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2000—2015年

2018-03-08关爱萍葛思羽��

人文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泰尔差距劳动力

关爱萍+葛思羽 ��

内容提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地区间劳动力流动趋势发生变化,并对区域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本文测度了2000-2015年我国劳动力流动规模和区域收入差距,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和区域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并实证检验了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抑制了区域总体收入差距和区域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其对八大区域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劳动力流动对京津、南部沿海、西南等区域内收入差距的缩小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对于西北、东北等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内收入差距却有扩大作用。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区域收入差距泰尔指数八大区域

〔中图分类号〕F061.5;F2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7)10-0054-08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但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基本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改变。在逐渐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背景下,我国形成了新的区域空间分工格局,劳动力流动的方向也由原来的内陆地区流向沿海地区转向了就地流动或流向中西部地区,出现回流趋势。同时我国当前经济增长已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更注重质量提高以及结构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也将更加注重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这必然引起新一轮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在区域间的进一步调整,从而对区域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对我国劳动力流动和区域收入差距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正确认识和评价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提高我国区域资源整合效率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劳动力流动对区域差距影响的研究目前尚无定论。总体来看,主要存在三种不同观点:缩小论、拉大论、折中论。其中,新古典经济学为“缩小论”提供了理论支撑;而新经济地理学构成了“拉大论”的核心范式;“折中论”则主要是基于跨国数据与国内区域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得出劳动力流动对地区差距的经济效应具有不确定性。①在已有研究中,劳动力流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区收入差距这一观点占据主导地位。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使得地区经济差距趋于收敛,Lewis、Ranis和Fei、Todaro等提出的

劳动力流动模型都蕴含着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或地区差距的涵义。Lewis W.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vol.19, no.2, 1954,pp.139~191; Gustav Ranis and John C. H. Fei,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1, no.4, 1961,pp.533~565; M. Todaro, “A Model of Labou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DC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9, no.1, 1969,pp.138~148.国内大部分学者也认为劳动力流动可以有效缩小地区或城乡差距,因此促进劳动力流动是缓解区域不平衡的重要措施。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刘学军、赵耀辉:《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2期。王小鲁、樊纲和段平忠、刘传江则发现劳动力流动对地区差距呈现先拉大后缩小特征,未来其作用空间还较大。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段平忠、刘传江:《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2期。基于我国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不断扩大的地区发展差距同时并存的现象,部分学者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事实。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测算与强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同时,也有研究认为劳动力流动既可能扩大地区差距,也可能缩小区域差距,因而最终的经济效应并不确定。

总体而言,已有研究为劳动力流动以及区域平衡发展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然而针对2000年以来中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以及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变,有关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关系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缺憾,需要对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力流动和区域收入差距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研究地区发展差距常常涉及到区域如何划分的问题,经济区域的划分既要体现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又要体现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考虑到大部分文献所使用的三大区域的划分方法比较粗略,导致区域内同质性较差,而八大经济区域划分下的每个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相似,社会结构相近,空间上又相互毗邻,能够较好地体现区域划分的目标,因此本文参照国家信息中心的划分方法,将中国大陆地区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域,即京津区域(北京和天津)、北部沿海区域(河北和山东)、中部区域(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东北区域(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东部沿海区域(上海、江苏和浙江)、南部沿海区域(广东、福建和海南)、西南区域(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西北区域(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陕西和内蒙古)。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选择泰尔指数法测度我国2000-2015年八大区域的区域收入差距,探讨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总体收入差距和区域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区域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以期从劳动力流动的视角探索缩小区域收入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二、我国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的趋势特征

1.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趋势与特征

关于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测度问题,国内學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于计算方法的不同,不同学者对劳动力流动规模的估算结果存在差异。如李晶、汤琼峰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和抽样调查数据的省际间和省内迁移数据直接对劳动力流动规模进行测度。李晶、汤琼峰:《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收敛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06年第3期。而马颖、朱红艳则使用人口普查数据,并加入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其他因素(如工资报酬、就业机会等)对劳动力流动规模进行测度。马颖、朱红艳:《地区收入差距、剩余劳动力流动与中西部城镇化战略——基于中国区域发展的经验对托达罗-菲尔茨模型的扩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由于人口普查数据间隔期限较长,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测算人口净变动规模进而估算劳动力流动率。具体测算时参考林理升等的做法,林理升、王晔倩:《运输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布》,《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从每个地区人口总变动中剔除相应的自然增长所导致的人口变化,从而得到人口的净变动规模,并在人口净变动规模中剔除小于15周岁和大于65周岁的非劳动人口,得到劳动力净流动规模的估算值(根据“六普”数据,假定流动人口中的90%是适龄劳动力,段平忠:《中国省际迁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差异对经济增长及地区差距的影响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在人口净变动规模的基础上乘以90%作为劳动力净流动的估算值)。因此,地区j在(t,T)时期内的劳动力净变动率为LMIi(t,T)为:endprint

LMIi(t,T)=[PiT-PitTt(1+Nit)]*90%Pit

其中,Nit为i地区t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PiT、Pit分别为i地区T年和t年的人口数。

通过对2000-2015年我国劳动力流动规模的实际测度与分析,发现我国劳动力流动方向主要由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内陆地区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流入省份主要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劳动力流出省份主要集中在河南、黑龙江、安徽、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等。近几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力输入大省的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劳动力均出现了负流入,同时,北京、上海这些传统的劳动力流入地区的流入人口也在2010-2015年期间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而河南、陕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贵州、甘肃、青海等地的流出劳动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说明随着中部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就地就业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劳动力具有回流的趋势。

2000-2015年中国八大区域劳动力流动的情况具体如图1所示。从劳动力的净变动情况来看,劳动力主要的流动趋势是由北部沿海区域、中部区域、西南区域、西北区域向京津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南部沿海区域流动。西南区域和中部区域的劳动力净变动由负转正,说明该区域的劳动力流出量逐渐减少,并出现少量的流入现象。而南部沿海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和京津区域呈波动下降趋势,分别从2000年的20.4%、132%和11.3%,下降到了2015年的0.63%、-0.67%和1.95%,说明这些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下降,流入的劳动力逐渐减少。北部沿海区域、东北区域和西北区域这三大区域的净变动幅度较小,大致都徘徊在0左右,即这三大区域的劳动力流出和流入大致持平。总体而言,在2000-2015年间,劳动力主要由经济不发达的内陆区域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区域流动,并且流动规模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

2.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变动趋势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先后实施了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四大战略以及2013年以来提出并实施的“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说明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也是我国在“十三五”期间追求的目标之一。根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2015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49867.2元,而西藏仅为12254.3元,前者是后者的4倍多。可见我国的区域差距问题不容小觑。

目前,测度区域收入差距的主要指标包括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考虑到泰尔指数不仅能够测度总的经济差距,而且能够分解为区域间差距和区域内差距,因此本文采用泰尔指数来测度区域收入差距,并以2000-2015年为时间段来分析区域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泰尔指数总差距公式表示为:

TarT=Nj=1(yj/Y)*log[(yj/Y)(xj/X)]

其中,yj是区域内省份j的实际GDP,N是省份总数,xj是区域内省份j的人口,Y、X分别是全国的实际GDP与总人口。泰尔指数数值越大,说明收入差距也越大。进一步对泰尔指数进行分解,以衡量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差距。

令TarR代表区域间泰尔指数,表示八大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TarI代表区域内泰尔指数,表示八大经济区各区域内部的收入差距,其分解方程如下:

TarT=TarR+TarI

TarR=8i=1[(Yi/Y)*log(Yi/Y)(Xi/X)]

TarI=8i=1TarIi,其中TarIi=(Yi/Y)*rj=1[(yj/Yi)*log(yj/Yi)(xj/Xi)]

其中,Yi、Xi分别表示第i个区域的实际GDP与人口规模,yj、xj分别为i区域j省份的实际GDP与人口规模,TarIi为第i个区域内部的收入差距。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区域间泰尔指数和区域内泰尔指数,及二者对总体泰尔指数的贡献,具体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2000-2015年间,中国区域收入差距的总体泰尔指数从0.1706上升为0.2072,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虽然在2010年和2011年有所回落,但总体来看,波动幅度不大,说明自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收入差距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缓解,反而有逐渐扩大的趋势。通过分解后的泰尔指数可以看出,区域内泰尔指数由0.0088上升到0.017,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域内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对总体泰尔指数的贡献率较低但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最高值8.19%。而区域间泰尔指数由0.1619上升到0.1903,对总体泰尔指数的贡献率较高但呈下降趋势,2000年区域总体收入差距的94.9%来自区域间的差距,而到2015年其贡献率下降到91.8%。区域间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远高于区域内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说明我国区域收入差距的变动主要由区域间收入差距的变动而引起。

图2为根据区域内泰尔指数TarIi的公式计算的八大区域内部的收入差距。从图中可以看出,東部沿海区域的内部收入差距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南部沿海区域的内部收入差距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北部沿海区域和西北区域内的差距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西南区域和中部区域内的差距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大。东北区域和京津区域内部的差距比较稳定,略有小幅下降。总体而言,2000年,东部沿海区域的内部差距构成了总的区域内差距,而在2015年,东部沿海区域、北部沿海区域和西北区域内部差距占了总体区域内部差距的较大比重。

三、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1.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本文主要考察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核心解释变量是劳动力流动规模,同时,考虑到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其他因素,本文选取平均受教育水平(EDU)、工业化水平(IR)、固定资产投资(CR)、政府财政支出力度(GR)、对外贸易程度(TR)作为控制变量,以增强模型的解释力度。为更详细地分析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分别将区域总体收入差距泰尔指数(TarT)、区域间收入差距泰尔指数(TarR)和区域内收入差距泰尔指数(TarI)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计量分析模型,具体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总体收入差距以及八大区域间和区域内收入差距的影响。endprint

TarTt=c+α1Ht+α2EDUt+α3IRt+α4CRt+α5GRt+α6TRt+εt(1)

TarRt=c+β1Ht+β2EDUt+β3IRt+β4CRt+β5GRt+β6TRt+μt(2)

TarIit=c+γ1Hit+γ2EDUit+γ3IRit+γ4CRit+γ5GRit+γ6TRit+δit被解释变量TarIi为计算获得的各区域内的泰尔指数。(3)

其中,H为劳动力流动规模,EDU为平均受教育水平,IR为工业化水平,CR为固定资产投资,GR为政府财政支出力度,TR为对外贸易程度。下标中,t=2000,2001……2015,表示年份;ε、δ、μ为随机误差项。

H为劳动力流动率。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表明,造成区域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是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而劳动力作为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要素,对收入水平的影响毋庸置疑。区域差距是导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而劳动力流动则通過影响收入水平来缓解区域的不平衡,因此,本文预期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具有抑制作用。具体测度方法及流动规模数据如前文所述。

EDU为平均受教育水平。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的教育投资存在明显的地区间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会导致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偏低,从而扩大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因此,我们预期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可能扩大区域收入差距。具体的测度方法:将受教育情况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年限分别为0、6、9、12及16年,将各受教育水平人口占比乘以各自的受教育年限,最终相加得到该区域的平均受教育水平。

IR为工业化水平。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二、三产业加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也趋于合理。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出的八大区域的第二产业占比(2015年)都在40%左右徘徊,说明各大区域的工业化程度趋于一致,因此,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会抑制收入差距。具体用各区域的工业总产值占该区域GDP的比重来衡量。

CR为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根据2015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东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1.9%,而中部区域和西部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占比分别为25.6%和25.3%。可见,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向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态势,区域间固定资产投资的不平衡将会影响收入差距。具体用各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占该区域GDP的比重衡量。

GR为政府财政支出力度。近年来,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出逐年增加,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但是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着偏向性,即政府投向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支出远高于欠发达地区,因此,我国现行的公共财政政策会扩大收入差距。靳卫东:《公共财政政策、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差距》,《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5期。我们用各区域的政府财政支出占该区域的GDP比重表示政府财政支出力度。

TR为对外贸易程度。我国的对外开放是由沿海区域向内陆区域逐步推进的,沿海地区利用政策优势,吸引国外资本,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相对而言,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低于沿海地区。近几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内陆区域的对外贸易开放,本文预期对外贸易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区域收入差距的缩小。具体用各区域的进出口总额占区域GDP的比重衡量。

本文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于2001-201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6年,每个年度的数据涵盖中国大陆31个省份,相关变量数据经整理计算得出。

2.实证结果及分析

(1)总体区域收入差距和区域间收入差距的回归分析

对我国总体的区域收入差距和区域间收入差距进行简单的回归分析,以期对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解释,从实证分析的视角探索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利用Eviews8.0计量软件,采用OLS法估计总体的区域收入差距模型和区域间收入差距模型,得到的回归方程如(4)、(5)式所示:

TarT=0.1246-0.6330H+0.0040EDU-0.0163IR+0.0476CR+0.2035GR+0.0645TR

p=(0.0009)(0.0025)(0.0445)(0.1172)(0.0664)(0.1751)(0.0017)(4)

R2=0.9727F=53.4293

TarR=0.1393-0.8258H+0.0031EDU-0.0191IR+0.0310CR+0.1914GR+0.0667TR

p=(0.0005)(0.0039)(0.0423)(0.0742)(0.0817)(0.1749)(0.009)(5)

R2=0.9581F=34.2606

上述两个模型的R2值都较高,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解释力;模型的F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也都小于1%。方程(4)中,劳动力流动和对外贸易程度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平均受教育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通过了5%和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工业化水平和政府财政支出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方程(5)中,劳动力流动和对外贸易程度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平均受教育水平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工业化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在10%的水平下显著,而政府财政支出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由方程(4)可知,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为负,说明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呈反向变化,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流动有利于缩小区域总体收入差距。这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并且通过系数可以看到,劳动力流动率每提高1个百分比,区域总体收入差距会缩小0.633个单位。与方程(4)的结果相似,方程(5)中劳动力流动对区域间收入差距也具有负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要大于对区域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说明劳动力流动更有利于促进八大区域间收入差距的缩小。另外,教育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正,说明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会拉大总的区域收入差距,这与我们的预期相符。而工业化水平对总体的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对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对外贸易程度的符号为正,说明对外贸易对区域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扩大作用,与我们的预期相反,这可能是由于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程度远高于内陆地区,而政府促进内陆地区提升对外贸易水平的政策效果还未显现。endprint

总体而言,对整体的区域收入差距和八大区域间的收入差距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响。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我国区域总体收入差距和八大区域间收入差距,同时受教育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正影响。

(2)区域内收入差距的回归分析

对模型(3)分组进行OLS回归,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八大区域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最终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虽然各解释变量的影响系数比较小,但模型的F值和R2值较高且大多解释变量在5%水平下显著,说明模型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我们更关注模型中各解释变量对区域收入差距影响的方向。从劳动力流动角度来看,京津区域、南部沿海區域和西南区域的劳动力流动对区域内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缩小作用,而东北区域和西北区域的劳动力流动则会显著扩大区域内部收入差距。京津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一直以来都是经济较发达的区域,且区域内部差距较小,因此劳动力的流动会促进内部的人才交流和知识传播,从而达到缩小区域内收入差距的作用。而东北区域由于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从而劳动力的流动还处于传统的阶段,导致区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西北区域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存在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处于劣势地位,从而收入差距扩大。

在影响区域收入差距的其他因素中,京津区域、东北区域和西北区域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抑制区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南部沿海区域的受教育水平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扩大了区域内收入差距,而其余区域的受教育水平对区域内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经济较为发达的京津区域和东部沿海区域的工业化水平有利于缩小区域内收入差距,而其他区域的工业化水平则会使该区域内收入差距趋于扩大。这可能是因为京津区域和东部沿海区域是率先发展工业的区域,工业发展水平较高,而其他区域的工业化水平存在省际间的不平衡。另外,除东北区域和西南区域外,其他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都会扩大该区域内的收入差距。京津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的财政支出会显著缩小区域内部收入差距,其余区域的财政支出则会扩大区域内收入差距。最后,考察对外贸易程度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中部区域和西北区域的对外贸易程度会抑制区域内收入差距,而京津区域、北部沿海区域、东北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和西南区域的对外贸易程度的提升反而会导致该区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

总体而言,劳动力流动对八大区域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劳动力流动对京津、南部沿海和西南等区域内收入差距的缩小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对于西北、东北等欠发达区域内部收入差距却有拉大作用,对于北部沿海、中部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内部收入差距影响并不显著。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测度了2000-2015年我国劳动力流动规模和区域收入差距,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和区域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并实证研究了劳动力流动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2000-2015年间,我国劳动力流动表现出由经济不发达的内陆区域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区域流动且流动规模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同时我国整体区域收入差距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当前东部沿海区域、北部沿海区域和西北区域内部差距占了总体区域内部差距的较大比重。第二,无论以区域总体收入差距为因变量,还是以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为因变量,劳动力流动规模与区域收入差距都呈反向变化,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流动确实对总体区域收入差距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对各个区域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则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最后,区域收入差距还受平均受教育程度、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外贸易发展程度和工业化水平的影响。其中,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会拉大整体的区域收入差距,而工业化水平的增加则会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

因此,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八大区域总体收入差距和区域内部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有助于缩小区域的收入差距,经济新常态下积极引导劳动力在区域间合理有序流动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计算的中国区域总体泰尔指数所反映的区域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八大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八大区域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渐成为中国整体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来源,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供给结构,注重经济质量和发展效率的提高,逐步缩小我国八大区域间的增长差距应该是未来努力的重点。其次,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劳动力流动对我国西北区域、东北区域等欠发达地区的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推动作用,这些地区更应该积极构建劳动力合理流动的社会制度,加快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市民化进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流动劳动力人口能够享有与本地劳动力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医疗、基本教育、基本养老服务等社会保障,引导劳动力理性流动,以真正有效地缩小区域内部收入差距。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责任编辑:牛泽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泰尔差距劳动力
百忍寺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争议的领奖台
幽默救命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