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大师张君秋之子张学浩:父亲人称“张大胆”

2018-03-10

北广人物 2018年9期
关键词:旦角武生青衣

日前,“四小名旦”之首张君秋的儿子张学浩走进央视《谢谢了,我的家》,讲述了张家“胆大”父子的戏曲人生。张学浩眼中,父亲是当之无愧的京剧大师,更是一个可亲可爱的父亲。

“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条好喉咙,似尚;腔调,婉转多音,似程;做工,稳重大方,似荀。”这是1936年北京《立言报》对公开投票选出的“四小名旦”之首的张君秋的评价。那时张君秋才16岁,拜在李凌枫门下学戏两年,唱的是旦角中的青衣。彼时四大名旦正当红,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引领旦角四大流派,风格角色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张君秋能有如上评价,算得上极高的认可了。然而张君秋并没有严格地沿着任何一派的风格走下去,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就做了一件在当时的戏剧界眼中极为大胆的事——改唱腔。吸取和融合了各家各派的特点,张君秋开始琢磨给角色加以创新,寻找出适合自己的新唱法,最终在“梅派”的基础上,开创了“张派”。

父亲身为名旦,儿子张学浩最早唱的却是武生。武生和青衣之间,一刚一柔,一个是豪迈刚健,一个是温柔婉转,是京剧中反差最大的两个行当。虽然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听过不少旦角的唱腔,但张学浩从武生转唱青衣,竟然是四十岁之后,此前,张学浩专工武生。

张学浩表示,自己走上戏曲之路,自然是受了父亲的耳濡目染。是什么契机让他以四十岁“高龄”半路改唱青衣呢?张学浩回忆,他的青衣首唱,也是“临危受命”。一次剧场演出时,父亲和许多京剧大师都在,有观众在台下问,张家这么多人,怎么没有唱青衣的呢?张学浩一听,是呀,张家以青衣最为出名,可是除了父亲外的其他人,唱的都是其他行当,在家族荣誉感的驱使下,他急忙跑到幕后扮上,说通工作人员,临时到戏台上,唱了一段《望江亭》。

这是他第一次在舞台上当着众人唱青衣,没想到观众反响非常热烈。唱完后,张学浩这才突然想起来,父亲正坐在下面呢,《望江亭》可是父亲的名戏!这一瞬间,紧张、忐忑、羞涩立刻爬上心头,他突然害怕父亲的批评,又极想得到父亲的认可。没想到,父亲张君秋走到儿子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只和他说了一句“胆儿真大”。或许那一瞬间,只有儿子张学浩才能听出父亲口中的称赞和认可,“胆大”可是父亲当年的特征!那瞬间的欢喜,时隔多年,依然让张学浩眼眸中迸发出光芒。

猜你喜欢

旦角武生青衣
青衣覆雪
戏曲扮相的“变”与“常”——从清代至民国的女子发式与旦角容妆
崔父三迁:向南,向南,一袭青衣惊鸿初见
施光南在京剧创腔领域的探索——对现代京剧《红云岗》旦角唱腔的颠覆性设计
武生跨书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刀马旦
刀马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