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两次短时强降水特征对比分析
2018-03-09罗玲
罗玲
摘 要:本文对2016年资阳2次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表明6月过程为东高西低型,冷锋抬升明显,7月过程为两高切变型,无冷锋影响,均有不稳定能量存在,水汽条件6月过程优于7月。雷达回波6月过程为回波南压,7月过程为回波东北移,短时强降水最强时段出现在强回波发展维持过程中。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能量差异;回波路径
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199
短时强降水是指1h内降水量≥2mm,可造成城市内涝,山体垮塌等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成因复杂,预报难度很大,目前资阳没有对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预报指标,有必要对其分析,了解其特征。2016年汛期雨日较多,短时强降水过程明显,暴雨大多为局地性,最大降水出现在6月30日,但短时强降水不明显。这里主要选取2016年6月23日,7月27日短时强降水过程对比分析,希望为资阳短时强降水预报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1 天气过程概述
6月23日资阳共11站达到暴雨,最大雨量为乐至童家78.6mm,短时强降水出现在14:00—19:00,最大小时雨量出现在16:00—17:00乐至永和45.0mm;7月26—27日雁江东北部三站出现暴雨,最大雨量回龙55.6mm,短时强降水出现在0:00—3:00,最大小时雨量出现在1:00—2:00时雁江伍隍镇36.4mm。
2 形势分析
500hPa上6月过程为东高西低型,7月过程为两高切变型。2次过程中中低层偏南风明显。地面上6月盆地中部热低压控制,冷锋南压,属于锋前暖区降水,7月无冷锋,为暖区降水。
6月23日08时500hPa上低槽移至川西,副高略东退至湖南—贵州一线,700hPa上从云南—西昌—宜宾维持西南急流,西昌SSW风速增大至14m/s,水汽输送增强,武都站由偏南风转为弱偏北风,在盆地西部形成切变。850hPa上盆地中部切变线存在,宜宾与沙坪坝站东南风不明显,不利于水汽输送。14:00冷锋已入川。
7月26日20时500hPa副高与大陆高压贯通,低槽稳定在川西,700hPa成都站由偏南风转为弱北风2m/s,盆地中部形成切变,无南风急流存在,宜宾转为南风,有利于水汽输送至资阳,850hPa盆地为倒槽前东北风控制,贵州至重庆的偏南风不连续,中低层上水汽输送条件并不是很有利,无明显湿区,无冷锋。
3 物理量分析
选取过程前一时刻温江与沙坪坝站物理量对比东西部能量差异。表1显示过程前大气中有不稳定能量存在,K指数上看两站的不稳定能量差异不明显,CAPE值指示意义不大,但是SI指数就较好的反应了2站不稳定能量差异,6月23日08:00温江站为负值,重庆站为正值,说明不稳定能量更有利于资阳西部出现短时强降水,7月26日20:00温江站为正值,重庆站为-3.29,而重庆站CAPE值为4383.3,说明资阳东部的不稳定能量更强,短时强降水的区域更靠近东部。
4 回波分析
23日13时在乐至上空有小块回波发展,13:55在雁江与乐至交界处有中心强度50dBZ回波,之后范围扩大并稳定在乐至南部与雁江北部,14:10—14:26回波虽强但为减弱趋势,该时段小时降雨主要为小雨,与强中心对应仅雁江中和镇降了31.9mm。15:00—16:00时回波东移南压,强回波略减弱,该小时雨强不大。16時回波呈发展趋势,16:13有范围小60dBZ 回波,至17:00强回波稳定于乐至西部与雁江西北部,此时为降水最强时段。
27日0时开始有较强回波发展,从内江向东北方向移动,01:00—02:00时强回波50~55dBZ移至雁江与乐至东部,1:17在雁江东部、1:46在乐至东南部出现范围较小的60dBZ回波,对应在雁江东部与乐至东南部出现了分布不均的短时强降水,4站雨量20~30mm,3站雨量30~40mm。02:00雁江区与乐至境内仍有大范围中心50dBZ强回波向东北方向快速移动,持续时间短,造成乐至东部仅有两站出现强降水,之后短时强降水过程结束。
6月回波在本地生成东移南压,7月回波从内江地区向东北方向移动。两次回波均造成小时降雨量分布不均,短时强降水局地性明显,最强降水时段出现在回波发展且位置稳定时。
5 结论
6月过程东高西低型,锋前暖区降水,7月过程两高切变型,无冷锋影响。均有强不稳定能量,水汽输送6月优于7月。6月为回波南压,7月为回波东北移,降水最强时段出现在强回波发展维持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清泉,赵静.夏季四川盆地强降水列车效应特征[J].气象科技,2015,43(2):25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