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节拍
2018-03-10万承伟陈国庆
万承伟 陈国庆
从事党员电教工作近二十年了,做了很多片子,也一直想在创作中创新,但总是发现自己在原地打转。创作不难,难在创新。所幸,人的思想和经验可以累积,累积到一定程度,量变就会引发质变,思维的翅膀最终会得以奋飞。我们这次就是这样,在拍摄了大量想求新求变却未必如愿的片子后,终于收获了创新的果实,拍出了公益广告《我们一起改变》。如今回头细品这一创作过程,心中忽有所感:创新不是偶然的妙手得之,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节拍。
创新源于视角的转变
拍党员电教片的人往往有一种视角定势,抬头向上而非低头向下。这种一成不变的视角固化了我们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久而久之就成了孤芳自赏。有那么一天,我们尝试转换视角,往往会发现一片更广阔的创作天地。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们萌发了拍摄微视频的想法,《我是党员》系列微视频应运而生。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尝试转换视角,但却是第一次观念透彻的转换。来自群众、回到群众、服务群众,我们坚持从普通党员视角出发,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反映普通党员、普通岗位、普通事情。这一创作思路引领我们创作出一大批接地气的短视频,一连拍了三十多期,通过电视栏目、党建公众号、公交车载电视、广场大屏幕以及小区屏幕向群众推送。追根溯源,这算是綦江党员教育公益片的开端。
视角一变,往往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就开阔了,灵感也自然多起来。2016年,央视播出了公益广告《我是谁》和《心跳篇》,党建类公益广告开始高光亮相,公益广告体裁就这么进入电教人视野,我们的心也因此跃跃欲试。经过一番突击学习后,我们延续《我是党员》的微视频创作思路,开始策划綦江自己的党建公益广告《我们一起改变》。非常荣幸的是,这个片子与其他四部公益广告一起被重庆市委组织部选录到《根基》系列微公益片中,这是对我们的鼓励与鞭策。
创作成于理念的进阶
新的艺术形式,需要新的表现方法和创作理念。我们并非专业人士,只能用自己的思维解读这种艺术形式。在我们看来,公益广告并不脱离专题片的艺术范畴,但由于片长更短,它的每一秒钟都极为宝贵,所以更难拍,更讲究视觉效果、情绪节奏和叙事技巧。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将之归纳为“色”“香”“味”。
“色”在于摄制。公益广告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在众多的信息广告中快速抓住人的眼球并耐人寻味。在拍摄中,我们对每一个分镜头都进行了细致考察和预编。首先是场景,我们多次去学校教室、贫困农家、产业基地踩点。就拿片子里那所村小学来说吧,随着均衡教育的开展,全区学校校舍设施基本都已经改造提升,我们跑了很多地方才找到这所正准备拆迁的比较破旧的校舍。其次是画面。为突出画面的整体感和冲击力,我们适当借助遥控航拍,以全景、大景进行交代,并精心构图,反复打磨镜头语言。最后是人物。三个故事的拍摄主体涉及了学生、老师、病人、医生、村干部等不同身份的人物,我们在有限的范围内找了免费“演员”,并同步进行表演讲解和辅助。说是“演员”,其实是基层一线的党员群众,并尽可能找事件亲历者本人出镜,这也保证了片中“演员”动真感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最后那个回眸,相信正是“演员”眼里的真实情绪触动了大家。
“香”在于声效。由于公益广告不能详细地讲述细节,所以就要加入尽可能多的电视语言,使之传达足够的信息量。音乐可以烘托气氛,也可以传达情感信息,是重要的表现元素。《我们一起改变》的背景音乐是随片子要呈现的三个阶段来进行变化的:第一阶段,表现过去贫困落后的状态,背景音乐基调较为凄凉、悲伤;第二阶段,党员群众一起奋斗,背景音乐显得有斗志且相对激昂;第三阶段,展现工作成果,背景音乐恢宏大气。除了贯穿全片的背景音乐,我们还留取了个别同期声:老师的口哨声、孩子的欢笑声、汽车的马达声,都为片子的整体音效注入了活力。我们还要准确把握音乐节奏转折的时间点,让观众能从音乐中感知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换。当然这些任务也可以找专门的作曲家、配乐师来完成,但我们还达不到那个条件,所以就只有靠平时收集积累到的音乐素材,在编辑上下了一番苦功夫。
“味”在于传神。我们要将前期素材融合在一起,确定影像节奏,保证艺术观赏性,就需要剪辑包装;还要注意镜头组接的逻辑,要符合观众的思维方式和影视的表现规律。尤其是公益广告,我们选取的镜头必然是能直接传递信息、推动情节或者渲染氛围的。所以,在后期剪辑中,我们既要保证用最好的镜头进行表达,又要保证观众能够看懂片子的叙事、感受片子的情感。我们拍摄的所有素材约计200分钟,有效素材大概20分钟,按照片子情节讲述剪辑出来的故事片也差不多3分钟。在确保每个镜头有效时间的前提下,我們选取最必要、最精彩的镜头去展现一个故事,将公益广告片浓缩到了1分钟。为了片子润色和内容充实,我们还运用了诸如文字说明、动画辅助、定格落幅等辅助元素。片子的每一句旁白都经过反复思考,力求简短易懂却直击人心。
创意来自智慧的集合
党建公益片的求知与探索是无止境的。我们坚持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制作上动用积累,拍摄中发动大家,采访中以心换心。
用好时间的“边角余料”。好的公益片不是一朝可成,要靠积累。在调研的时候,在督查的时候,在与群众交流的时候,都可能获取好的“原材料”,用零散的时间记忆零散的碎片,最终集结起有无数棱角的现实光影。对于电教人来说,在工作中常常没有整块的时间,也没有大量的精力去完成片子的构思、拍摄和剪辑,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拍不出素材充分、情节动人的好片子,关键就在于要把时间的边角块利用起来,把零碎的东西拼成一整个“黄金时段”。《我们一起改变》中有几个动人画面,就是我们在平常采访时随手拍下的,最后在制片时发现可用便顺手拈来。这也算妙手偶得,其中不乏成为片子精华的镜头。
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我们一起改变》其实是我们大家一起思考、碰撞出来的结晶。摄制组的人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一样的生活经历,面对同一个主题,就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主意。对于扶贫工作,各自也有独特的体会。在策划脚本期间,一开始都推荐自己比较看好的素材。后来我们把所有素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拍摄采访效果到事迹感召力一一考量,并分头行动进行深入了解,最后舍弃了一部分素材,敲定了片中所选的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扶贫故事。
挖掘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策划这部公益片时,我们把视角放得更低一些,同时则刻意地把思想站位更高一些,以求主题突破一时一隅之界限,成就海内皆准的立意。放低视角,是为了接地气,形成群体共鸣;站位高处,则是要求在大时代背景下关怀个体命运,展示人文内涵。这“一低”和“一高”并不简单,做不到前者,也就无从谈后者。我们在运作《我是党员》系列微视频期间,广泛地接触了基层,采访过形形色色的人群,听到过许许多多的故事,正是这样充分的基层积累才使我们能够转换视角,并且以更高的站位来选择引领这些故事的主题。可以说,在片子创作期间,我们完全从普通群众的视角出发,贴近群众的生产生活,将手里的摄像机变成了现实生活的“放大镜”。
(作者单位:重庆市綦江区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