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实践研究
2018-03-12汤能杰邹军权
汤能杰,邹军权
(1.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塘后小学,浙江 余姚 315470;2.余姚市泗门镇第二小学,浙江 余姚 315470)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顺利实施新课标的重要保障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新的体育课程理念的确立是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硬要求,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时我们构建‘三维’目标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体育课程的重要标准。”农村学校缺少城市学校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学校是否能合理利用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1.2 缓解体育设施短缺的现状
农村学校有限的体育课程资源在学生多、投入少的情况下显得相对匮乏,因而需要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发挥现有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将自然闲置的资源通过改造用于课程中,缓解农村小学体育设置短缺的问题,以保证体育课程更加充实、学生每天的一小时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1.3 发展农村地方特色教学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体育课程只有符合地方经济和文化特点,才能提高体育课程的适应性。因此,要立足农村,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把那些带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纳入课程内容中,为农村孩子体育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课程支持。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6所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小学的师资配备、场地设施等进行调查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教师自身素质不容乐观
调查发现,体育教师资源情况并不乐观,学历、教龄结构相对失调。虽然从调查发现本科学历的教师有18人,占总数的60%,小学高级职称的有15人,占50%,但都是其他学科老师兼职的,兼职教师达到66.7%,真正是体育专业的本科生只占20%,体育学科的小学高级教师只占3.3%,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调查中还发现,老教师任教的比例较高,大部分体育教师的教龄都在10年以上,新旧老师的更换尤其不明显,甚至趋于停滞状态,因此新的观念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处于滞后状态。
3.2 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薄弱
调查发现,在开发课程资源上,农村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欠缺。33%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信心开发教学资源,27%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开发能力,不少教师只知道有教科书,不知道有课程,甚至把教科书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把课程改革仅仅视为教科书的改编,这从主观思想上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调查中也发现,有80%的教师认为体育课程资源缺乏,而只有23%的教师曾经开发过体育课程资源。本文认为一方面是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大量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进入实际的中小学教学中,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3.3 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有顾虑
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学校场地小,学生喜爱的运动器材少,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不得不上,而且锻炼多以田径项目为主。他们认为球类教材和田径教材内容相对来说较安全,便于教学和学生活动,体操类如垫上技巧、跳箱、山羊、单双杠类教学容易出事故,教师在教材选择时,尽量少选或不教。大多学生认为自己喜欢上体育课,但是上课不是跑就是跳、不是跳就是投,既苦又累。
4 对 策
4.1 一师多能,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体育课程资源的设计者、实施者、评价者,而体育教师又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它要求体育教师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通过调查发现,姚北农村小学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兼职,没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比较薄弱。但这不能成为坐、等的借口,而应成为积极提升自己的动力、充分挖掘农村的新资源。教师还要多与学生一起参与体育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心理特点,从而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让每一个学生掌握一二项健身技能。
4.2 一物多用,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置资源
农村小学没有能力一次投入大量资金短期实现高标准的场地与器材设施,只能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完善和补充。所以,应着眼现实,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做到一物多用。比如,一般农村学校都有的垫子、橡皮筋、各种球类、接力棒、绳子等器械都具有多功能性。小垫子不仅可以作为滚翻教学,还可以当作障碍物进行跨、绕、跳等活动,也可以利用小垫子让学生自己想象拼搭各种图案。
4.3 变废为宝,积极开发场地器材资源
农村小学在场地器材方面存在滞后的现象,但只要我们能着眼实际,多想办法,变废为宝,直接打造一些适合自己使用的简易“器材”,是解决目前这一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利用废弃的矿泉水瓶进行打保龄球游戏,也可以用来作为摆设进行蛇形绕瓶游戏;瓶盖可以用来当作轻物投掷的器械代替沙包;废弃轮胎或者破损的呼啦圈都可以作为钻圈、套圈游戏。
4.4 自主创新,深入开展农村特色游戏
农村地区有着丰富民间体育活动,如犴舞、木偶摔跤、甩彩瓶、车子灯、走高跷、舞龙等,可以通过创意改编后引入学校体育课堂,如模仿犴舞的金木水火土进行分组、利用舞龙的音乐和动作进行舞龙练习、根据木偶摔跤的动作进行角斗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