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微
2018-03-09刘振川
刘振川
摘 要:本文通过对比法研究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状况、产量变化等,探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实践证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针对性更强,能够有效提升水稻生长速度,提高产量,而且还能节约化肥,有助于水稻生产。本文将以测土配方施肥为切入点,分析该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关键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生长发育;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030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与肥料
以重庆市某镇为例,该种水稻种植面积约为4000hm2,在实验过程中选取焦石镇的100hm2土地作为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的土地,土质为草甸土,经测试,水中的化学性质为:有机质2.4%,全氮0.1%,水解氮含量为124.9mg/kg,速效磷含量为14.6mg/kg,速效钾含量为113.2mg/kg,测试使用的水稻品种为重稻162,试验肥料有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等。
1.2 试验方法
使用对比试验法,将选取的100hm2土地,平均分为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hm2。在水稻种植期间,100hm2土地上种植同种水稻,种植方法和照管行为方式等都相同,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施肥方式不同。试验组采取的施肥方法是测土配方施肥法,农户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在种植水稻之前先对土地进行检测,了解土地的肥料成分,如含氮量、含钾量是多少,然后在水稻育苗期、插秧期以及生长期、成熟期等不同时期按照农业专家指定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施肥方法,即在种植前向稻田抛洒肥料,在种植完成后,再根据水稻的长势抛洒肥料,而非根据测土配方的结果,有意识地施肥。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生育形状及产量的影响
在经过试验后,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采用测土配方法施肥,水稻的长势以及产量等明显要好于传统的施肥方法,详细的对比结果可以通过下表看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试验组的水稻株高、成粒数、千粒重、公顷产量等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种植水稻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水稻的生育形状及产量等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
2.2 经济效益
在种植水稻时,不仅需要考虑产量还需要适当地考虑经济效益,种植成本过高,会给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不适宜水稻种植业的发展。而在分析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时,主要从施肥成本方面进行分析,如在种植时所需要的氮、磷、钾肥料用量等。详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试验组的产量和产投比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在种植期间,所施肥料资金投入也更低,由此可知,其经济效益更高。
3 结论与建议
在水稻種植区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水稻的生育状况,提高水稻的产量。在种植期间,需要教会农民使用这项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要降低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成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水稻品种等合理开展测量工作,进行施肥,如果该项技术的成本过高,不但不利于发展这项技术,反而会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如果测量设备老化也不能得出科学的测量结果,还可能会影响施肥效果,所以说要降低成本,并且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得出准确的数据;在测量时要因地制宜,本文在实验过程中所选择的土地面积较小,只能代表少数地区,而重庆水稻种植面积大,地形多样,不同地区,种植方法、土质等都会存在细微差异,如果在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法时,工作人员不能因地制宜,灵活地进行变通,也无法真正发挥出这项施肥方法的作用,不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龙.浅谈测土配方施肥中中微量元素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学,2009(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