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3-10苏婵娟陈昕陈述荣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24期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

苏婵娟 陈昕 陈述荣

[摘要] 目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另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设为观察组,行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神经系统功能以及治疗时间。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态势良好,治疗时间也较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患者病情可以快速改善,后续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系统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2(b)-0184-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该疾病可发生于糖尿病任何阶段,一般早期患者发病率较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但会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疼痛、发热、麻木、触电感等,需给予及时治疗。常规治疗多强调以药物进行病情控制,治疗价值不足,研究指出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提升患者总体治疗效果,该院据此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57例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20例,年龄37~68岁,平均(45.2±2.9)岁,双侧对称性发病患者38例,单侧发病患者19例。观察组57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1例,年龄36~69岁,平均(45.5±2.6)岁,双侧对称性发病患者39例,单侧发病患者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①所有患者满足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大于7.0 mmol/L),满足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以下五项中,两项符合即可确诊:温度觉异常;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振动觉异常;踝反射消失;神经传导速度有2项或2项以上减慢);②该次调查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和家属知情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排除中途退出患者,排除因其他疾病导致神经系统异常的患者。

1.3  方法

患者入院并确诊后,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包括胰岛素注射、知识宣讲等,对于存在合并高血压或其他疾病的患者,针对性给药予以控制,同时为所有患者提供营养干预、复健指导。周期对患者进行关键指标的测定,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每隔一日了解患者精神系统态势。每天给予患者3次尼莫地平(国药准字H41023238),每次剂量最大40 mg,每隔一日给予患者精神生长因子(NGF)4 mg/kg,每周最多3次。对于存在明显疼痛感的患者,结合主治医师意见,给予镇痛治疗。对照组患者持续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治疗(或治疗至患者痊愈)。

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额外行红外线照射、运动治疗以及高压氧疗。①红外线照射治疗,每天进行1次,应用红外线照射治疗仪(标准IEC 60601~60335;型号Philips NIR, IR-A DIN),默认照射波长为0.90 mm,二极管功率2.5 mW,持续照射20 min。②运动治疗。要求以患者身体情况为基础,拟定运用方案,对合并症较多、运动能力不理想的患者,建议散步、打太极、走楼梯,对于身体条件较为理想的患者,建议慢跑、快走,避免运动过量问题。此外,如果患者存在突发疾病的风险(如合并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可能突然发病),严格限定活动强度和时间,要求患者随身携带必要药物应对突发情况。③高压氧疗。每天行高压氧疗1次,控制压力在240 kPa左右,每次持续1 h,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酌情增加氧疗时间。观察组患者持续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治疗(或治疗至患者痊愈)。

1.4  观察指标

该次调查主要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神经系统功能以及治疗时间。治疗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或者接近恢复,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神经系统功能有所恢复,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神经系统功能无改善或恶化,为无效。由显效和有效构成总有效率。神经系统功能主要评估传导速度,包括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两个方面,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进行1次测评,取组内平均值进行对比。

1.5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方面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时间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學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神经系统功能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接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系统传导功能改善态势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3.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会引起患者机体代谢方面功能的异常,并进一步引发各类并发症,包括周围神经病变[1]。周围神经病变多发于患者下肢,一般带有对称性特点,少数患者为非对称性发病。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均与患者神经系统相关,包括种种常见的持续性麻木、蚁走感、触电感等,部分患者可能产生异物感。国外有患者病情恶化出现关节病变和组织溃疡的报道,通常较为少见[2]。有学者研究发现,约有20%~60%的患者,在无法得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感,多为刺痛、钻凿痛,如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累积运动神经和肌肉组织,患者还会出现运动方面的障碍甚至肌肉萎缩[3]。

3.2  综合康复治疗

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此前多以药物进行控制,强调在保证血糖指标常规控制的同时,以药物尝试恢复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缓解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4]。因糖尿病难以根治,周围神经病变的控制也存在难度,该院在该次研究中,针对常规疗法的不足,拟定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红外线照射、运动治疗以及高压氧疗3条措施。红外线照射主要借助热效应进行病灶区域的直接治疗,红外线可穿透皮肤,使病灶区域组织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促进新陈代谢,同时能够减少疼痛感,作用于肌肉组织后,也能应对肌肉紧张问题。高压氧疗、运动治疗的作用机理较为类似,强调调整机体内血氧水平,刺激神经系统对机体变化的敏感度,强化其生物作用和应激性反应。此外,运动治疗还能保证患者患肢形成良好的肌肉记忆,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等严重的并发症[5]。从研究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时间以及神经系统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体现了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患者病情可以快速改善,后续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宁改君,许峥嵘,谷君,等.血浆网膜素1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其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J/OL].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30):50-55.

[2]  赵天奇,张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11):216-219.

[3]  贾永刚.甲钴胺穴位注射合补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北方药学,2018,15(11):40-41.

[4]  姚昌盛.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氧化应激状态及血浆β-内啡呔水平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8,15(11):21-22.

[5]  郭丽敏,林珊珊,田应芳,等.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鈣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0):2594-2598.

(收稿日期:2018-09-17)

猜你喜欢

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探析足部护理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