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怕中国》解读“中国模式”成功三要素

2018-03-09潘亮

环球时报 2018-03-09
关键词:雅典娜女娲民族主义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潘亮

“别怕中国,中国人的爱国主义不是希望将一己之欲强加于其他民族之上的狭隘民族主义!”近日,一本名为《别怕中国》的书在法国与读者见面。作者是在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法国政治及文学的菲利普·巴莱,他每周在法国《新经济学人》周刊的“中国已经觉醒”专栏发表文章,对中国有着独特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巴莱认为,眼下美国、俄罗斯、日本或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声浪日渐强大,但中国人的民族主义与上述国家有不同之处,它更像是法国大革命时代的爱国主义。因为中国式的民族主义不主张在不同民族间挑起争端、更没有将自我意志强加于其他民族之上的要求,而是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深深眷恋,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及语言的强烈眷恋。与中国人打交道,你可以感受到他们具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使他们的爱国主义没有坠入民族主义的陷阱。中国人对自身文化优越的信心使他们坚信,其他文化没有能力“吞并”中华文明。两年前上海开设迪士尼乐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巴莱在书中谈到,与了解中华文明的法国人或西方人相比,学习和认识法国及西方文明的中国人显然多很多。在深圳有展示世界微缩景点的“世界之窗”;哈尔滨拥有一个以海神波塞冬为主题的海洋公园;在西北大学,雅典娜与女娲的雕像并排矗立在图书馆前。

“法国人都知道雅典娜是谁却无人认识女娲。”中国人在历史上命名外国时,虽然是基于字母发音,但都加入了仁慈善意的用心,比如法国是“法制之国”,英国是“杰出之国”,美国是“美丽之国”。中国人距离所谓的“仇外民族”真的很遥远。

《别怕中国》中回顾道,受到西方和日本殖民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共产党。虽然国民党的军力和士兵数量要远远大于共产党,但蒋介石在抗击侵略者和内战上遭遇了两连败。相比于屈身向美国求救的国民党,更多中国人认为共产党更能肩负起维护中国独立自主、国家团结的使命。在为国家命运抗争的大学生中,奔赴延安的要远远多于投身重庆的。可以说,中国式爱国主义、对民族独立的强烈诉求以及对中华文明的优越感,是当今“中国模式”成功背后三个不可忽视的要素。▲

猜你喜欢

雅典娜女娲民族主义
女娲
浅析民族主义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女娲造人
乌鸦与狗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观察家)
“民族主义”的老问题与新困惑
女娲补天
非洲狮之救赎
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被疑与政府演双簧
非洲狮之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