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是一种常态

2018-03-11周庆

西部散文选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境遇鲁滨逊赫兹

周庆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了一头频率在52赫兹的鲸。它是这样的与众不同。因为,正常鲸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

没有人亲眼看见过它,但人们宁愿相信它是一条孤独的鲸鱼,一头经常歌唱寻找伴侣和朋友,却没有共鸣和回应的鲸鱼。

孤独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愫吧!所以人们宁愿相信这是一条孤独的鲸,宁愿以一种共性来研判它的境遇。它孤独吗?我不知道。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或许,大多数人所谓的孤独,只是寂寞,是无人知晓无人排解,如蚊蚁深噬入髓的寂寞而已。

因为寂寞,因为孤单,所以需要有人知,有人问,有人可在一个频率上共徘徊。我们太需要在相同的人群中共舞。因而人们嗟叹,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那个与自己同属一个频道的声音在哪里呢?因为找不到,人们因此郁闷,觉得苦不堪言,孤独无比。

孤独是什么呢?

《礼记·王制》:“恤孤独,以逮不足。”《管子·四时》:“论孤独,恤长老。”宋·曾巩《谢杜相公书》:“以孤独之身,抱不测之疾,茕茕路隅。”

孤独应是幼而无父和老而无子,这是命运无法改变的一种生活状态,如同人生不可逆转一般。它是命运的恶手,潜伏于人的内心深处。静若处子,动若脱兔,随时随地,席卷而来,肆虐意淫一番后,不负责任地扬长而去。

它又是孤立无援的孤单无助,是只身独处的孤单寂寞。当一个人不被众人理解支持的时候,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当一个人身处繁华,却落落寡欢,心里的话无人可诉、无人可听。这无疑都是孤独的。

还有一种孤独是与众不同的,它是自我的一种放逐,是为实现理想或梦想而甘愿忍受孤独。这种孤独,应是高贵的。它是内心思想的一种充实,是一种有别于他人的生活方式,是对精神和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一种状态。在这样的孤独中,人们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数十年如一日,只做一件事。

这些孤独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着,是一种常态。我们不应以为奇,而应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因为,无论哪一种孤独,不管是不是出于自愿,它都和吃饭、穿衣、睡觉、走路一样,再自然不过。它有它存在的理由,也必然有它存在的意义。只是,在我们不想要不需要的时候,别被它轻易打倒。这是唯一要谨慎的。

我们是具有社会性的一种生物,只有当个体的社会属性得到满足,就会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其自然属性处于正常状态。即便一个人远离社会独自生活,只要有足够的食物、能够应对危险,他也能生存下去。

就如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根据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其中,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在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在这本小说中,鲁滨逊的社会属性要求他回到人群中去,回到熟悉的世界中。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也是他内心强烈的需求。尽管他在那个茹毛饮血的荒岛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过着正常的文明生活。

因为,我们的社会性决定了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一种亲密关系,渴望在这样的亲密关系中获得认可与满足,在他人的认可中找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如果,脱离了这样的状态,大多数人是无法忍受的,他的内心世界必然崩塌,最后難免陷入无法自拔的孤独与痛苦中。

卢梭在《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里说,“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

如果这样的状态真有,人们可能就远离孤独。只是,境由心造,境随心转,境遇不造人,人造境遇。在这种种境遇中,孤独如附骨之疽,是无法摆脱的。我们即缔造了它,也不能任它摆布。我们看轻它,它如鸿毛般不足为惧。我们看淡它,它如一缕缕青烟袅袅而逝。它在,它或不在,又能怎么样呢?就像这52赫兹的鲸,你说它孤独吗?我看未必。

——选自作者网易博客endprint

猜你喜欢

境遇鲁滨逊赫兹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勇敢坚强,永不放弃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鲁滨逊漂流记
半导体太赫兹技术常温操作的设备和系统
境遇与作为
境遇与作为
境遇与作为
首都师范大学太赫兹光电子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诚招英才
首都师范大学太赫兹光电子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诚招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