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情于史: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

2018-03-08荣进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3期
关键词:张謇学科历史

荣进

充分开发身边的历史资源,精巧设计教学组织形式,改善教师课堂情感表达,是开发历史课堂情感资源,发挥情感因素育人的有效方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发挥好情感因素的作用,可以促进、深化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江苏省南通市田家炳中学探索开发了历史情感资源应用方法和实施策略。

一、供给侧改革——充分开发身边的历史资源

历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是鲜活、生动的过去。如何将这些过去展现给学生,也是如何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问题。历史要产生穿透学生思想灵魂的教育张力,为学生的健全成长、终身幸福奠基,从而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终极目标。

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认为,情境是“情”与“境”的和谐统一。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抓住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场景和事件,把历史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资源开发并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将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时空观念,正确理解史料,在此基础上建立崇高的家国情怀。这样,由生动的人物、具有感染力的场景和有冲击力的事件组合成的历史教育场,将成为学生日后历史学科能力发展的坚实基础。

学生发展过程中,需要体验各种正向的情感,而历史学科也承担着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命。例如,在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时,就可以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如南通地区的“末代状元”张謇倡导“父教育、母实业”,开创了南通“近代第一城”。在学习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开发应用身边的历史资源,给学生创设丰富可感的历史画面。比如,张謇在创办大生纱厂时不仅资金短缺,还遇到了官僚的刁难、小人的算计;张謇在上海街头徘徊踯躅、伤心绝望……这样的画面其实就是历史学习的情境。学生从中对张謇创办民族工业的艰难可产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对张謇“为抵制外人之计,啬公以通州产棉最王而良,设议纱厂”的家国情怀产生共鸣。历史是人参与的,也是人创造的,是附着在活着的人身上的,是充满情感温度的。

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情感因素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成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手段,而且还具有本体性价值,因为情感本身就是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二、求新求变——精巧设计教学组织形式

有时教学组织方式、教与学的方式比内容还重要,因为内容可能会忘记,但对特定组织方式产生的情感却记忆深刻。情感内容比词汇更难以忘怀。从遗忘的规律来说,不带情感的记忆很快会忘记,带有情感的记忆,可以长时间保持。毛泽东在《实践论》里提到,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是因为它来源于感性。因此,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情感要素来增强课堂效果。

学科内容所承载的学科素养不容忽视。同时,用什么方法去实现或落实这些内容的传递也至关重要。有些内容需要教师讲得充分、生动,这样学生更喜欢听;有的内容需要学生讨论、进行情景模拟,还有的可能需要进行角色扮演、演讲或者开展竞赛。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教育目标。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适应学科内容,着眼于如何让学生将其内化,帮助学生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讲授张謇的大生纱厂的发展从而折射整个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史的时候,教师可以展示《大生纺织公司年鉴》的一部分内容(见图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年鉴质疑教材的结论。教材中说,一战之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结束了,但年鉴所给出的结论和课本不一致。鉴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探究,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治学方法、历史评价原则、历史解释的方法都有所理解和感受,甚至可以借此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这就是在历史课堂组织中充分发挥情感要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所能达到的良好效果。

三、角色重新定义——改善教师课堂情感表达

人的情感和思维是互相支撑、交互作用、交互影响的。情感影响思维活动,如果学生热爱历史或亲近教师,其思维就活跃。否则,学生就不愿动脑筋思考。所以,思维离不开情感的辅助;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需要唤起他们情感的参与。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在《学校见闻录》中提到:“造訪了3所高中最后剩下的是,课堂中我所看到的学生们真挚的学习面貌与幸福的表情,以及教师们诚实的面貌与幸福的表情。”可见,课堂中教师良好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学生情感的细致观察、理解,还有适切的回应,对教学起着重要作用。“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并适时回应,以便营造情感交融的温馨课堂,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够享受幸福的课堂时光。

教师若要改善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就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一方面,教师要秉持安全、平等、开放的态度;另一方面,学生也希望得到尊重、信任和鼓励。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人有对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改善教师的情感表达其实就是尊重人性,从人性出发。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耐心倾听每一种意见,接纳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赞赏、鼓励和爱。这将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对历史课堂、历史学科、历史教师怀有美好的感情。

综上所述,用课堂情感要素审视教学,探究情感因素推动教学的特征、作用,影响和优化教师行为,提高课堂的效益,是推动历史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法。

(责任编辑 郭向和)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謇学科历史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感怀张謇 守望初心
称呼见人品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新历史
改变危机唯有勤奋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