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的思考

2018-03-09余丽华此里央宗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推广应用

余丽华+此里央宗

摘 要: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在居民食用和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使玉米健壮的生长,促进玉米产量和品质提升,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玉米种植区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从玉米种植技术入手,从玉米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灌溉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就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079

1 玉米种植技术

1.1 玉米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玉米品种选择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因此,在选择玉米品种的过程中,优先选择颗粒饱满,病虫害少,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使玉米具备增加产量的潜力,保证区域内的玉米产量。

在进行玉米种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筛选掉那些发霉、病粒、残粒或杂质,只有在保证玉米种子质量的前提下才能确保产出的玉米质量。在种植1周前,就应对种子进行晾晒处理,在种植前2~3d采用多功能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种子经过晾晒后,出芽率往往会更高,出苗也更加整齐。

1.2 地块选择与整地

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具有优良的生长环境,这也就意味着要做好地块选择工作,要确保所选择的地块平整、通透性良好,土壤疏松且深厚,这样玉米种植后,就能生长的更加旺盛。地块选择完成后,还要进行地块整理,这也是玉米种植前的关键性环节之一。由于玉米品种的特殊性,其根系往往比较发达,深深扎根于地下,可以吸收土壤深层的营养和水分,通过精心的进行土地整理,能够让玉米实现更好地生长,更加均匀地吸收土地中的营养成分,为玉米生长创造理想的环境。

1.3 适时播种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播种时间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在播种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了解播种的方法,并选择合理的播种时间,以利于种子生长。在播种时,要结合以往经验和玉米生长规律选择合理的播种日期,并结合播种日期对播种温度、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状况进行合理估算。只有当播种温度超过10℃,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才适合播种。通常春季播种应选择4月份,夏季播种应选择6月份进行。播种时要保证播种质量,玉米播种大多小麦收获后进行,此时土壤表面干燥,加之地块中的麦秸秆都会影响玉米的播种作业,控制好播种距离,以便于后期的机械化收割。

1.4 合理密植

玉米种植的密度是否合理将会对玉米生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确保玉米种植密度合理,定植前充分考虑土壤的肥沃度和土质状况,事先做好探究与勘察工作,如果地块土壤肥沃度较高,就可以适当密集种植,但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倘若地块土壤肥力较差,则应稀植,以保证玉米生长有足够的养分。还应考虑当地实际和玉米品种特性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确保玉米产量和质量。如果玉米品种属于紧凑型,那么种植时尽量种植67164~74627株/hm2;如果玉米品种属于平展型,应种植59701株/hm2左右。

1.5 加强施肥管理

肥料管理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般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所需要的肥料都是不一致的,只有根据玉米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肥料,才能保证玉米不期对养分的需求。通常基肥主要是钾肥、氮肥和磷肥,追肥主要是施加氮肥,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比较注重追肥。要控制好施肥的比例,处于不期的玉米对于肥料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必须结合玉米生长的实际情况确定施肥比例和用量,如果施加优质农家肥,大约37313kg/hm2,倘若施用硫酸锌此类肥料,只需施用30kg/hm2左右,但是必须结合玉米生长实际确定用量,并无统一标准。玉米进入拔节期和开花期后,会增大对氮元素的需求,但是进入灌浆期后,就会减少对氮的需求量,会增加对钾的需求,这也就意味着要根据不期玉米对肥料的具体需求选择合理的肥料,保障其生长需要。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要进行多次追肥,以保证玉米生长有足够的肥料。

1.6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灌溉

与对肥料的需求一样,玉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水量往往存在着较大差异。部分地区气候干旱,这就需要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否则不仅会影响玉米苗的正常生长,也会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一般处于苗期阶段的玉米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需水量较小,此时不需要大量的灌溉;但是进入拔节期后,玉米对水的需求量会明显增大,敏感性较强,倘若此时出现缺水现象势必会对玉米苗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容易造成玉米发育不良,直接影响玉米的最终产量和品质;此外,处于哺乳期的玉米对水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必须研究不间段内玉米对水的需求量大小,还要考虑玉米生长时期和土壤状况,只有经过深入研究所确定的灌溉水量才能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玉米对水分的需求。

1.7 加强玉米田间管理

通过加强田间管理,能够确保玉米实现正常生长,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应当进行查苗和补苗,查看是否存在大面积缺苗现象或者是否出现病苗、弱苗,那么田间管理就是要剔除掉那些病苗和长势较弱的苗,确保留下的都是生长健壮的幼苗。还要注意做好除草工作,及时清除掉对玉米苗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的杂草,防止病虫害滋生。做好穗期的田间管理,抽穗期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这时既要做好灌溉工作,也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避免病虫害发生。

2 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策略

玉米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是一种经济作物,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和应用,不仅能够使玉米产量增加,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也能通过增加玉米产量,满足社会上对粮食的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2.1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拓宽宣传推广范围

要做好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就必须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采取自媒体、宣传栏、讲座、互联网等有效宣传方式,让农民认识到玉米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增强其接受和学习玉米种植技术的能力。基层农业机构要加快观念转变,彻底改变过去被动提供服务的模式,主动上门为群众提供种植技术服务。此外,还应加强对基层农业人员的宣传工作,各级政府应定期组织人员参加教育培训工作,让其掌握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并要求其严格按照所学技术执行,如果村民组户数较少,可以安排农技人员提供上门服务,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农业服务。

2.2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部门应当不断加强对玉米种植的政策扶持,始终关注玉米种植效益提升,适时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建设以“健康、绿色、生态”为主导理念的玉米产业。不断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尽量提前玉米成熟时间,采取分期分批种植的办法,并尽可能地使采收期延长,这样能够促进玉米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让基层农民群众通过种植冬早糯尽早实现增收的目标。农业部门也要做好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培训工作,为种植户提供全程服务指导,促进玉米产量提升,并注重专业种植技术人才培养,让其深入到田间地头为种植户提供手把手的指导,这对玉米产量的增加是十分有利的。

3 结语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增加农民收入和拉动农业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玉米种植技术往往直接决定着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因此,研究玉米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推动玉米产业发展,也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还必须加强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与应用,让更多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能够运用于种植实践之中,以促进玉米产量和質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春燕.有关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4):127.

[2]张晓飞.玉米新品种推广的思考与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65.

[3]王健.对玉米种植技术及推广路径的新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6,36(22):120.

[4]李英.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研究[J].乡村科技,2017(5):39-40.

[5]赵瑞华.玉米提质增效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J].科学种养,2016(3).

猜你喜欢

推广应用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