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松保护与复壮的建议

2018-03-09卫兆宇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期

卫兆宇

摘 要:北陵公园是非常重要的古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沈阳市,其内种植的古油松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在建陵初期,也就是清朝时期人工种植的,并且在此之后进行不断地补植而成,在我国,这是仅有的几种古油松群之一,被称为国家1级古树。本文重在讨论古松衰弱的具体原因,并给出详细的应对策略,从而确保古松能够复活健壮。

关键词:北陵公园古松;保护与复壮;原因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S79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165

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植物正常的生长规律。对古松的生存条件、生态条件以及营养状况等进行科学研究之后,为了能够尽量延长古松的生长寿命,应该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满足古松生存的必要条件。

1 北陵公园古松衰弱原因

1.1 分析立地条件

影响树木生长的外部环境例如生物、水文、土壤、气候、地貌等就是所谓的立地条件,这些客观环境因素严重影响着树木的生理活动、生长发育的形态等情况。北陵公园常年处于缺水状态,这样的生长环境必然会严重影响古松的生长状况。该公园的土质为粘性,具有较差的透气性和排水能力,因此对于部分地势较洼的地区在雨季很容易积水。

1.2 植物间的竞争

同一环境下,2种或者是几种植物的生存需求条件发生冲突时,它们之间就会进行资源抢夺,例如在雪松树冠投影面下的土壤上,一般不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因为在这片土壤上阳光无法射入,所降的雨水也大都被树冠所吸收,因此造成这片土壤缺水缺氧,其他植被是无法正常在这片土壤上生存的,这样一来,雪松就可以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最终成为该地区的优势物种。古松与高大的灌木乔木等植物共同争夺土壤养分。水分以及阳光等生存能源,这样的群落生态环境并不利于古松的生长。北陵公园中的古松寿命大都已经在350a以上,因此已经进入了生长衰弱期,而周围的灌木乔木等都还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因此古松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更加促进了古松的衰老。

1.3 病虫害的侵袭

古松树龄不断增加,其抗虫害的能力也会随之减弱,小蠹虫、松梢螟、松大蚜以及松树天牛等害虫对古松生存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缩短古松的生长寿命。春季较干旱,树木的长势会严重减弱,这样的季节会严重影响古松近几年的生长状况。

2 北陵公园古松保护与复壮的措施

2.1 封闭保护

对公园内人较多、践踏严重的地方,管理时要适当采用封闭式管理。范围最好尽量放宽,高到树冠投影,向外扩展4m左右的圆形区域。还可以在古松较为集中的范围内建设木栈道,让游客在栈道行走,以避免松树周围遭践踏。

2.2 疏松古松根部的土壤

游客走过古松周围时,脚趾、脚掌都会让松树周围土壤变得紧实,加上北陵公园内小型的野生猫、狗等动物出没,它们挖掘土壤对地表进行破坏后土壤再被压实,渗透性就变得较差,松树根部在这样的土壤下不容易生长。为此,疏松古松根部的土壤是必要的,常用的方法是用打孔机在地表打孔,或者用人工方式松土,松土最佳的深度在7cm左右,让地表成小洞状,保证肥料、空气、水分可以畅通地传送到根部。

2.3 古松树盘基质覆盖

对较为集中、面积较大的古松采用封闭管理的方式。在古松树冠投影的下面建上圍栅,对那些枯死的枝杈、树木用粉碎机进行粉碎,等到这些枝丫完全腐熟之后作为覆盖基质放进围栅,厚度在9cm左右,作为园林绿化的成分,也起到肥土的作用。腐质层厚度增加可以让土壤机构得到改善,使其营养更加丰富,土壤的透气性也相应增加。

2.4 管理水肥

在我国,春秋冬都属于干旱季节,这时候应该适当地灌溉古松,浇水时要适当地添加针叶树菌肥等液态肥,以提高土壤营养。春天和冬天一般是定在4月、11月的上旬灌溉,聚流工程比较适合北陵公园的灌溉条件,蓄水池或者雨水截流都是不错的方式,这样可以确保水分供给的随时性。等到雨季来临时,对于那些土壤黏性较重或者地势比较低的地段,应该建一些排水井或者排水沟,用来排出多余的水分,避免古松被水淹。

2.5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病虫害防止一贯坚持的原则,使用的农药应该是生物型、低毒、无公害的,农药的使用量要尽量控制到合理,以尽量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杀虫灯也是防治虫害的方式,可以使用信息素诱捕器,2100株古松大约可以使用400个诱捕器,对蛀虫进行预防也可以使用杀虫灯。

3 结语

有关管理部门对北陵公园古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已经有所了解,但是由于资金短缺、工作人员稳定性差等因素,导致很多保护措施没能真正落到实处,缺乏连续性,所以,需要相关部门多加重视,确保措施尽快落实,帮助古松减缓死亡、衰弱和病虫害防控,对这一历史文物进行保护是目前北陵公园保护和建设的大事。

参考文献

[1]罗东明,王亚斌,王菲,等.沈阳东北两陵古油松衰弱原因及复壮保护措施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3,10(10):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