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远程教育课件传播效果探析
2018-03-10刘鹏郝在君温晓洁
刘鹏 郝在君 温晓洁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从2003年开始试行,至今已经开展了十四年。远程教育课件是远程教育的核心载体。提升远程教育课件传播效果,更好地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服务,是远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新课题,更是新时代对远程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以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例,教学节目共11类22个栏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实现“双网并播”以后,不仅信息课件资源进一步整合,内容更加丰富,能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课件点播、信息浏览、问题咨询等服务,而且由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多层次增加了教育受众面。同时,学习方式也从过去在终端站点集中式学习转变为集中式学习与随时随地个性化点播学习相结合,极大地方便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收看节目。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创新才能突破瓶颈,从而推动远程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一、远程教育课件资源现状
(一)课件资源涉及面窄。传统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针对农村、农民、农业的课件多,涉及社区、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的课件偏少。以2017年7月17日至2017年7月23日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一周节目为例,展播内容有全国优秀电教片,有中组部和国家农业部、教育部、卫计委、科协等单位选送的涉及党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种植、养殖、烹饪、先进人物等内容的154部电教片。其中,涉农类电教片共计47部,在课件播放表占比例最大,其他类型如教育、医疗等均不超过10部;而涉及学校、社区、企业、社会团体的电教片更少——反映社区党建的3部、青少年教育的1部。各级党员教育平台课件资源结构也存在涉农课件比例过大问题,与现有全国党员队伍职业、学历、年龄结构不尽匹配。在农民工大量进城、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应该尝试让针对这些群体的课件在远程教育网上占有更多位置。
(二)课件节目不接地气。当前思想多元化、需求个性化,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党员干部接受教育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越来越强。而现有的远程教育课件新旧混杂,针对基层差异化需求的新课件增量不足,存在不接地气现象。相当一部分课件制作思维仍然比较落后,有明显说教意味,部分地区级远程教育网有近三分之一的节目都是此类。
(三)课件制作周期长。远程教育课件从出策划、报选题、写脚本,再到拍摄制作,周期短则一两个月,长的半年以上甚至更久,原本新鲜的题材,制作出来可能已经是“一碗冷饭”,错过了最佳播放时间。
(四)课件资源利用率不高。当前,农村人口空心化、集体经济空壳化、农村党建空白化的“三空”问题日益突出。以张家口市为例,全市共4175个行政村,其中的1723个省级贫困村中,近90%是集体经济“空壳”村,村“两委”干部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偏低,部分村干部缺乏组织能力,很难做到组织党员学习远程教育,导致出现课件资源浪费、远教站点瘫痪或半瘫痪现象。
二、课件传播渠道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渠道比较单一。目前,接收远程教育课件节目的途径主要有“共产党员网”“共产党员”微信平台和远程教育播放终端等。部分边远地区受经济条件制约,课件传播主要靠远程教育站点播放,传播渠道比较单一。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已经从单向转为多维、从固定转向移动、从滞后转成实时,党员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迥异于过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基层党员的实际需求改变传播方式,以适应新的形势。
(二)终端站点管理员素质有待提高。远程教育管理队伍包括了各级从事远程教育工作的人员。这支队伍数量庞大、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负责远程教育课件节目传播最后一公里的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员队伍,绝大部分由村“两委”干部兼任,管理能力差异化严重。一些管理员管理能力差、文化层次较低,对站点播放工作没有组织、策划和创新能力,更不会新媒体推广,致使终端站点工作空心化,一些终端站点传播能力被极大削弱。
三、提升远程教育课件节目传播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精准对接党员需求。只有精准对接党员群众的学习需求,远程教育课件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不同群体党员的实际需求不同,有的党员需要学习党建和组织工作方面的知识,有的党员想提高技能本领,有的党员希望学习致富实用技术、市场经济信息等。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了解基层党员所思、所想、所需,抓住他们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回应,增强党教电视片创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摒弃过去那种耳提面命式的灌输和说教,注重与基层党员互动交流,真正把党员群众当成制片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要注重对党员心理和学习习惯的研究,从党员容易接受和领会的角度切入,打动党员的心扉,引起党员的共鸣。
(二)创新课件表现形式。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迫切要求党员教育电视片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形式。一方面,要不断借鉴多种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既要继承传统党员电教片的创作手法,也要充分利用微视频表现手法;既要制作人物专题片,也要推出有一定深度的政论片、纪录片等;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电视艺术表现手段,也要积极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另一方面,要对一些惯用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比如,采访时可以采取聊天式、拉家常的提问方式,让典型人物说实在话;解说语言要平民化、生活化、口語化,注意叙述的技巧;可以尝试无解说无配播制片,用画面讲故事。
(三)拓宽远程教育覆盖面,创新远教学用模式。加快远教网络向边远地区覆盖,提高网络运行速度,为拓展远程教育互动功能提供技术保障;大力推进远程教育网点向机关、学校、企业、社区、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延伸;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广场LED屏等现有硬件资源,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开辟“远教广场”;积极探索“远教+支部”“远教+协会”“远教+合作社”等“远教+”学用模式,提高远程教育的信息传播效能。
(四)加大力度开发“智慧党建”手机平台。开发手机党建平台移动、互动服务功能,基本建成内容丰富、调用灵活、管理规范、互联互通的手机平台资源库,实施精准送学,让指尖上的党建阵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员移动学习园地。河北省2017年按照“低成本、易推广、可持续、见实效”原则,开展远程教育“1+13”视频系统建设工作;在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上,适时在全省11个设区市和定州、辛集建设并联网进行调试和试运行。河北省“智慧党建”扬帆远行,收效显著。
(五)培训制片骨干,配强远教管理员队伍。通过外请专家、内请制片先进工作者授课,加强制片骨干培训。另外通过远程教育微信群、QQ群加强各级各地制片骨干交流。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原则,加强电教远教骨干队伍培训,通过业务研讨、观摩交流、实地拍摄、联合制作等形式,提升市县两级电教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制片能力。市级远程教育管理机构每年至少对远程教育队伍进行一次业务技能培训。把好入口关,优先将大学生村官、乡村教师队伍纳入到管理员队伍中,同时挑选政治立场坚定、文化水平高的村“两委”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充实到站点管理员队伍,加大培养力度。
(六)改进学用工作考核评估标准,总结推广先进学用经验。改变简单以学习次数、节目播放时长作为标准的评价方法,将调研走访、学用制度落实和基层党员群众满意度纳入考核评价标准。总结推广“菜单式”教学、“专家辅导团”在线答疑、“农技服务队”现场帮教等学用工作品牌,鼓励和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播放工作。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党员教育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