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乡最后的舟来船往

2018-03-09雷虎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木船木料工具箱

雷虎

What boat means to water town is like what car means to city and horse to grassland. Water town is just like the system of blood circulation, and boats play the role of blood platelet. The key 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water town is to realize and know the shipwrights, a group of ordinary people living in water town. They are the most appropriate representatives of Chinese water town.

提到江南,我们就会下意识联想到小桥流水乌篷船。对游客来说,轻舟坐看江南景的生活是自带诗意和远方的。但对于旧时江南人来说,外出都要坐船。船对于水乡的意义,就像车之于城市、马之于草原。要看懂水乡,必须找到船匠——他们是水乡最平凡的个体,也是水乡最合适的代言人。

船匠张菊生的造船作坊是一幢粉墙黛瓦的苏式小楼,在一片小区房中孑然独立,气质和主人张菊生一样有超强的识别性。这里是同里镇文安村。同里镇所有的村庄原本都和古镇里边的格局一样古朴优雅,但外围的村庄慢慢都开始城镇化了。文安村如今已经变成社区,张菊生的作坊和他的职业一样变成了古董。

以前,船是水乡居家旅行的必备工具,特别是像同里这样被河湖包围的古镇,每家每户至少得备一条船,因此船匠在同里一直是体面的职业。张菊生16岁开始学造船,跟着师傅学艺三年后出师,因为造船技术出众而被苏州造船厂相中。因为在城里镀过金,年纪轻轻的张菊生很快就成为方圆十里知名的船匠。

“我看中這儿,是因为这儿是个适合成家立业的风水宝地。推开门就是河,别看河这么窄,却通江达海。每天清晨,街坊邻居推开门,就摇着泊在家门口的船出发。种田的船上装满农具,捕鱼的船上载满网,这窄窄的的河道就成为繁华的街道,一到赶集时,就要堵船!我这一辈子,没做过农夫,也没做过渔民,我就是个造船匠。我不急不赶,每天都是等着他们出船后才开工。”张菊生不慌不忙,搬出小马扎,拎出工具箱,坐到门前临河的小小水泥场上,开始演示木船制作技艺。

同里船匠有个传统,每年到10月份之后就封刀,直到次年3月才开工。我们到访的时间不对,没有见到正在制作的木船。张菊生于是在木料堆里抽出一块木料,给我们从头开始演示。

他打开工具箱,拿出一只墨斗在木料上划线,然后取出锯子沿墨线的轨迹锯下3米见方的木板,把木板架在马凳上,从工具箱中取出刨子开刨。

“这块木板将来是要做木船底板的中轴板的,而木船安装时,以中轴板为中心,向两边添加。添加的木板规格要完全统一,不然船造好后会因为重心不稳而难以操控。”张菊生边演示边讲解,短短10来分钟,已经从工具箱中换手了七八件工具。工具箱是张菊生出师时师傅专门为他打造的行头年,已经用了整整50年。

“以前,对同里人来说,造一条木船就像建一栋房子那么隆重。房子是住,而船是行。船底板铺好后,按风俗应该包200红包,以示行得稳。船造好后,得拉上红绸绳,敲锣打鼓宣告左邻右舍,那架势就像新房上梁一般热闹!”张菊生沉浸在往日的回忆中。

造船,曾经让他博得了全村人的尊敬。也许正是这种受尊敬的感觉深入骨髓,让他16岁成为船匠后,一干就是53年。

年轻的张菊生曾经豪情壮志,希望不断提高造船技艺,终有一天成为同里古镇最知名的造船匠,垄断古镇的造船市场。

50多年过去了,他实现了愿望:不仅在古镇同里,甚至周庄、南浔,提到船匠张菊生,业内无人不知。他的确垄断了方圆百里水乡的造船市场——除了他,没有其他人再从事这一行。

张菊生这一辈子收了五六个徒弟,但徒弟们都已经改行,不是学艺不精,而是这世界已经变了天地:公路四通八达,又快又省力。如今同里每家每户,就连张菊生家都没有木船了。古镇门外的码头,也已经荒废了很多年。甚至那些纵横的河道,也被填平了许多。当木船将要从同里人家的生活中消失时,蜂拥而至的游客拥向同里,找寻小桥流水人家——失落的江南。

“十几年前,在我认为我的造船手艺维持不下去了时,没想到木船又流行起来!”张菊生指着桌上两条袖珍木船直摇头说,现在每年都有人订购好几只。

“这船?能坐人吗?”这两只木船大的不到2米长,小的才1米。

“这船都没做防水处理呢,因为不是用来在水里划的,而是摆在橱窗里看的。”订船的人一位是公司老板,要把木船摆在办公室,寓意事业一帆风顺;一位也出生在水乡,要把木船摆在书房,纯粹是为了念想。

这是流行的文创产品的路数,很多人做了无数尝试都找不到法门,没想到却被只上过三年级的乡村船匠轻易化解。

我提议把木船做得更小更精致,来同里的游客可以带走木船留念。船匠摇了摇头:“船如果不能下水划,那就不能叫船了。我只是个船匠,一辈子只会干这一行!”

如今,已经没有同里人订购他的木船了。他最大的客户是同里景区——每年都要订购七八条——船上的生活,虽然被同里人淘汰了,却是无数游客来同里最大的动机。

每隔一段时间,张菊生都要进入同里古镇景区,给那些木船做保养。当他从石桥上走过时,每一个摇船的大姐大哥都和他打招呼。

“他们以前都是附近的渔民,捕鱼的渔船一直是我做,如今不捕鱼,改行给游客撑船,但船还得用我的。”张菊生跳上一条木船,自己客串艄公,一边撑船,一边感知木船是否有恙。虽然同里人都已经告别了木船,但是船匠张菊生固执地认为:水乡,不能没有舟来船往。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船木料工具箱
鲁班妻子的发明
3.14惹的“获”
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优化西洋参总皂苷提取工艺
《小木船》后传
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在地基沉降预测模型中的应用
江苏太仓元代古木船
搜狗分号工具箱 输入更便捷
木船友情不等式
快捷方便的跑道划法
爸爸的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