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外观缺陷成因及预防措施

2018-03-10陈飞达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预防措施成因混凝土

摘 要:在我国桥梁工程中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而混凝土外观缺陷是经常出现的通病,混凝土外观存在缺陷,轻则会影响工程形象,重则会影响工程质量。本文对常见混凝土外观缺陷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外观缺陷;成因;预防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5.095

1 概述

桥梁混凝土结构外观缺陷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更会影响结构安全。因此,对混凝土结构易产生缺陷的部位和施工工艺,必须加以重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缺陷或少出缺陷,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2 蜂窝空洞

蜂窝是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疏散、无强度状态,其骨料间存在空隙,形成的大小坑洞,形如蜂窝,形态不规则。空洞是无混凝土或混凝土很少,相邻两根以上钢筋完全露出,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严重者局部深度贯通。

(1)产生原因。1)混凝土水灰比较大过振模板,导致漏浆严重,胶凝材料及细集料流失,坍落度较小、钢筋密度过大、钢筋波纹管间距过小、集料粒径偏大;

2)混凝土搅拌时间过短,不均匀,若振捣不足,容易使混凝土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2)采取措施。根据结构部位与施工方法,确定混凝土的合理水灰比。根据结构钢筋分布情况,选用合理的混凝土级配。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模板的支撑和接缝情况,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变形或跑浆。振捣施工应选派经验丰富的人员操作,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

3 麻面

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局部粗糙,不规则的面积内呈现出大量深度小于5mm,或大或小的凹凸现象,表面集料外露。

(1)生产原因。1)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表面附杂物,若浇筑前,模板上未撒水湿润,混凝土失水;

2)混凝土配合比计量不准确,混凝土细集料不能充分填充其空隙而形成麻面,入仓后振捣不到位,气泡未能完全排除,拆模后表面残留细小气;

(2)采取措施。混凝土施工时,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脱模剂要涂刷均匀。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模板接缝,对可能漏浆的部位封堵密实,对模板或已浇构件表面洒水湿润。混凝土拌合时,投料顺序要正确,搅拌时间要充足,添加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计量系统进行校核,并对每批进场材料严格检查,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4 施工缝、层迹

施工缝是因设计要求或施工原因分段浇筑时,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主要体现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生产原因。1)混凝土未按顺序浇注,混凝土等待时间过长,或前后浇筑混凝土坍落度悬殊过大,混凝土出现明显痕迹;

2)混凝土在拌制、运输、浇注环节中出现故障停歇后继续浇筑,而未按照施工缝要求进行检查处理;

3)分层浇筑时,混凝土振捣过度造成石子下沉,水泥浆上浮,浆多的部位颜色发青,石子多的地方发白,形成色差;

(2)采取措施。施工时对进场混凝土进行检查,注意混凝土振捣密实,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若混凝土停歇后继续浇筑,如未超出施工缝停歇时间,要参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检查,情况严重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施工缝处理。选用优质脱膜剂,涂刷脱模剂应均匀以模板现油光为准。宜选用同品种同一批次水泥,采用同一规格的粗细集料和同一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拌制。

5 裂缝、表面破损

裂缝是构件表面所出现不规则的或宽、或窄、或浅、或贯通的网状的裂纹。表面破损指由于拆模安装等原因导致砼表面损坏。

(1)生产原因。1)混凝土凝结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化热、失水干缩,体积减少,振捣过度,造成离析,其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表面温度裂缝;

2)拆模过早或养护期内混凝土受扰动等因素,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3)混凝土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混凝土内外收缩不均匀,而引起表面干裂;

(2)采取措施。施工时正确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提高集浆比,使集料在混凝土中形成密实骨架。采用彈性模量较高的集料,采用较低用水量和低水灰比,选用铝酸三钙含量低的水泥。正确选用外加剂,不掺加氯盐早强剂。

浇筑完成后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约6h后开始洒水养护(当气温低于5℃时,采取保温措施,不得洒水)。养生时应根据水灰比、气温、大气湿度、有风无风、有无阳光直射确定。

6 错台、跑模的缺陷现象

错台、跑模是构件相邻模板接缝处构件表面高差超出规范要求,或后续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发生移动。

(1)生产原因。1)模板制作过程中存在偏差或模板接缝经过反复拆装企口变形或支模时相邻两块模板面不在同一平面;

2)模内未加内支撑,保护层垫块绑扎不牢固、受到扰动脱落,相邻两块模板支撑不均匀,在受到振动后胀开程度不一致。

(2)采取措施对新进场模板进行试拼装并做好编号。尽量避免使用旧模板。当使用旧模板时,在使用前应进行整修校正,确保模板四周平直,大面平整。模内合理布置内支撑,选用垫块规格正确,位置分布合理,绑扎方法正确,对滑动脱落垫块及时绑扎。加强对拉杆螺母检查,对螺纹丝扣受损的部位予以剔除。派专人紧固模板,以便相邻两模板受力均匀一致。混凝土侧压力较大时,应增加模板外侧加强肋杆的数量,拉杆两端采用双螺母,并在螺母下加置弹簧垫片。

7 结束语

在桥梁建设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对以往同类工程出现的混凝土表观缺陷进行整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施工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确保其耐久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

[2]王国清.公路工程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百问[S].人民交通出版社.

[3]李福强.公路桥梁工程混凝土外观缺陷的成因和防治措施[J].河南建材,2012(01):115-116.

作者简介:陈飞达(1978-),男,辽宁喀左人,本科,工程师,从事市政道路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成因混凝土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