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海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2018-03-09沈春玲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玉泉滨水景观设计

摘 要: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突出地域文化的表达,重视景观文化元素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景观的文化品位。本文以江苏滨海县玉泉河景观工程设计为例,分析探讨如何将海滨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滨水景观设计当中。

关键词:滨水景观;海滨城市;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181

引言

滨水景观是城市的绿肺,是难得的资源和风景线,为城市中生活的人群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滨水景观融合了城市与自然的多方面功能:在城市功能方面,将文化性、娱乐性、服务性等导入滨水景观空间内,以带动空间的活力;在自然生态功能方面,对缓解供水需求、防洪保护及生态修复等具有显著的作用[1-2]。景观中的文化内涵和品味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将城市中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文化元素挖掘和提取出来,应用于滨水景观设计中,使之更具地域特色、文化性和认同感[3]。本文以江苏滨海县玉泉河景观工程设计为例,分析探讨如何将海滨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滨水景观设计当中。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滨海县滨海港月亮湾小镇中心地带,南至古黄河路,北至渔港路,南北长约1km,东西宽约210m,面积19.2万m2。两侧道路各7m宽,道路外侧21m景观带。场地自北向南原有塘、沟贯通,现状坑塘无水体交换,整体水系不连通,地势低洼,以农田、水生植物等为主。场地东侧原土堤目前仍贯通使用。玉泉河的贯通还承担周边新建道路的排水需要,并作為翻身河渔港与灵龙湖的沟通载体。

2 设计理念

方案贯彻了“海绵城市”、“低碳城市”、“绿道”等设计理念,始终保证生态优先、绿色先行,并在场地中增加休闲休憩、健身活动、亲近自然等多种功能,促进城市与自然的交融,旨在将玉泉河两岸打造为“港城的门户生态廊,小镇的休闲风光带”。

2.1 生态为先——最大保护与最小干预

新开河道的设计最大限度保护了现状植被,通过保护更好地实现景观效果。就地的填挖堆放设计,结合了筑堤、造景的需求,以最小干预的方式获得最大的景观效果提升。

2.2 以人为本——市民的体验与参与性

结合生态绿城建设和周边市民游憩的需求,设置了多种游憩功能,使市民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多种游憩体验方式,步行、骑行、游船、运动、娱乐、休憩等的结合,创造出丰富的体验感。

2.3 文化为“魂”——海洋文化主题场景记忆

以海边生活为故事蓝本,以“航”、“渔”、“归”三个主题段落,构成主要的故事脉络。网罗海洋元素,充实故事内容。

3 设计思路

3.1 设计主题

以“航”、“渔”、“归”三个海边生活段落主题,搭建主要的故事框架。搜集和挖掘海洋文化元素,把描写闪耀滨海的诗意篇章浓缩在这1km的玉泉河滨水景观之中。

3.2 景观结构

从“渔网”中提炼出图案,以此勾画出基本的道路流线,形成网状的平面骨架。根据分段主题,相应地融入船帆、波浪、贝珠、鱼虾、船坞、渔港、礁石等海洋元素,成为主题鲜明、内容翔实的景观布局。

3.3 道路系统

通过道路系统布置,达到“慢行、漫游、慢生活”的目标。慢行系统贯穿南北,以5m的健身绿道、2.5m的休闲步道和1.2m的生态栈道组成。水上游览线路全线贯通,保障了滞洪湿地游览和生态的完整性。汀岸路、曲水路的路旁绿化结合了绿道和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用2.5m的透水铺装打造人行道,以绿化设施带隔离车行和人行。

3.4 景观色彩

在道路系统和铺装场地的基调下,玉泉河的碧水、植物软景及景观小品为园区增添多样的色彩。春季,海棠、樱花、蔷薇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夏季,枝繁叶茂,亭亭如盖;秋季,红枫、银杏、榉树叶片转黄、片片坠落;冬季,河边芦花柔软洁白、随风而舞。四季的色彩就在春粉、夏绿、秋黄、冬白中交替变幻,周而复始。

4 景点设计

全园分为“航”“渔”“归”3个景观段落,玉泉河将它们紧密串联在一起,犹如长幅画卷一般,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4.1 “航”主题段

与古黄河路相接处是园区的起点,也是故事的开篇,景点描绘出航捕捞时“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画面。古黄河路与曲水路交叉口处是主入口广场,利用渔船行进时形成的波纹打造出地面铺装和流线型花坛,行走其上仿佛置身大海之中。错落的帆形打造出“千帆竞渡”的热闹场面。汀岸路一侧,草地上的“鱼群”雕塑和上下穿行的“海浪”铺装广场,都暗示着乘风破浪带来的美妙和刺激。

4.2 “渔”主题段

“渔”主题段是园区的重点段落,讲述出海时遇见的海上美景和海中瑰宝。此段强调了与水为友的弹性设计,应用挖填方就地平衡原理,河道中设置生态绿岛,陆地中布置砾石浅滩,以简洁的曲线模拟出鱼虾形态,网状的生态栈道蜿蜒其中,一幅鱼虾满仓的景象。栈道上穿插布置特色廊架、听风塔,为生态美景增色不少。水边广泛种植适应季节性洪涝的乡土植被,树立“鹤鸣九皋”雕塑群,形成“绿环水,水围绿”的景观特色,也使玉泉河岸成为“芦苇丛生、雀鸟栖息”的生态湿地。“沧海拾贝”节点,位于玉泉河与观海大道的相交处。相互交织的通道勾勒出贝壳的形状,形成了独特的台坡绿化,像是一个个地景艺术品。“贝珠”建筑、儿童游乐场完美地镶嵌其中,像是闪着不同光泽的海中明珠。卵石广场、阳光草滩满足游客入口通行和休憩,畅然自得。

4.3 “归”主题段

醉月路节点营造的是满载而归的渔船停泊在港湾时,月色朦胧,静谧和谐的氛围。此处以诗造景,借王维《山居秋暝》中的诗句形成多个景点,彼此相连,完美融合。月下青松、石上清泉。月光下,种植了郁郁青松,清影流长。写意平台上散布着点点喷泉,石上清泉,厚重而灵巧。泉水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碧玉一般。歇春坞复制了翻身河渔港独特的U型水岸线条,或组成遥遥相望的的水上平台,或变为曲折的休闲步道穿梭在海棠花林间和碧水之间。岸边设置“莲动渔舟”游船码头,游船从田田的荷叶中划出,掀翻了无数晶莹的水珠。海棠树阵间可见影影绰绰的浣衣亭,按雨水花园的理念设计,渔网和沙漏的结构组成了充满野趣的景观亭。

休闲广场、健身场地、篮球场靠近住宅区布置,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活动需要,也丰富了公园场地的多样性。在醉月路和渔港路之间,钢结构拱桥横跨东西两岸,圆形桥拱与水面交映,像月亮一般圆润美丽。澄澈的河水,岸边的礁石,水面的雾气,与拱桥组成了一幅真实的山水画,也为海边故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5 结语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突出地域文化的表达,重视景观文化元素构成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展现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提升景观的文化品位。本案例充分利用海滨城市的海洋捕捞这一地域文化特色,通过雕塑、植被、道路、景观亭、拱桥、色彩等景观要素的巧妙搭配,完美地将“航、渔、归”3个主题融入滨水景观设计中,圆满完成设计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春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生态理念与材料运用[J].农业与技术,2015,35(22):144.

[2]刘月琴,林选泉.城市滨水带游憩规划设计——以上海浦东张家浜为例[J].中国园林,2006,22(2):25-30.

[3]程丽颖.城市滨水景观与文化元素构成的关系[J].改革与开放,2010(18):182.

作者简介:沈春玲(1980-),女,浙江淳安人,园林工程师。

猜你喜欢

玉泉滨水景观设计
生日快乐,我的玉泉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喜报!玉泉桥牌选手获奖啦
红船“开进”了玉泉小学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玉泉丰收采摘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