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初探

2018-03-11彰继华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彰继华

摘 要:先分析了中学数学教学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标准;最后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中学数学;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新课程教育理念下,中学数学课程要求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学生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做到“教”“研”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侧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知识和技能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中学数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1.教師创新教学意识欠缺——知识的传授者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扮演者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的主要责任不是教会学生学习,而是教会学生知识——“授之以鱼”,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创新教学意识欠缺,课堂教学仍呈单向的知识灌输,缺乏互动与民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不作创新性的探索,忽略对学生创新思维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2.学生创新学习能力不足——知识的接收者

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即为知识的接收者,而非创造者。课堂上依赖教师,“学”围绕着“教”,教师是知识的来源。迫于应试压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倾向于走“捷径”,对数学原理、数学结论、数学公式的掌握变成了简单的条文背诵、机械记忆、照搬套用,而忽略了对现有结论的思考、推理、创新,重学会、轻会学,从思想上剥夺了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传统教学方式落后

传统教学方式重“教”轻“学”,“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学方法上,学生依赖老师灌输,缺乏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学习方法上,简单套用公式、定理,学生之间互为考试的竞争对手而非学习的合作伙伴,缺乏互助和合作。师生关系上,教师过多重视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需要和心理需求。

二、学生在中学数学学习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标准

1.学生数学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数学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对数学定理、公式、概念的内涵及推理过程有清晰的理解,能够举一反三,对已有知识进行推论,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去观察、分析数学学科知识的结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2.学生数学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知识的理论创新,其目的在于应用。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数学已有知识、规律、结论离不开数学应用的总结和归纳,数学教学的目的并非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解数学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能力。

3.学生数学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数学思维创新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创新能力培养的最高阶段,只有从思想意识上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数学理论与应用创新能力。因而在对学生数学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要求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独立完成数学学习和探究。

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围绕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

1.教学内容上,创设问题情境,理论联系实际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学生学习数学时,缺乏兴趣,觉得数学只适用于考试,因而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不高。学生只有对数学知识与理论有了深入的思考和认识,才能较好地理解数学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将数学教材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新定义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

2.教学方法上,融合多种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方式,引导、促进、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参与和合作交流,对于数学问题能够主动探究,根据数学原理举一反三,从而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思维与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3.教学手段上,重视信息技术,借助知识竞赛

现代中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学习工具,突破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的教学手段,整合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以形象生动的视、听、触等教学元素和海量的教学素材丰富数学教学,促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主动有效数学学习。

4.教学评价上,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这种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武断性,不能完全概括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总体情况。因此,在教学评价上,应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包括平时成绩评价,将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出勤、回答问题等。终结性评价可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进行最终学习效果的检验。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加权求和即为该生本学期数学课程的最终成绩。此种教学评价方式弱化了期末考试成绩在数学学习评价中的作用,更多地考虑了学生的综合表现,动态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