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2018-03-08段明宏

法制博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法治

摘要:法治即依法治理,是一种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方略或良好法律秩序,其形式上要求具备"依法办事"的制度安排及运行体制机制,实质上则强调法律至上、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程序公正、良法之治的法律精神和价值准则。法治本身不是法条之治,而是良法之治。

关键词:法治;法治现代化建设;良法之治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35-0126-02

作者简介:段明宏(1997-),女,汉族,山东淄博人,临沂大學法学院,学生。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政治学》里提出了关于“法治”含义的经典解释:“法治应包含两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开拓了我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法治的要义包括依宪治国、保障私权、程序正义、司法独立和社会正义。

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深知则行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法治现代化建设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唯有依靠法治,才能把中国共识和中国力量凝聚起来,复兴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于完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法律良好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具有重要意义。法治现代化建设在党的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法治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要落实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诚信机制

诚信机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法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重要原则,它既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规范。

诚实信用原则从道德层面和法律层面两方面为市场经济和现代化法律体系结构建设保驾护航,树立起全社会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也就需要建立诚信管理机构和完善监管体制,开展诚信等级评价活动,加大失信违规成本,使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受损,进而维护好社会的良好秩序。

法治现代化建设更凸显了当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法律观念的转变:从管理本位到权利本位。市场经济明确提出权利本位的观念:权利是基础、权利是动力、权利是目标、权利是利益机制,没有权利的自主享有、行使和保护,便没有市场经济。

要真正的把诚信机制建设起来,落实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去,让诚实信用成为每个公民心中的道德标杆,也让诚实信用原则成为法治现代化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完善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动效基础:民主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的产生和实施必须以民主为基础,法律是一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的体现,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实现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民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完善民主制度才能实现法治现代化建设。民主制度贯穿从立法到法的实施的全过程,民主与法治现代化建设,相辅相成。可以说,没有民主,法治现代化建设就无处谈起。

三、把控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基础:权力

制度设计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秩序,维持人类和谐,而并非成为权力者的保护伞,让权力成为权力者的游戏。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体制内容和组织形式,贯彻的是民主集中制、议行合一和监督机制。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就要强调权力的制约和平衡,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我国各项政治制度,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应该是同步的,要把法治现代化建设贯穿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全过程,用政治体制改革来推进我国现代法治化的进程。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法治现代化的建设,要让法治成为一种治国理念,让法律成为衡量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标杆。

四、深化法治的立法基础:法律细化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但是法律法规在某些方面规定的还是比较粗放,这就导致执法司法的自由裁量空间比较大,案件在某些地方就有较大争议,所以要想更深切的推进法治现代化建设,首先涉及到的就是法律细化问题,用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指导公民认真遵守法律、行政机关执法和司法机关司法,形成全社会层面的遵纪守法、崇尚公平正义的良好风尚。

法律细化是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走向健全的基础,同时也是制度文明的标志,立法应与民意相通,也要允许多种价值观的求同存异,使法律在立法之初就体现民意,法治现代化的建设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个丰富的动态过程,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要发挥法治体系的全面作用,这样在法的实施过程中也会更深刻,更容易被人民接受。

五、提高法治现代化建设的人力基础: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表现为在从事某种活动中所具有的基础和能力,国民素质既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法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实现需要提高国民素质,从立法的角度来看,国民的法律素质是立法的基本出发点,是法律体系完善的保证。在法的实施过程中,国民法律素质直接影响执法、司法和守法以及法律监督实施的各个方面的效果。

同时要重视高素质创新型法学人才的培养,弘扬人文精神,让法律人的素质在法治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法治现代化建设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立法者意志的简单相加;就其本质而言,法治现代化建设更是遵循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随着立法速度的加快和不断完善,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建设也逐渐成为制度建设的核心,更可谓重中之重。在经济建设上,法治现代化建设为现代中国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历史性动效: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制度越来越完善,可以激发人民的创业热情,通过释放红利来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在政治建设上,崇尚程序正义和司法公正的法治对人民提供了社会正义,只有法治,才能成为调和社会矛盾的润滑剂,避免权力成为权力者的游戏;再者,在社会建设层次,法治保障了价值多元和思想自由,让多种价值观求同存异,为达成必要的社会共识提供制度保障。

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当代中国人有着一个前辈从来未有过的历史机遇:以走向法治这样一种和平建设的方式为未来富强、文明和民主之中国奠定历史性基业。

[参考文献]

[1]许增裕.中国法治的源于基探索[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江平.法治必胜[M].法律出版社,2016.

[3]王利明.法治:良法与善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法治
在法治护航下实现新飞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让“法治”为乡村振兴赋能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巩固扩大“醉驾入刑”法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