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研究
2018-03-08张娜
张 娜
(蚌埠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报告同时提出要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精神,一方面从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角度,对于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指出高校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其核心是教育内容,是学科、课程、教师、机制等教育全要素的创新,这一切源头都离不开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融合发展机制的创新[1]。
所谓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称GVC),是指在全球范围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过程的跨企业网络组织。长期以来,中国嵌入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GVC,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从事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加工和装配活动,中国通过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资源获取优势获得了巨大的贸易收益和经济发展红利,但是也付出了包括资源环境过度消耗、产能严重过剩等在内的重大代价[2]。近年来,全球价值链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的“逆向回流”和发展中国家的“高端跃升”并存,这为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带来机遇和挑战,中国要在全球价值链中提升分工地位向高端攀升,由“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由模仿创新转向向自主创新是关键,而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以及参与区域协调创新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的逻辑关系
(一)全球价值链分工、产业升级与地方高校产教融合
当前全球化分工的特征表现为生产过程的片断化、生产的非地方化和垂直专业化,更加细致和专业化的分工使得产业链越来越长,国际竞争也愈加激烈,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分工的主体,纷纷在全球范围布局产业链,从而形成全球价值链。同时,伴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的形态、格局面临着巨大变化,产业间的交融、行业界限的模糊带来了产业链的重构,这些都使得全球价值链面临着深度整合。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竞争力取决于其在价值链中的位置,从产品增值能力上看,价值链从上游到下游各环节呈现出由高向低再转向高的微笑型曲线形态,处于曲线下端的生产制造环节增加值较低,处于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环节增加值较高。过去,我国主要嵌入的是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近年来,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加、人民币升值、工资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企业面临着成本和价格的双重挤压。基于经济增长逻辑,中国经济必将经历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否则中国将无法在全球价值链新的分工格局中占据优势。在此背景下,各地方也纷纷通过壮大优势产业、培育高技术产业,切入全球价值链或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完善区域协调创新体系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这一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支撑,其目标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瞄准科技创新前沿,高校通过在这一体系中的作用实现,不仅推动了地方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依靠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全球化双轮驱动,在科教服务社会中实现跨越发展[3]。
(二)全球价值链分工、要素价值提升与地方高校产教融合
根据经济学的租金理论,租金作为支付给要素所有者机会成本收益之后的剩余,是超额利润的来源,企业通过对异质性生产要素的占有带来垄断租金从而获得超额利润。由于全球价值链内处于中间的生产环节和处于两端的非生产环节投入要素的可替代性程度不同,租金向非生产环节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发展中国家长期以廉价的初级生产要素供给嵌入全球价值链,而发达国家则通过持续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保持在研发环节核心技术和销售环节品牌以及渠道的控制,获得了丰厚的租金和超额利润。由此可见,培育高级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生产要素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参与国际价值链高端环节分工、实现价值链攀升的基础。在高端要素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作用和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中,普遍的观点认为人力资本是影响价值链攀升最重要的高端要素,如:Caselli&Coleman认为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技术吸收和技术扩散能力,从而影响价值链的攀升[4];戴翔、刘梦认为人才红利对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攀升中具有关键作用,中国要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5]。地方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和由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带来的产业变革背景下,要打破传统的、过于窄化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更加强调跨学科、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制造业为例,现代制造业人才不仅要懂得相关产业的制造技术,又要懂得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应用,高端人才更要具备应对全球化变革的能力素质。全球价值链分工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给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极大挑战,地方高校通过产教融合接触产业前沿,将区域产业的科技人才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才能从理念到实践弥补人才培养的短板,提升人才要素价值,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
二、全球价值链下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方高校层面
地方高校对于通过产教融合提升科研能力、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纷纷出台了推行产教融合方面的政策举措,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仍存在着主动意识不强,定位模糊等问题。首先,地方高校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发挥不足,地方高校人才聚集,学科专业齐全,科研基础条件好,理应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力量,但是受到传统的学科设置、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约束,加上现有的大学评价体系中未能突出对于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评价,导致地方高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的主动性不够,对于行业发展和技术变革敏感度不高,科研创新方向与行业需求的衔接度低。其次,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着专业设置雷同求全,专业建设缺乏特色的问题,专业链不能有效对接区域产业链,专业建设不能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第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对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例如,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的兴起,地方高校也纷纷设置了此类专业,这些专业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界限明显、组织机构不灵活,各学科之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交叉融合,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较难实现。
(二)行业、企业层面
从行业和企业层面看,在全球科技革命引发产业巨变的背景下,产业链各环节的协作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此前的产业链是线型的,各环节位置清晰、分工明确,而未来的全球价值链将会表现为网状的产业生态圈,各环节之间边界趋向模糊,“跨界”的产业合作与交融将成为趋势,跨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源头。面对这一趋势,行业内的单个企业难以独自应对,企业需要通过产业内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形式突破自身的人才和科研瓶颈,但是由于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外溢性,企业在成本投入、成果转化和利益分配等各环节过于注重短期效益,能够和高校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期稳定战略的合作较少。
(三)校企合作层面
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尚未形成有效机制,虽然地方高校制定了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也与政府和企业签订了大量的合作协议,但“有合无融”的现象普遍存在,合作也仅限于“点对点”项目上,围绕产业创新链进行合作开发的机制还很缺乏。在校企合作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高校和企业利益诉求难以达成一致,高校的利益诉求主要体现在通过合作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深化学科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企业的利益诉求则主要体现在创新成果及其转化方面。其次是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虽然教育部鼓励支持高层次人才流动共享,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可以到科研机构和企业兼职,高校也可以设立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吸纳企业、科研机构、行业部门和其他组织优秀人才到学校兼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受到各学校具体的人事、薪资制度的影响,以产教融合为目的的人才流动难以有效开展。
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举措建议
产教融合的利益相关体众多,政府、高校、企业等主体不可避免地存在目标差异,因此,要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合力。从高校的角度讲,产教融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应该承担起更多的主体责任,尤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要站在更高的格局进行产教融合的战略规划和设计。
(一)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链和人才链相结合,在区域价值链攀升中的发挥重要作用
地方高校在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要切实发挥高校的学科、人才、平台等创新核心要素的重要作用,在学科专业建设、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全过程围绕着产教的深度融合进行改革创新。一是要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打造专业链群。结合学校的优势专业,围绕着区域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定位和攀升目标打造专业链群,专业链群的建设要打破现有高校二级学院之间的界限,以特色专业、重点专业为核心,打通专业基础课,使专业课交叉融合和相互支撑,实现校内外教学资源和师资的共享。二是加强平台建设。如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建设的大学科技园,高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这些以高校为主体的平台建设,要创新其运营模式,要以项目对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同时融合技术、市场和资本,形成科技服务产业链,使高校成为区域产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有力支撑;三是要明晰“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产教融合的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在产教融合中明确本学科专业在区域产业链和人才链中的切入点,以此为基础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要以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导向,同步匹配专业建设规划制订“产教融合”规划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
(二)以科研合作带动教学合作,实现产教的深度融合
在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中,科研和教学是分离的,科研合作的主要方式是企业主动到学校寻求项目合作,或是校企通过参加地方政府搭台的区域技术需求对接会、招标会等形式达成项目合作。在科研项目合作过程中,一般是老师直接参与,有硕博点院校的老师会带领硕士生博士生参加,但是很少会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合作很少能转化为面向本科生的教学资源。而教学方面的校企合作一般是由学校主动寻求企业支持,仅以教学为目的的校企合作表现出典型的“校热企冷”,多以参观、交流等浅尝辄止的方式进行。地方院校要将科研合作同教学合作相结合,以科研合作带动教学合作,根据专业、行业和企业的特点从合作深度上探索更多的合作模式。
(三)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从依托企业到拥抱行业
地方高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往往依托地区的龙头企业,这种合作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高校往往受制于企业的实际情况难以开展深度合作,即使开展了诸如冠名班等订单式培养的深度合作,但是按照单个企业标准培养出的人才和本科教育“宽口径”人才的培养目标难以协调;二是伴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以及全球经济周期,一个企业在行业和价值链中的位置随时会被改变。因此,地方高校需要站在行业的高度,从依托某一或某些企业升级为面向整个行业,这样才能够更直接的对接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专业群、规避专业发展风险以更高的格局进行战略规划。
(四)制度创新,实现产校人才资源共享
高校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而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引进高层次的科研人员,产教融合本可以通过人才双向流动有效的改善这两个问题,但由于制度缺陷,人才问题一直是困扰产教融合的难题。地方高校在推进“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拿出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人才双向流动中的“痛点”,诸如,教师去企业挂职和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企业兼职教师大都停留在一纸聘书中等问题。地方高校要创新人事制度如通过课时量、科研量认定等措施鼓励教师主动向企业流动;通过特设岗位等方式吸引企业科技人员兼职兼薪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