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
2018-03-11黄剑英
黄剑英
摘 要: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着班级建设。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就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做了一些浅显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应认识到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关系到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健康成长。在中学班级管理中,要建立管理的科学机制,制定班级目标、公约和考核制度,开拓创新,树立科学的新观念管理班级。实现中学班级管理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既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又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与班集体的主人。班主任应是班级管理中的主导者,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中,找到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实现班级管理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一、民主和諧,共同进步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和实现班集体民主和谐的协调者,因此,班主任的言行举止要对学生有言传身教的影响,还要求班主任对于班集体的决策具有集体性、全面性、公平和民主性。例如,在班级公约的制定和实施中,班主任可以先搜集班级中一些代表性的方案,对此做出适当的综合、总结修改或是补充,利用班会课逐项让学生表决,大多数人通过的方案即可生效。但有些方案是针对陋习严重涉及人数超过一半的,因此在表决的时候可能出现短路的现象,而这种公约往往是最该实施的,这个时候班主任不能因此而成为班级的主宰,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班主任应该这样处理: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身带这样的坏习惯的不良后果,当然身处青春期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抓住了这一特点,换一种方式表决:反对这一方案的同学和中立的同学请举手,最终获取的效果是良好的,也是明显的。就这样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下,班公约在体现上述“四性”下得到了通过并开始实施。在班公约的制约下,整体的自控能力能够得到提高,班集体的荣誉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也给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二、环境设置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情绪和精神面貌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精神振作,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差的环境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布置教室环境也是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方式。例如,在制定班级制度或是班训时,班主任要结合本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简明扼要的班训置于显眼处,充分发挥其作用,时刻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和督导作用。在班级内配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充分利用教室内的黑板报、墙报等,抑或是将班级近期的奋斗目标置于其中,创设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还可将名人肖像画及其名言警句张贴在班级墙上,时刻警醒学生,在心中树立积极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克服缺点、战胜困难的信心。优化教室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激励学生内在的上进心。班级环境,指的是班会活动、学习活动等创设的气氛及情境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寓教于活动中,使其折射出知识性、思想性、创造性。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我心中的榜样”之类的主题班会,从正面激励学生,从而找寻自身的闪光点,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创设空间。
三、行为暗示,树立意识
班主任对于学生不仅有显性的言传,还有隐性的身教。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更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垂范的暗示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尤其重要。教师要抓住青少年易受身边人和事影响的特点,使自己的行为成为规范,自然能够产生不容忽视的教育力量。教师的行为每天都会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从而使学生的行为举止产生变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使学生获得真善美的影响,对自己的行为首先要有所选择,尽可能地给学生正面的暗示。例如,地上有一团废纸,班主任应该亲自捡起来放进垃圾桶,比命令学生捡起来会更有效。再如,早操时的身体力行,晚自习结束后的关灯、锁门等都是学生效仿的行为。“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和教师在班级日常生活中更应该表里如一,注重自身行为给学生带来的暗示效果。班主任的行为是其思想意识修养的自然流露,也是具体体现,更是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重要部分。
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班主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自身行为规范,还应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重视班风建设。将暗示法应用于班级管理中,可以让学生以无批评的形式接受批评,对学生不产生心理压力,不强求学生接受,但能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影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彬.如何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性[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Z1):42-43.
[2]赖玲.新时期初中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5):2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