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实验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模式探索

2018-03-11杨喜娟武福蒲会兰

科技资讯 2018年35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

杨喜娟 武福 蒲会兰

摘 要:本文针对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和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微实验教学模式。本文对微实验及其微实验教学模式实现过程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在教学中发现,微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关键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实验教学 微实验 微实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b)-0-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教育机构开始关注使用这些技术来提高学习者的效率,由此翻转课堂应运而生[1]。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预先录制的微视频翻转了课下和课上时间,学习的主动权从老师手中转到了学生手中。当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部分被应用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2-3],而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并不多。而在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实验课程对加深理解理论课程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对微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探。

1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的现状

本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在文科类本科二年级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在“动手做”和“真正练”中体会和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巧。为此,我们设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并重为教学目标。但在当前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学习的层次仅局限于验证性的学习,学习的过程是孤立的,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实验教学效果不佳。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熟练掌握语法知识点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计算思维能力,努力探寻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 微实验

微课程(Micro-Lecture)是运用构建主义方法形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内容。基于这种模式,将其运用到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实验教学中,针对典型的实验内容制作微视频,即为微实验。微实验内容与理论授课内容相配合,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将重点实验内容讲解微型化、可视化和形象化,学生可在实验课程前完成相关实验内容的自学,在实验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内化。微实验资源不仅学习内容针对性较强,而且易于传播与存储,学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最大化地利用学习时间,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问题的空间,能达到提高并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微实验的制作,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演示与验证型实验教学模式。

3 微实验教学模式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中的实践

本校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实验课时为16学时,占整个课程的1/3。在实验教学的改革中,我们将实验内容分为验证性实验、给定方案设计性实验、问题设置性实验和知识应用性实验,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了课前准备、课中阶段、课后阶段来构建。

3.1 课前准备

这个阶段教师主要完成 微实验的制作和任务的发布,学生需要提前自主预习。教师在微实验的设计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微实验视频必须短小精悍,每个视频都针对具体特定的问题,大多数视频只有几分钟时间,将时间尽量控制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范围之内。

(2)需对学习者的特征,学习内容及其资源和约束条件等进行分析来确定各章节中的实验案例,选取微实验制作的典型案例。为了适应本課程微实验实践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对本课程的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分割和重组,以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促进,创建理论、实验、应用和问题解析相融合的循序渐进模块化教学模式。

微实验制作完成后,根据教学进度,将实验内容发布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微实验视频预习实验过程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按照微实验讲解、整理编程思路和编写代码。对于验证性实验,主要由学生通过观看微实验视频利用课外时间去完成,如果有疑问也是通过微信群、QQ群讨论来解决,不再占用课堂时间。

3.2 课中阶段

课中阶段重点对学生在课前阶段未能解决的给定方案设计性实验和问题设置实验中的疑难问题以及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实现实验内容的内化。当每个学生都掌握了实验内容及其对应知识点后,教师推出一个知识应用性实验。这一实验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升华实验内容,以加固理论知识。课后此实验的微实验视频将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以供学生后续学习。

3.3 课后阶段

课后阶段教师将实验内容的拓展要求发布到网上,要求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完成课后实验,对实验中的知识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以加深理解知识点,并生成实验报告,以电子版的形式上交。

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易出错的地方,及时修改实验方案,并在后续微实验视频的制作中能及时删减学生已经掌握部分的知识点,使微视频不断得到完善,以适应当前班级的实验进度。

4 结语

经过两学年4个班在本课程中微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发现微实验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效果均优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微实验教学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精炼微实验视频,并尝试将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应用于本校工科类学生的程序设计类课程,使这种教学模式不断扩大化。

参考文献

[1] Carl Reidsema,Lydia Kavanagh,Roger Hadgraft,et al. The Flipped Classroom:Practice and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Z].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2007.

[2] 齐军.美国“翻转课堂”的兴起、发展、模块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1):21-27.

[3] Alhazbi S.Using flipped classroom approach to teach computer programming[A].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C].2016.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