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在猪疫病防治中的重要性探析
2018-03-09汪雪英刘颖国李明忠
汪雪英+刘颖国+李明忠
摘 要:针对猪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通过对猪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防治猪疫病发生的消毒方法。消毒在猪疫病防治能有效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并确保肉类食品的安全,进而使生猪在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采用热消毒法、光消毒法等物理消毒法,以及新洁尔灭消毒法能有效控制猪疫病发生率。
关键词:消毒;猪疫病防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117
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产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全球猪肉产销的接近一半都在我国,可见其重要性。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当前在生猪养殖业中,猪疫病防治一直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部分,疫病的发生常常伴随着猪只的死亡,给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重防治疫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消毒,来进行相应的探析,以求能够对猪疫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消毒在猪疫病防治中的重要性分析
1.1 消毒能保证肉类食品安全
在市场上有很多种类的消毒药水和消毒剂,可以将其分为酸类,醛类,碱类,醇类,卤素类等。大部分消毒药剂和消毒水都是光谱类的药物,在一定條件下能将生猪养殖场内的细菌、寄生虫、病毒以及霉菌等有害微生物直接杀灭。在消毒剂和消毒水浓度适宜的情况下,病原微生物也有可能被杀灭,确保肉类食品能达到无公害的要求,使肉类食品安全得到保证。
1.2 消毒能使生猪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
在对生猪的养殖过程中,养殖员都了解猪群应激可能会使猪群的繁殖受到严重的影响,使生猪的正常发育受到阻碍,进而引发猪疫病,使生猪养殖死亡率增加。在猪疫病防治过程中,消毒剂和消毒药水不会对猪群造成较大的应激性,也不会在猪体内留下有害物质。所以消毒在猪疫病防治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长期使用能对猪疫病的发生进行有效避免,并使生猪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得到有效的控制。
1.3 消毒能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切断病毒传播路径
消毒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应用,能将外界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有效的消灭,还能将猪体携带的病菌和病毒有效的消灭,并切断病毒的传播路径,对猪疫病的发生和蔓延进行有效的阻止。一般情况下,消毒工作人员应该对细菌和病毒进行有效且彻底的隔离,对猪疫病的发生进行预防,避免疫病出现传播。
2 提高消毒在猪疫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2.1 化学消毒法在猪疫病防治中的应用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采用化学消毒法,主要是采用化学药物将猪舍内以及猪体表的病原体进行杀灭。新洁尔灭和漂白粉使较为常用的化学消毒药品。其中,新洁尔灭是一种季铵盐类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其能将阴性菌和兰氏阳性菌有效杀灭,可以将其制作成0.2%的水溶液喷洒在猪舍内进行消毒,在使用该消毒剂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将其与碱性物质接触,这样会使消毒剂的消毒力度减弱;漂白粉在猪舍内的运用,可以将其制作成浓度为5%~15%的消毒水,撒在猪舍内部、排粪沟以及粪便上,能将猪舍内的有害物质以及病原体进行有效的杀灭。
2.2 物理消毒法在猪疫病防治中的应用
光消毒法、热消毒发以及机械消毒法都属于物理消毒法。其中光消毒法的消毒原理使利用光将病原体杀灭,使病原体自身的感染力丧失,进而从根本上阻断传播源。光消毒法主要是利用紫外线和光将有害微生物、病原体杀灭,因为光谱中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伤力,一般的细菌和病毒在紫外线几分钟到几小时的短暂照射下死亡。所以,生猪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可以在猪圈的入口处或者走廊等地方安置紫外线灯光,通过紫外线工作原理对猪圈地面和内部空气进行消毒。但是在进行紫外线灯光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将其安装在与猪圈地面相距2m内的地方,灯光的照射范围直径应该控制在1~2m,保证其照射时间为1h;另外,热消毒法,主要是利用高热来使病原体凝固和变性,使病原体活性降低,致使其失去传播能力。比如火焰焚烧消毒,就是将养殖场内的分辨以及残留的饲料进行焚烧,进而杀灭病原体。
3 结语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对猪疫病的防治,消毒是首要工作。还应该配合疫苗注射,实施猪疫病的综合防治,保证生猪得到健康成长,确保肉类食品安全,促进生猪养殖行业得到可健康持续发展。新洁尔灭和漂白粉是猪疫病防治中常见的化学消毒法,光消毒法和热消毒法则是猪疫病防治中较为常见的物理消毒法,几类消毒法都能有效杀灭生猪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毒、细菌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值得在猪疫病防治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莉.猪疫病防治中进行消毒的重要性及常用方法[J].兽医导刊,2014(10):49.
[2]胡晓杰.消毒在猪疫病防治中的重要性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6):123.
[3]黄成学.消毒在猪疫病防治中的重要性探究[J].今日畜牧兽医,201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