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阅读“回归原点”自主探究教学初探

2018-03-10黄仁平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法原点学法

黄仁平

文言文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传统教学方式消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志,耗时低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文言教学要返璞归真,充分凸显“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合作探究思想。实践“回归原点”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将使提高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一、现状分析

学校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而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文化品味的重要方式,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历年来高考的重头戏。但纵观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不外乎以下几种操作方式。

灌输式。其表征是教师在课前通过认真的备课,将所讲的内容进行全程消化,然后在课堂上一字一字地讲,一句一句地译,有时候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被肢解成了死的文字。学生则成了忠实的听众,结果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的只是毫无生气的残言片语。

放羊式。每节课开始,教师就以简要的语言说明当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就让学生去自学,发现了疑难问题就与同学商讨或请教师解决。任务交给了学生,自己就在讲台或教室某一个角落做自己的事,等待着学生的提问,下课时间一到就草草收兵,总结了事。在整个课堂中教师扮演的是一个课堂纪律的维持者和咨询师般的旁观角色。

公开课表演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完全在教师的精心策化下有条不紊地进行,问题在哪个地方提出,答案怎样引导,语言怎样组织……教师都成竹在胸;学生则在老师的引导下跟着老师的步骤进行有序的“学习”,并随着教学的进程适时地参加教师所圈设的问题并进行讨论或解答,直到得出符合教师所设定的答案为止。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质是灌输式,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表层的,教师根本没有赋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根本没有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结果,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成为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一个个活教具而矣。

在以上几种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被严重异化,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被严重挫伤,学生的能力却始终得不到有效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下,寻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最佳契合点,简化教学程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实施自主探究性学习,构建有效的文言文“回归原点”阅读教学自主探究模式,不管是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还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二、理论思考

“回归原点教学法”是充分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之上的一种自主探究的教与学的方式。建构主义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新的教学改革要求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到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的过程,拥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的经验”。语文教学大纲明文规定:“要大力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文言文“回归原点”阅读自主教学就充分践行了这一思想。

三、流程构思

第一个环节:情景激趣,协商定标。教师根据所学文章的特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有效的方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共同研究课堂教学的目标。

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读顺文章。下发没有注释的新文言课文一篇,请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先给不认识的字注音,然后学生自己朗读,尝试停顿断句(句读),并进行检查。

第三个环节:翻译加注,讨论释疑。让学生自己给课文加注释,先找出自己认为应加注释的字或词语或句子,然后加上注释,加不上的先和同桌商议,再在小组内商议,借助文言文阅读工具小组商议加注释。

第四个环节:翻译句段,展示成果。学生自己逐句翻译课文给同桌听,随后小组交流讨论每个句子怎么翻译更好。然后找一个组选出代表翻译,其它小组评议或质疑,或教师质疑,澄清翻译的难点、重点和疑点。

第五个环节:归纳整理,总结方法。

第六个环节:深研文本,品味语言。

第七个环节:简要解析课文,探讨或讲明其以文育人的意义或写作借鉴。

四、建构意义

充分体现了教法学法一体化。“教法学法一体化”,就是将教法和学法整合融为一体,从学法的角度出发探索有利于学法的教法,再通过教法逐步教会学生学习。这是深化语文教改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学生对一篇文章的学习从零开始,通过自学为其添加注释,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有效的学法,做到了教法要为学法服好务。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了“学法”,才能达到“少教”或“不教”。

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是由教材客体、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动态结构。客体价值的实现必须依赖于教与学双方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最佳发挥。而教师指导、教给学生高效学法正是教学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得到最佳结合和充分发挥的契合点。

学生主动为课文注音、断句、加注等都是主动学习的明证,个人和同桌或小组、小组和小组、学生和工具书,甚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也是交流合作式的。遇到疑难字音或加注项的对比选择也是需要认真探究的,因此“回归原点”法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处处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倡导实实在在的教學,解决了文言文教学操作性差的根本问题。学生不爱学文言文,因为虚词太虚,实词活用太活,且离现在生活久远;教师不愿教,因为很难有“情境性教学、交际性教学、活动性教学”的创意。更因为文言文学习的教法和学法少之又少,“回归原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实施这种方法教学的课堂未必热闹,也不一定非得用什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但它是文言教学的返璞归真,而多年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文言文教学是没什么花哨的,“回归原点”是最实际、实在、实用的。

这一教学法本身也是一种语文习惯养成教育,尤其是学会利用工具书来查找字音和释义。上面几点强调“学法出成绩”,而语文学习的根基是“习惯出能力”。学生利用工具书是学习语言必需具备的前提习惯之一,在此基础上的阅读积累和写作历练习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根本途径。

教学实践证明,“回归原点”阅读教学,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效果显著。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74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法原点学法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Book Pilot 飞行选书师,让书重新回到原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重返历史“原点”的旅程
在原点震荡的扰动Schrödinger-Poisson系统的无穷多个解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