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学习成为“美”的享受
2018-03-11司志琼
司志琼
摘 要:“美”的教育是一种“情”的教育,内化于心的美是一种情感,美德教育是一种能力的教育,外显于形的美是一种能力。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融入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美的教育”,才有内在发展的动力。学校寓爱于教,在教育实践中,将爱和德融入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关键词:学生;享受;语文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尤其语文课堂应该充满美,让学生在课堂中就能够感受美。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得现在的语文课堂完全变成了字、词、句的分析,语文课堂中老师不断灌输、学生听讲,做笔记、做题。这样的课堂忽视了语文的本真,忽略了语文学习是享受而非桎梏。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能够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享受美感,并将知识本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让自己真正享受语文带来的美感。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重要的阶段,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爱上语文,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知识技能又能很好地运用于生活,从而不断地成长为品格健全、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笔者认为,要真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享受美,可以享受语文音韵之美、享受语文文学之美、享受语文人文之美、享受语文情怀之美。
一、享受语文音韵之美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科特有的知识丰富、感情复杂等特点决定了学生语文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每天不间断地学习、运用。但是中学生课务繁忙,他们每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习题,在这样高压的情况下,语文课堂更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应该成为学生心灵栖息的场所,在语文课堂中得到美的享受。例如,在教学现代诗歌《再别康桥》时,执教教师没有像往常一样讲解诗篇字句的意思,在简介作者和创作背景之后,教师要求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听着学生饶有兴趣地读着、品味着诗人徐志摩对康桥的不舍和留恋之情。在读的时候,执教教师细心地观察着每一个学生,读到“轻轻地,我走了”有个同学还做出了挥手告别的动作,眼睛里充满了不舍甚至泛着些许泪光。看着她们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每一个文字仿佛都有了生命,细看来,这堂课该重点讲解的地方,显然已经被学生圈点出来。
笔者还注意到,在读文之时,学生声情并茂、自信满满,他们时而挥手告别,时而惆怅满怀,学生自读过程已经将文本情感融入其中,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会更加顺利。让学生尽情表达,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样的课堂效率不言而喻。
二、享受语文文学之美
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将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真实地感受语文的文学之美。例如,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在文章肖像描写这一段,执教教师作为重点来讲解,从孔乙己身材高大学生能知道他有足够的劳动能力,可是面部的青白脸又可以看出孔乙己食不果腹,既然拥有足够的劳动能力却为何落得如此下场?他站在柜台前站着饮酒,可见他生活窘迫。通过这一系列对比鲜明的形象反差,同学们在总结文章中心的时候就不难得出,是封建礼教残害了读书人,也是封建科举制度带来的不良影响,想到这里,同学们对封建礼教、封建科举制度产生了憎恨之情。对封建社会人情冷漠感到深深的可悲。这堂课的教学,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更能够走进文学的世界,跟随作者鲁迅一起悲伤、一起憎恨,可见学生尽情地感受着文学之“美”。文学的种子在学生心里暗滋生长。
三、享受语文人文之美
课堂教学是枯燥的,课堂时间有限,短短的时间如果想让学生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必须把有限的课堂延伸到无限的生活中。语文学科不仅仅带学生学习必要的知识,掌握必要的能力,还重在它的人文之美。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父亲那步履蹒跚、艰难行走的样子深深地刻在每个读者的心中,执教教师顺势要求同学们也来说一说自己眼中、心中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子的,這时,学生内心深处柔软的神经被触动,父亲那无言的爱全部渗透到他那背影中,因为亲情本来就是几千年来留存在人们心中最珍贵的情感。因为是人之常情,所以学生都饶有兴趣、深有感触地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恩之情,这堂课的成功之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品读文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一个善于观察、懂得感恩的人。
四、享受语文情怀之美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传授学生感受文学情怀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这篇课文时,执教教师带学生一起观看了台湾人回祖国大陆探亲的相关视频,台湾人对祖国的牵挂,对故乡的回忆,对故乡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深深触动着学生的心灵,这个时候再让学生读《乡愁》,思乡之情已经沉浸在字里行间。有的学生竟然读得流下了眼泪。这种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学生体会到了,这堂课的效果也就达到了。这堂课,不仅仅告诉学生诗歌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正是让学生感受语文的情怀之美吗?
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美的教育”,才有内在发展的动力。学校寓爱于教,在教育实践中,将爱和德融入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真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享受美,可以享受语文音韵之美、享受语文文学之美、享受语文人文之美、享受语文情怀之美,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吴慧慧.论阅读教学方法[J].阅读教学的观点,2013(3).
[2]韩雨奇.我的鼓励性评价运用[J].鼓励与学生成长,2010(5).
[3]王西合.论诗歌学习的情趣与兴趣[J].现代诗歌教学的萌发,2010(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