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观浸润道德与法治课堂,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8-03-11倪静思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

倪静思

摘 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做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应体现在学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的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也反映了社会生活对中学生人格素养的基本要求,这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不谋而合。从教师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信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抓住生活细节引导理论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四大角度来分析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坚定信仰;社会责任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设置立足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青少年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能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三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社会能否有效可持续发展,这也正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短短24个字包含了国家、社会和公民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实效性就体现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推动着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有效实现。

一、教师要深入了解并秉持着坚定的信仰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坚定信仰必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本身就肩负着传播“正能量”,育人育德的重任,应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如果教师本身都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它讲的都是大道理,大话空话,那么必定不可能深入地学习和了解,更不会去思考这一理念应该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它。

只有教师树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才能在教学语言中传递给学生,教学用词专业化、规范化,教学案例生活化、正面化,教学语气肯定且富有激情,更能感染学生,让学生深信不疑并主动接受,从而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效性。

二、亲其师,信其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两者的关系是否和谐,对于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公民要敬业,作为教师,忠于职守,勤勤恳恳一方面是对工作的负责,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做好榜样,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正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认真工作的老师才能让学生信服,赢得学生的尊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倡导和谐、自由和平等。师生关系要和谐离不开平等的对话,尤其教学对象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多给他们一点表达的权利,多给一点反思的空间,多给一点集体场合的尊重,多给一点私下里的关心,就能适时地抚平他们内心的浮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唤起学生对教师所教授内容的兴趣。

三、抓住生活的细节,以鲜活的实例来辅助教学

案例:我所在的寄宿制中学家长一般会在星期二的晚上带着食物和生活用品来看望自己的孩子,每当这个时候,宿舍里总是挤满家长,充斥着饭菜的香味,学生也不像往常那样四处闲逛,而是固定在自己的夜宵面前边吃边聆听家长的嘘寒问暖,最后满意地送走家长进入梦乡。隔天周三道德与法治课上我就以这个例子来切入主题讲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学生在这一环节很是感同身受,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更好地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不谋而合。如果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融入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对它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感同身受,然后落实到行动上,这样也就推动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更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面对国家的发展希望他们能以主人自居,主动关心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求学生爱国,我们看到一些中学生课堂上高声朗读着:热爱祖国,从我做起,课后却“两耳不闻国家事,一心埋头打游戏”,还有一些学生将爱国主义看成是大而空的“口头理论”。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就应该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多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悟到爱国主义也可以很具体。

七年级的学生对国家大事懵懵懂懂,也着实不感兴趣,因此可选择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且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件,例如雅加达亚运会等。在介绍的方式上既可以是老师的讲授,又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八九年级的学生认识力、理解力逐渐加强,因此可以让他们利用休息时间摘录他所推荐了解的时事新闻,并在课堂上讲出他推荐的理由。通過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的习惯,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是国家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念,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柱。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他们对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可与执行从根本上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长远发展。在学校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理应紧密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能有效地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的实现。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