”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学生只有体育课的时间出来活动,课余时间的支配内容中基本没有体育生活的空间。青岛农业大学与时俱进更新体育教学理念,优化体育课程建设工作思路,积极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体育教学体系和群众体育工作体系,在全校形成了“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关注健康、全员参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在体育文化氛围的大力熏陶下,全校学生的健身意识有了极大提升。

2.1.2 践行运动的习惯:大学生健身行为逐渐加强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健身意愿虽强,但行动力严重不足,可以说健身运动目前并未在大学生闲暇时间中占据主导地位(黄鄢铃子,2018)。需要倡导广大青年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使运动成为一种习惯,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为了解决群众体育中自娱自乐、松散结合的状态这一难题,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体育协会、体育社团的建设,将其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延伸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全校建有十几个校级体育社团,基本做到了“一院一品牌”,学校对学生体育社团实行辅导员和体育教师的“双导师制”,加强对体育社团活动的指导,在体育社团的有序组织下,全校大学生的健身行为得到了积极、有效的引导。

2.1.3 体验运动的乐趣:大学生健身层次分明 学校探索开创了学校、学院、体育社团统筹共管的良好局面。随着“阳光体育健身活动”的常态化,青岛农业大学“三层次、多方联动”的立体化体育工作体系逐渐完善,丰富了全校师生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第一层次由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包括校田径运动会、“校园体育节”等校级大学生体育比赛和职工体育比赛项目。第二层次由体育教学部、校工会、校团委组织,包括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健美操比赛、花样轮滑大赛等趣味性健身比赛。第三层次,是由各学院分团委组织的球类联赛、选拔赛以及校院两级社团自行组织的各种体育赛事。层次清晰的组织形式、丰富多彩的体育内容,共同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立体化体育工作体系,使大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项目及平台上一展风采,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

2.2 懂欣赏

2.2.1 项目懂规则:知晓项目规则 通过课内理论讲授,让学生熟悉体育项目的特点和基本比赛规则。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完整的技术和战术体系、特定的场地要求和严密的比赛规则,而且技术、战术和比赛规则也处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中,如果对相关规则、相关知识不知晓,体育欣赏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因看不懂而感到索然无味 。

2.2.2 比赛懂门道:参透赛事门道 俗话说: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作为大学生,要通过教育使其认识到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要培养其高尚的体育欣赏情趣。除了欣赏险象环生、扣人心弦的竞技场面,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比赛作风、道德品质、精神风貌等方面更是欣赏的侧重点 ,随着大学生体育欣赏水平的提高,对体育的感悟才会更加深入。

2.2.3 竞技懂审美:领略运动之美 体育欣赏还是一种美的享受。运动之美表现在运动竞赛所展现出的对抗性、节奏性、偶然性、刺激性;运动之美表现在运动员表现出的形体之美、动作之美、力量之美、柔韧之美等等;运动之美表现在完美的技术和战术配合;运动之美还表现在竞技者道德品质、精神面貌和思想作风的全面展示 。通过教育引导,使大学生能够全面领略竞技运动之美,获得独具特色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愉悦的心理享受。

2.3 懂评价

2.3.1 运动负荷能掌控 大学生在健身中需要做到根据自身的运动水平、体能状况和兴趣爱好等特点去选择健身项目。健身运动中,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频次都应该适度。大学生需要学会通过脉搏测试掌控运动强度,运动时的脉搏次数最好控制在120~150b/min,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不宜超过90min,身体感觉不到疲劳为宜,运动频次以 3 b/周比较合适。健身的原则应遵从“由简单到复杂,由舒缓到激烈再到舒缓,由小强度到较大强度再到小强度”,以保证健身的效果,保证身体不会受到伤害,真正达到健身的目的。

2.3.2 健身效果能评估 学校以每年1次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为抓手,由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向学生详细讲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通过讲解确保让每一位大学生知晓它的意义,深入了解每一个项目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以及评价标准,在随后的健身锻炼中能够对个人的BMI指数、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进行自我评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

3 大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三会

3.1 会急救

3.1.1 常见运动损伤会处理 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现象频发,一旦发生运动损伤,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锻炼质量和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教授规范的运动技术,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规避运动风险;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的正确处理方法。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除了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的理论传授以外,课题组还与红十字会联合开展了培训活动,每年面向大一新生传授运动损伤的处理常识,还为大二到大四学生开设了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现场初级应急救护》,提高了大学生现场急救的实操性救护能力,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3.1.2 突发紧急情况会急救 近年来,类似猝死等严重事件在大学校园里时常发生。一旦遇到休克、猝死等紧急情况,第一时间的施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抢救不及时将会导致死亡。除了在《现场初级应急救护》中讲授急救知识外,学校开设了网络通识课——《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向学生系统传授急救知识与技能,通过线上学习使更多的学生懂得施救的原则与方法,通过线下实操练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初级救护员。

3.2 会组织

3.2.1 课堂内讲授组织方法 青岛农业大学在两年的体育教学中,竞赛组织与编排的理论讲授内容安排不少于4个学时,传授给学生完整的竞赛组织过程与编排的具体方法,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一项赛事的组织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基本掌握了所学项目的竞赛组织方法。

3.2.2 协会中锻炼组织能力 大学生竞赛组织能力的提升主要通过体育社团,学校十余个体育协会(社团)每年都会组织多场校内比赛以及校际联赛,在这些协会的组织下,学校体育竞赛开展得如火如荼,通过一次次的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此外,2017年10月,以学校田径代表队为班底组织成立的青岛农业大学田径协会,进一步壮大了体育协会队伍,他们全程组织承办了第1届新生田径锦标赛,并协助承办了海利尔运动会,均取得圆满成功。

3.3 会裁判

3.3.1 班内比赛裁判入门 通过体育课堂的理论讲授、班内竞赛组织、裁判临场实习等途径,给学生提供了体育实践能力锻炼的机会,可以有效地培养并激发大学生担任体育裁判的兴趣。体育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引导大学生裁判入门,并鼓励大学生敢于临场执法。

3.3.2 裁判协会锻炼提高 在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2017年9月组织成立了青岛农业大学篮球裁判协会,引导学生裁判协会积极承担大学生体育比赛的组织及裁判任务,更好地满足学校篮球比赛的发展需要。篮球裁判协会会员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进行系统的裁判理论学习、专业的裁判技能实践,提供临场裁判实践的平台,经过临场裁判的锻炼,已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篮球裁判。其中,有3名学生已经考取了篮球国家一级裁判,顺利进入了最后的审核阶段。

4 大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4.1 以大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为中心,有助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的潜能,对其学习兴趣起到极大的调动作用,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4.2 以大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为中心,使学生通过2年体育课程的学习,不仅会显著提高体育运动技能,而且会显著提升欣赏水平和运动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自我锻炼的设计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运动损伤的自救处理能力,有利于学生竞赛组织能力和学生裁判执法水平的锻炼和提高,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农业大学裁判社团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张振、李杰作品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Introducing metacognitive approaches to cultivate sustained self—directed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listening courses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