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夜班
——追记丽江市优秀共产党员杨大林同志
2018-03-09张小秋赵庆祖
张小秋 赵庆祖
2017年12月9日,宁蒗县西川乡沙力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杨大林同志晚间值班时,因劳累过度,不幸逝世,年仅39岁。近日,中共丽江市委作出决定,追授杨大林同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我有点累了,先去休息,明天早上我先起床做早点,你们多睡会儿。” 2017年12月8日23点,宁蒗县西川乡沙力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杨大林说完这句话,就拖着沉重的脚步去隔壁的值班室躺下了。
12月9日,凌晨7点,大家先后起床洗漱,却发现杨大林书记没有像往常一样起床做早点。8点左右,有人敲了值班室的门,却没有任何动静。
同事们推门进去一看,发现杨大林已经浑身冰冷,他仅39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停留在了这个高寒山村冰冷的冬夜。
角色:脱贫攻坚路上的斗士他把13年青春献给高寒山区
噩耗很快传遍了沙力村、西川乡和宁蒗县。
“杨大林书记是累死的。”“他要是抽空检查下身体,也不至于早早就去了。”同事、朋友、亲戚纷纷议论着。
宁蒗县西川乡沙力村委会全景
从2004年当选西川乡沙力村主任至今,杨大林当过一届主任、两届书记兼主任、一届党总支书记。整整13年,他把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宁蒗县西川乡这个贫困的高寒山区。
沙力村全村共有16个村小组,其中13个为贫困村小组,3个村小组为深度贫困村,已实施搬迁。
全村平均海拔接近3000多米,属于高寒山区,土地出产稀薄,是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里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2004年,我和杨大林同志一起到沙力村委会就任,他当主任,我是书记,这好像还是昨天的事情一样。”和杨大林共事13年的沙力村委会副主任余文刚回忆说。
杨大林当选村委会主任的第一天,就对全体村民做了三个保证——通路、通电、通水。
在那之前,沙力村有8个村民小组还没有通电,没有一条像样的硬化路,没有一口可保障人畜饮水的水窖。
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干了。
为了修通从沙家村到松林、远家沟、牛窝子、华新等8个村民小组的21公里通组公路,杨大林费尽了心思。县、乡的配套资金远远不够,杨大林到处跑部门筹措资金,为了补齐资金缺口,杨大林一度将父亲和两个兄弟的工资卡借出来,向银行贷款10万元,才得以继续开工。
如今,靠着这条得来不易的毛路,这8个偏远山村的300多户农户才得以将自家出产的一点点特产卖出山外,才得以将急病的人、待产的妇女、上学的孩子,用摩托车、拖拉机送出大山。
说起杨大林书记,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谈到大林书记英年早逝,这些淳朴的村民无不泪湿眼眶。
在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全村各村小组的通电问题得到了历史性的解决。
杨大林(左3)生前在杨家村小组沈布尾家了解脱贫攻坚情况
杨大林(左4)生前在中梁村小组路边了解脱贫攻坚情况
2017年7月,杨大林(右3)在远家沟村小组杨尔坡组长家了解脱贫攻坚情况
2006年,杨大林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更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解群众之忧、排群众之难,身体力行带领沙力村全体村民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大潮之中。
来到小坪子村小组杨阿各的家,两座低矮的木楞房建在半山坡上。院子里,杨阿各的二儿媳妇在用洗衣机洗着孩子们的衣服,贯穿院子的晾衣绳上,满满地晾晒着五颜六色的衣物。杨阿各说,杨大林当书记前,村子里不通电、也不通水,天一黑全家人就只能围着火塘聊天。
现在,村里通了水、电、路,没了后顾之忧,大儿子建了新房,两口子双双出门打工了。二儿子靠着养羊,种药材的收入,准备在城里买房。“药材种子是大林书记给的,钱都没有还给他,他就走了。”杨阿各伤感地说。接着他又拿出一件迷彩大衣说:“这件大衣也是杨书记给买的,他给我们村40多个老党员每人买了一件大衣,让我们在丽宁二级路边打扫卫生时穿着,他怕我们着凉。”
如何摆脱贫困,如何让村民脱贫致富,这是杨大林书记上任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2010年,杨大林成功注册了隆欣黑绵羊养殖公司,并成立合作社,带头发展养殖业。
三年来,合作社每年存栏100头黑绵羊,出栏60只,年收入达到10万元。此外,合作社吸纳全村的贫困农户散养黑绵羊,不仅提供养殖技术,还帮助农户售卖成品羊。
沙家村小组的马子干、新村的杨新明都是隆欣合作社的受益农户。当时,杨新明家是家徒四壁的困难户,为帮助他脱贫致富,杨大林从自己的养殖场给他送来了17只小羊。几年过去了,羊子发展成了40多只,靠着卖羊的钱,他又增加的生猪养殖,如今,杨新明家的圈舍内猪儿肥、羊儿壮,他说这才像个过日子的样子,他还说打算今年10月卖了羊就把当初那17只羊的钱还给大林书记,然而却没机会亲手还他钱了。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摘掉贫困帽子,杨大林书记想了很多法子。
他带领松林、远家沟、加巴村、李家村村民重点种植烤烟,2017年已实现500亩面积,250万元产值;他发动村委会16户农户种植附子、重楼、草乌等中药材,预计产值为30万元;他带领沙家村、华新、新明、中梁子、杨家村等村组发展花椒经济作物,如今已发展为3000亩,产值已达到300万元。
“在他和村委会班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下,沙力村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扩宽、幸福指数大幅提高。”西川乡乡长杨正银这样评价杨大林书记。就在杨大林去世后的第二天,由他亲自牵头的药牡丹试种项目刚刚落实,4亩药牡丹苗下种了,而杨大林书记却再也看不到这些迎风招展的小苗了。
角色:知心温暖的老大哥4000多个日日夜夜心系百姓
13年,4700个日日夜夜,杨大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我到今天都不敢相信,杨大林书记已经离我们而去,这几天我一走进宿舍,仿佛还能感到他还在那里。”宁蒗县委办派出沙力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队长马永暖深深感慨。
马永暖驻村的第一天,为了方便开展工作,杨大林书记安排他跟自己住一个宿舍,短短一年时间里,马永暖跟着杨大林走村入户、上山下地,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马永暖说,杨大林对工作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热爱,白天他忙着工作,晚上两人躺下了,聊着聊着总是又聊到工作上来,有时候想到一个不错的点子,大林书记还会立马起床记在日记本上。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沙力村委会三委班子5人和驻村工作队5名工作人员几乎天天都住在村委员院子里。
每天早上,起得最早的一定是杨大林,等到同事们起床时,他已经烧好水、准备好早点,等着大家了。
几年如一日,他就像父兄一般,关心关爱着自己的同事,温暖着离家在外的驻村工作队的年轻人们。
如今, 这一丝丝温暖依然停留在大学生村官何彦的心里,还依然停留在乡政府办事员李宁英的心里。
她俩是沙力村委员唯一的两名女同志,杨大林把村委会最大最明亮的一间宿舍安排给了这两个姑娘。
从2017年4月至今,为了抓紧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村委会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员就再也没有过休息天, 遇到家里有急事需要回去时,杨大林书记总是亲自开车送这两个姑娘回家,再接她们回来。
“他就像一个大哥,只要有他在,我们就很安心。”李宁英抹着眼泪说。
2015年,杨大林荣获市级“优秀党组织书记”。西川乡党委书记毛顺发觉得这个荣誉实至名归。毛顺发说,杨大林是西川乡最出色的一个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有着铁的纪律意志,又有扎实的干事创业精神,是一个难得好同志。
“杨大林书记走得太可惜了,沙力村还能遇到这样的一位好书记吗?”沙力村委会副主任何建豪这样问自己。
在共事的短短两年里,杨大林书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工作作风和实干精神深深地感染着他。多年来,杨大林一直关心着牛窝子村小组的两个年过半百的五保户杨古布和杨古尾两姐弟,每次经过他们家,他总是带着柴米油盐进门看望。逢年过节,他总要为老人添置一些新衣新鞋。
每次看到杨大林进门,不会说话的两位老人总是高兴得拍手欢笑,仿佛是自己的亲儿子回来了一样。
所谓人走茶凉,是世间常态。然而,杨大林书记已经走了月余,而西川乡党委副书记马腾华却依然记得自己跟杨大林书记一起开展丽宁二级路“两违”整治工作时的一点一滴。
在打造丽宁二级路旅游全线的“两违”整治工作中,整个西川乡总共有200多户拆迁户,而沙力村就涉及60户,范围广、搬迁户多,整治工作难度十分大。
杨大林的值班室
杨大林学习笔记
为顺利开展拆迁工作,杨大林首先从自身“开刀”,第一个就拆了老父亲和两个兄弟的老房子,然后再拆了村委会班组成员的房子。看到书记和村委会领导带头拆迁,其余的30户拆迁户二话不说也跟着搬迁了。
还有30户不肯动的拆迁户,杨大林和马腾华一户户去做工作,一天走下来常常是筋疲力尽。为安全起见,两人一到小卖铺就停车买个泡脚鸡爪啃,提提精神再继续开车。
角色:常常缺席的顶梁柱他让80岁老父亲白发送青丝
这世上最悲痛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提起英年早逝的儿子,杨大林白发苍苍的父亲杨万金老泪纵横,“大林从小就话不多,想起什么偷偷的就去做了。”
从医近30年,杨万金见多了生离死别,但这一次送走自己年仅39岁的儿子,似乎已经剜去他一半的心脏。
杨大林在家中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家中儿女众多,杨大林从小就很懂事,从来不跟父母添乱,逐渐养成了踏实肯干的脾气性格。
杨万金指着杨大林房子背后的一块空地说:“这块地很多人来问过了,但大林都没有卖,我知道他是想着等我去世的时候要用。”
按照彝族的习俗,老人去世后,遗体要停放在宽敞的地方若干天,以便亲友前来吊唁。杨万金没有想到,原本准备为自己养老送终的儿子,却先一步而去了。
杨大林去世已经一个多月,妻子罗阿罗却始终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每天以泪洗面。杨大林和妻子20岁结婚,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已经读高二,儿子年仅14岁。
“他在世的时候总是忙,经常一出门就是一两个星期都不回来,有时候偶尔回来也是半夜三更才到家,天不亮就又出门了。”罗阿罗说,丈夫的身体这两年日渐不好了,但是他总说自己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没想到突然就撒手人寰了。
杨大林正在读高中的大女儿杨永梅记得,从小到大,父亲从来没有骂过自己和弟弟,总是温和地教育他们。小时候,为了让贪睡的女儿按时上学,杨大林总是自己定好闹钟,一到时间就起床叫女儿上学,连出差在外,父亲的闹铃都从来没有断过。
杨大林生前与妻儿
杨永梅说,多么希望父亲能一直陪着她长大,直到把自己送进大学,该多好。父亲去世后,这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子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坚强,她默默地照料着悲伤过度的母亲和尚未成年的弟弟,她总是跟弟弟说:“你再也不要调皮了,因为你已经没有爸爸了,你跟别的孩子已经不一样了。”
39年,杨大林短暂的生命匆匆逝去,松涛啜泣,苍天呜咽,亲朋落泪,同志伤怀。于公,沙力村的老百姓失去了一位生活的贴心人、发展的带头人;于私,80岁的老父亲失去了儿子,年轻的妻子失去了同甘共苦的丈夫,年幼的孩子失去了可以依靠的臂膀。
然而,杨大林39岁的生命又何其丰厚,在他的带领下,沙力村227户900人贫困户列入到精准扶贫范围中,51户建档立卡户210人成功脱贫出列。花椒种植、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产业蓬勃发展。丽宁二级路沿线绿水成荫、风景如画。而他心心念念的那条21公里通组公路已经列入规划,明年开春即将开工硬化,沙力村的百姓正在一点点摘掉这顶“贫困”的帽子。
记者手记
几天走访,20多位受访者,或滔滔不绝的讲述,或只言片语的回忆,一点点为我们勾勒出一个鲜活的杨大林。
在杨大林二哥的记忆里,弟弟是一个敢说敢干、不拘一格的孩子,他初中辍学后,就用稚嫩的肩膀担负起二哥的学费。当弟弟也辍学后,他又把自己在卫生院的“饭碗”让给了弟弟,自己买了车子跑运输。杨大林的豁达、实干的精神似乎是天生就具备的。
当他走上工作岗位后,这种豁达的胸怀、实干的精神渐渐扩大到沙力村的全体老百姓身上,已然化为一名共产党员克己奉公、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大爱。
整个采访过程中,无数次面对受访者的眼泪,其中不乏七尺男儿。古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是怎样的一种情谊,才能让所有接触过杨大林的人对他如此念念不舍。也曾无数次陪着受访者一起落泪,是为一个早逝的英灵惋惜,亦是为一种精神的延存而感怀。
斯人已逝,脱贫攻坚的战斗却还没有结束,在采访过程中,无论西川乡党委政府、还是沙力村委会、或是驻村工作队员,都一致表态,将继续尽职尽责开展好脱贫攻坚工作,直到最后一个贫困户出列。
我想,过去,我们有过这样一个杨大林书记,现在我们有这样一种杨大林精神,脱贫,何足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