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2018-03-10蔡清颜
蔡清颜
[摘要]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方法 选择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常规组(n=50)。常规组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实验组服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观察两组血糖、血脂等指标。 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P<0.05)。治疗后实验组FPG、2 hPBG、HbA1c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TG、TC、LDL-c均显著低于常规组,HDL-c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ADP、APAF1、CysC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脂、血糖水平,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血糖;血脂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2(b)-0065-03
2型糖尿病是全身代谢性疾病,主要是机体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造成的,患者会出现血糖持续性升高。分泌胰岛素不足会减弱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并引起葡萄糖、脂类物质、蛋白质、电解质等出现代谢失衡。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缺乏、肝糖过度输出等,有助于患者实现强效、持续降糖,并且患者依从性好。该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对其中部分患者应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该院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和常规组(n=50)。纳入标准:2型糖尿病诊断采用WHO(1999年)诊断标准;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患有甲状腺等内分泌疾病者;短期内服用相应血糖药物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常规组包括女20例、男30例;年龄范围45~76岁,平均(55.6±3.7)岁;病程7~92个月,平均(43.5±11.4)个月。实验组包括女23例、男27例;年龄范围46~76岁,平均(55.7±3.8)岁;病程7~93个月,平均(43.6±11.2)个月。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报请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规格0.5 g;国药准字H20023370),3次/d,1片/次。实验组服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规格西格列汀0.05 g/二甲双胍0.5 g;国药准字H20130233),2次/d,1片/次,2次/d,0.05 g/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比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衔接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及脂联素(ADP)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HbA1c降低>1%或FPG降低>30%;有效:治疗后HbA1c降低0.5%~1%或FPG降低10%~30%;无效:治疗后HbA1c降低<0.5%或FPG降低10%。总有效率=1-无效率。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FPG、2 hPBG、HbA1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FPG、2hPBG、HbA1c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TG、TC、HDL-c、L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TG、TC、LDL-c均显著低于常规组,HDL-c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ADP、APAF1、CysC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ADP、APAF1、Cys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ADP、APAF1、CysC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50例患者中6例出现低血糖、4例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20.0%;常规组50例患者中13例出现低血糖、8例出現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42.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討论
随着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临床发病率不断上升,该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进而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该疾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民众健康的重要疾病。临床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已经超过10%,其中90%以上患者为2型糖尿病,所以临床中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及时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当前临床中针对2型糖尿病主要开展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调节等,其中药物治疗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以减少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
二甲双胍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常见药物,其能够提升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水平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患者应用该类药物后,其血糖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降低,但长期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磷酸西格列汀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可纠正失调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例,将血糖控制在相对平稳的水平内[2-3]。同时该药物能够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并增加骨骼肌摄取,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降低血脂水平[4-5]。该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显示相对于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患者,其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不良反应更低。
ADP为脂肪组织蛋白产物,与炎症反应、高血脂、高血糖关系密切,随着脂肪容量上升而下降[6]。APAF1为衔接蛋白的一种,和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途径具有相关性[7]。CysC为分泌性蛋白的一种,通过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后可被降解,是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情况的敏感指标[8]。以上3项因子能够反应患者炎症水平。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ADP、APAF1、CysC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状态方面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脂、血糖等指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Wang L, Gao P, Zhang M, et al. Prevalence and Ethnic Pattern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 2013[J].JAMA, 2017, 317(24):2515-2523.
[2] 徐芬娟,宣少平,张青森.西格列汀联合预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 12(9):689-692.
[2] Neumiller JJ,Wood L,Campbell PK.Dipeptidy1 peptidase-4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Pharmacotherapy, 2012(30):463-484.
[3] 周宗爱,陈年由,汤智越.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11(7):491-494.
[4] 吕珊珊,潘天荣,钟兴.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脂和血压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12(1):107-109.
[6] 王秀艳,潘天荣,钟兴.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7,6(6):382-385.
[7] 闫旭红,郭志新,吴杰萍,等.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睾丸脂联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8):507-512.
[8] Shin JR,Kim SM,Yoo JS,et al. Urinary excretion of beta(2)-microglobulin as a prognostic marker in immunoglobulin Anephropathy[J].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2014, 29(3):334-340.
(收稿日期: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