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糖改性对活性炭吸附与脱附β-苯乙醇性能的影响

2018-03-09李智宇者为周叶燕蒋举兴黄艳

中国烟草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基团碳化酸性

李智宇,者为,周叶燕,蒋举兴,黄艳

1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昆明市五华区红锦路367号 650202;

2广州华芳烟用香精有限公司,广州黄埔区云埔工业区云埔一路22号 510530

“低危害、低焦油、高香气、高品质”已成为卷烟发展的主导方向,但在卷烟降焦减害实施的同时,有时会伴随卷烟香气量下降、风格特征弱化、舒适度变差等问题。因此,常需要通过香精香料的添加以改善和提升卷烟品质。烟用香精多为液体香味物质,其中的大部分单体香料因分子量和沸点较低,挥发性极强,从而在烟草加工、存放、运输以及开封等过程中容易散发而流失,削弱了卷烟加香效果。如何既能够获得理想的加香效果,又能延长烟用香精在卷烟中的保留期,已成为烟草行业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卷烟吸附剂加香因具有种类多、安全性高、易控制、成本较低的优点,已受到广泛关注[1-5]。活性炭是一种廉价和高效的多孔吸附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非极性表面性质和可调控的孔结构,存储性能突出。然而,活性炭表层与具有芳香环结构的香料物质间常存在较强的π-π色散作用[7],影响活性炭在使用过程中对该类香味物质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

β-苯乙醇天然存在于玫瑰油、香叶油、橙花油、茶叶以及烟草中,具有清甜的玫瑰花香[6],在卷烟加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若能既实现β-苯乙醇在活性炭上高效储存,又可高效释放,将有利于拓展其在卷烟产品中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研究碳化改性条件对活性炭比表面积、表面基团种类及其含量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变化对β-苯乙醇在活性炭上吸脱附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储香多孔材料的选择、改性提供参考。

1 实验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β-苯乙醇(>98%)购买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SY1型活性炭购买自南京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N2(99.99%)购买自广州市卓正气体有限公司。

ASAP2020M全自动快速比表面孔径分析仪,麦克默瑞提克(上海)仪器有限公司;安捷伦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中国)有限公司;809 Titrino电位滴定仪,瑞士万通中国有限责任公司;GC-9560气相色谱仪,上海华爱色谱有限公司。

1.2 SY1型炭的碳化改性

在220℃下将SY1型活性炭煅烧活化3h;活化后以固液比1:30添加50g/L的碳化剂(葡萄糖)水溶液,浸渍40min;然后转移至恒温水浴震荡槽中35℃下震荡12h,取出离心过滤,以蒸馏水冲洗SY1活性炭2~3次,去除表面粘附的碳化剂;将洗涤后样品置于150℃下干燥3h备用;在N2保护下,将干燥后的样品转移至管式炉中加热碳化,升至给定温度后在250℃、300℃和400℃下分别维持2h,所得样品分别记做SY1-250、SY1-300和SY1-400。

1.3 SY1型活性炭的结构表征

应用快速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仪ASAP2020M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测试前先将活性炭置于150℃下抽真空9h以脱气,而后在-197℃下采用静态容量法检测N2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和脱附过程。根据样品对N2的吸附和脱附等温线,采用BET方程计算比表面积,依据BJH模型和H-K模型计算孔隙分布。

采用Boehm滴定法[8-9]测定材料表面酸碱官能团含量,分别用氢氧化钠中和活性炭表面的羧基、内酯基和酚羟基,碳酸钠中和活性炭表面的羧基和内酯基,碳酸氢钠中和活性炭表面的羧基。

1.4 β-苯乙醇工作曲线的绘制

准确配制0.20mg/mL,0.40mg/mL,0.60mg/mL,0.80mg/mL,1.00mg/mL,1.20mg/mL β-苯乙醇乙醇溶液,采用外标法绘制β-苯乙醇工作曲线。色谱条件为:采用Elipse Plus C18(4.6mm×250mm,5μm)为色谱分离柱,体积比50:50的乙腈-水(内含0.1%乙酸)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40℃,进样量1μL,UV检测波长210nm。

当β-苯乙醇浓度在0.20~1.20mg/mL浓度范围内,其工作曲线方程为Y=3706.07X+73.93,其中Y代表β-苯乙醇的面积,X代表β-苯乙醇的浓度,线性决定系数R2=0.9995。

1.5 饱和吸附量的测定

将β-苯乙醇置于干燥皿下层,称取一定量活性炭并平铺于称量瓶中,而后置于干燥皿上层,干燥皿边缘用凡士林密封后转移至恒温40℃的恒温箱,静置吸附24h使该吸附体系到达吸附平衡,而后准确称取0.10g样品置于含有50mL无水乙醇的三角瓶中,盖上胶塞,置于水浴恒温振荡器中65℃下振荡1h,取上层清液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β-苯乙醇浓度,则活性炭对β-苯乙醇的饱和吸附可根据Eq.(1)计算获得:

式中:C为解吸液无水乙醇中β-苯乙醇的浓度(mg/mL);V为无水乙醇体积,50mL;m0为解吸前饱和吸附了β-苯乙醇的活性炭质量(g),0.10g。

1.6 脱附性能测定

本实验应用程序升温脱附技术TPD估算β-苯乙醇在吸附剂上的脱附性能。将活性炭置于200℃下烘烤24h以除去水分和杂质,而后转移至干燥皿中自然冷却12h至室温,称取0.20±0.02g活性炭置于密闭、含有β-苯乙醇蒸汽的玻璃皿中吸附10min,取出样品,在不同的升温程序下以氮气吹扫样品,记录TPD曲线。

2 结果与讨论

2.1 材料的表征结果

图1 77K(-197℃)下碳化改性前后SY1活性炭对N2的吸脱附等温线Fig.1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of the SY1 and its carbonation modified samples(77K,-197℃)

图1为SY1活性炭改性前后在77K(-197℃)下的N2吸脱附等温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改性前SY1活性炭对N2的吸脱附等温线基本重叠,表明其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经过葡萄糖浸渍碳化改性后,SY1系列活性炭对N2的吸附容量随碳化温度的逐渐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此外,当碳化温度升至400℃时,N2吸脱附等温线脱附滞后环明显,表明SY1-400具有较多的介孔。

图2 碳化改性前后SY1活性炭的DFT孔径分布图Fig.2 DFT pore size distributions of SY1 and its carbonation modified samples

图2 为改性前后SY1活性炭的DFT孔径分布情况,当改性温度为250℃和300℃时,所得样品与改性前相比,增加了小于10的微孔,而10~15范围内的微孔显著下降;当碳化温度达到400℃,所得样品的孔径分布与改性前相似,但介孔孔容有所增加。

表1为改性前后SY-1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四种样品的BET比表面积从高到低为SY1-400>SY1>SY1-300>SY1-250。另外,从表1中可以看出,SY1活性炭经250℃和300℃碳化改性后,比表面积略有所下降,同时微孔孔容及微孔孔径均有所下降,表明活性炭原有的部分微孔被未完全分解的葡萄糖堵塞。当碳化温度升至400℃后,活性炭BET比表面积提及总孔容均有所增加,其原因主要为吸附于活性炭上的葡萄糖经高温充分碳化,在原有的中孔及大孔中形成了新的孔隙结构。

表1 碳化改性前后SY1活性炭的孔隙结构Tab.1 Structures of SY1 and its carbonation modified samples

表2 碳化改性前后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含量的变化Tab.2 Surface acidic group-concentrations of SY1 and its carbonation modified samples

活性炭表面的酸性主要来源于表面含氧基团。表2为改性前后SY1活性炭的表面总酸性基团及各酸性基团的变化。从表中可看出,当碳化温度为250℃和300℃时,活性炭表面总酸性基团浓度逐渐上升,其原因为碳化剂葡萄糖富含羟基,较低的温度下葡萄糖碳化未完全,残留的含氧基团将促使活性炭表面总酸性基团浓度提高;当碳化温度进一步升至400℃,活性炭表面总酸性基团含量较未改性前有所降低,其原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不仅碳化剂葡萄糖本身被充分碳化降低了新引入含氧基团的含量,同时从改性后活性炭表面石墨化程度的增加上看,原有部分的含氧基团亦被新增的碳层覆盖。此外,由表2还可见,除表面总酸性基团含量变化外,改性前后活性炭表面各酸性基团浓度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上,葡萄糖碳化改性有助于提升活性炭表面羧基基团的浓度,尤其当碳化温度为300℃时,表面羧基基团含量升至最高,可达0.3179mmol/g,较改性前提高了0.97倍;而SY1-250表面内酯基团的含量则在该四种样品中最高,较改性前增加了2.87倍。由此可见,碳化改性温度的不同,不但影响活性炭表面总酸性基团含量,亦对酸性基团的组成具有重要影响。而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的组成及含量的改变,势必影响其对物质的吸脱附性能。

2.2 β-苯乙醇在改性前后活性炭上的饱和吸附量

图3为SY1及其碳化改性三种SY1在313 K(40℃)下对β-苯乙醇的饱和吸附量。经过碳化改性后,材料的吸附容量依次变化规律为SY1-400>SY1>SY1-250>SY1-300。其中SY1-250和SY1-300样品对β-苯乙醇吸附量的下降可主要归结为其比表面积的下降。然而,与SY1-250相比,SY1-300比表面积更大,但其对β-苯乙醇的吸附量却更低。其原因主要为在吸附过程中,吸附质上的苯环和碳基面上的苯环间的π-π作用是一种主导性的作用,而含氧功能团可从碳的基面上吸引电子,削弱了碳基面苯环和吸附质苯环之间的π-π作用[10]。故SY1-300较高的比表面积虽然有助于提升其吸附性能,但同时含氧基团含量的增加,又削弱了材料与β-苯乙醇的吸附结合力。在该系列样品中,SY1-400样品对β-苯乙醇的饱和吸附量最高,其原因为:SY1-400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均高于其他样品,同时其低含量的总酸性基团亦有利于增强样品与β-苯乙醇苯环间的π-π相互作用。

总体上,虽然碳化改性可改变SY1活性炭对β-苯乙醇的饱和吸附量,但变化幅度较小,即碳化改性未显著改变材料吸附储存β-苯乙醇的性能。

图3 β-苯乙醇在碳化改性前后SY1活性炭上的饱和吸附量(313 K,40℃)Fig.3 Saturated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β-phenylethanol on SY1 and its carbonation modified samples(313 K,40℃)

2.3 β-苯乙醇分子在改性前后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

为了进一步考察表面酸性基团对活性炭与β-苯乙醇间结合力的影响,选取表面酸性基团含量及组成均变化较大的SY1-300样品与未改性的SY1样品,测定TPD 曲线,并利用Eq.(2)[11-12]计算β-苯乙醇在样品上的脱附活化能。

式中,Ed是脱附活化能(kJ/mol),Tp是TPD曲线的峰值温度,βH是床层加热速率,K/min。R是气体常数,ko是脱附速率系数。

图4(a)为β-苯乙醇在原始SY1活性炭样品上的TPD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β-苯乙醇在SY1上的TPD曲线只有1个脱附峰,且脱附峰所对应的峰温Tp随着床层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这个规律在SY1-300上的TPD曲线中也是一样。图5是根据β-苯乙醇在两种碳材料的TPD曲线峰温拟合得到的估算脱附活化能的直线,相应的脱附活化能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可见,与原SY1相比,β-苯乙醇在SY1-300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有所降低,这与其酸性基团含量较高相一致。即碳化改性后,随着SY1-300表面上含氧基团浓度的增加,活性炭表面π电子体系中的电子密度下降,弱化了活性炭表层碳原子的π电子与β-苯乙醇上苯环的π电子之间存在的π-π色散作用,吸附结合力下降。由此可见,通过对SY1活性炭进行碳化改性,可有效控制碳材料与β-苯乙醇之间的吸附结合力,将有助于提高材料对该类香料物质的释放或缓释性能。

图5 β-苯乙醇在SY1和SY1-300活性炭上脱附活化能的线性拟合Fig.5 Fitting Equation of desorption energy of β-phenylethanol on SY1 and SY1-300

表3 SY1和SY1-300活性炭上β-苯乙醇在不同升温速率的脱附峰温度及脱附活化能Tab.3 Activation energy of β-phenylethanol desorption on SY1 and SY1-300

3 结论

(1)以葡萄糖为碳化剂对活性炭表面进行碳化改性,随着碳化改性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及总孔容先减少而后增加,总酸性基团含量先增加而后减少;

(2)改性前后SY1活性炭对β-苯乙醇的饱和吸附量处于420.28~463.81mg/g范围,变化幅度较小,即碳化改性未显著改变材料吸附储存β-苯乙醇的性能;

(3)当碳化温度为300℃时,虽然因比表面积下降,SY1-300活性炭对β-苯乙醇的吸附性能略有下降,但由于表面酸性基团含量增加,弱化了炭基面苯环与β-苯乙醇苯环间的π-π色散作用,从而使其对β-苯乙醇的吸附结合力降低,脱附性能提升。

上述研究成果对β-苯乙醇缓释活性炭的改性调节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对同类研究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 YANG Zuyin,Nepomuceno Jose G,Taylor Barbara G.Flavored carbon useful as filtering material of smoking article[P].US Patent:20030159703,2002-02-22.

[2] 黄艳,周永辉,朱保昆,等.五种香气分子在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0):119-122.HUANG Yan,ZHOU Yonghui,ZHU Baokun,et al.Desorpt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aromas molecules of five types on activated carbon adsorbent[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3,41(10):119-122.

[3] 王明锋,熊智勇,刘娟.β-苯乙醇在不同类型多孔材料上的脱附活化能[J].中国烟草学报,2014,20(1):94-98.WANG Mingfeng,XIONG Zhiyong,LIU Juan,et al.Desorpt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β-phenylethyl alcohol on diff erent type of porous materials[J].ActaTabacaria Sinica,2014,20(1):94-98.

[4] 宋瑜冰,谢剑平,宋永立,等.薄荷醇在卷烟中转移行为的控制及检测研究综述[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5,3:25-28.SONG Yubing,XIE Jianping,ZONG Yongli,et al.Summary of Transfer Control and Determination Research of Menthol in Cigarette[J].Flavour Fragrance Cosmetics,2005,3:25-28.

[5] Woods Donna K,Roberts Donald L.Microporous materials in cigarette filter construction [P].US Patent:4729391,1988-03-08.

[6] 孙宝国.食用调香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99.SUN Baoguo.The technology of food flavoring[M].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2003:99.

[7] 陆朝阳,李爱民.活性炭对芳香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力研究进展[J].离子交换与吸附,2011,27(5):474-480.LU Zhaoyang,LI Aimin.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n Adsorption Force of Aromatics by Activated Carbon[J].Ion Exchange and Adsorption,2011,27(5):474-480.

[8] WANG Shengping,MA Xinbin,GONG Jinlong,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activity of stannum modified Hβ catalysts for transesterification of dimethyl oxalate with phenol[J].Catalysis Today,2004,93~95(1-2):377-381.

[9] ZHAO Weiqin,YI Chunhai,YANG Bolun,et al.Etherification of glycerol and isobutylene catalyzed over rare earth modified Hβzeolite[J].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2013,112:70-75.

[10] Coughlin Robert W,Ezra Fouad S.Role of surface acidity in the adsorp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on the surface of carbon[J].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1968,2(4):291-297.

[11] Masel Richard I.Principles of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on solid surfaces [M].New York: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1996.

[12] LI Xin,CHEN Xiao,LI Zhong.Adsorption Equilibrium and Desorpt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Water Vapor on Activated Carbon Modified by an Oxidation andReduction Treatment [J].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Data,2010,55(9):3164-3169.

猜你喜欢

基团碳化酸性
弯曲荷载对单掺循环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碳化的影响
高钛型高炉渣混凝土碳化深度试验研究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一种聚乙烯/碳化废旧橡胶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工质基团对液泵驱动自然冷却回路系统性能的影响
基于基团视角下对有机物性质的再思考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测试题
嗜酸性脂膜炎1例与相关文献浅析
内含双二氯均三嗪基团的真丝织物抗皱剂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