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看网络文学二十年之发展
2018-03-08安亚斌
安亚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深刻指出:“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网络文学诞生20周年。中国网络文学可谓是“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20年前,网络文学随改革开放而生,以其充满活力的时代特质,迅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的前沿阵地;20年来,网络文学与改革开放同行,经历了从自由生长到出现精品力作的过程,在造就亿万作者群和读者群的同时,深刻改变了一代人的写作和阅读方式;20年后的今天,凝聚共识奏响全面深化改革恢弘乐章,网络文学勇于肩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光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成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一支生力军。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回顾历史,风云激荡的改革开放史为网络文学的成长提供了丰厚滋养,催生了“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繁荣景象;聚焦当下,气象万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呼唤着“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担当作为;展望未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为网络文学的壮大勾画了绚丽蓝图,展示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美好前景。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新的时代要求,网络文学将继续不忘初心、推陈出新,继续牢记使命、续写辉煌,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成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排头兵!
一、尊重文学发展规律,坚持“网络”与“传统”融合
网络文学已经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其表现形式和特征逐渐为大家所熟悉并被接受,在时代变革的大前提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传播方式与审美趣味诸多方面出现了差异;文化消费与互联网经济等新的因素进入文学视域,也是毋庸讳言乃至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研究网络文学的特质,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不仅是网络文学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对其本质的一种尊重。自古以来,历代文学都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独立存在,文学反映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展示民族文化风采和国家意志,是不同文学形式组成的合唱。20世纪末,网络文学应时代之运而生,加入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大家庭,对于这一新生的文学样式,我们应充分考虑经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立足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并且从新媒体创作的商业化实际出发,逐步建立一套符合网络文学创作规律的评判标准和价值体系。
事实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各具优势,各有局限。所以,在新时代,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必将是大势所趋,某种意义上也符合这个时代的文学发展规律。在内容和创作手法上,两者可以相互借鉴,互相学习。在传播渠道上,更多的传统作家可以利用网络文学的平台去传播自己的作品,网络文学作家可以出版自己的实体书,可以产生更多的跨界作者,甚至培育出更具兼容性的文学新形态。
众所周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成果的创造性转化,让文化内容产生更大的价值,释放更多的社会效益。近两年,IP衍生和转化是一个热门话题,已经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成功的案例并为人们津津乐道,网络文学IP视频化和游戏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欢乐颂》《风筝》为代表的网络文学作品衍生影视剧大获成功。无论从市场角度,还是从行业管理角度,都会给网络文学IP转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鼓励更多的转化发生并开花结果。让更多的剧集、网络大电影、院线电影、游戏、漫画、动漫以及奇特文艺形式脱胎于网络文学。同时这种衍生和转化也是双向的,这样形成一个以网络文学为源头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文艺生态,并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二、把握时代主旋律,坚持社会效益与市场反响双赢
自上世纪90年代末网络文学兴起之后,由于平台的开放性,文学创作发表和评价机制开始转换,具体表现为: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影响读者,以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吸引社会大众。相应的,文学的审美尺度也开始变换:以大众审美为基础,强调读写平等互动;以文化消费为主导,强调传播力与社会效应。与上述密不可分的是文本形式和表现方式,其创新形态适应了不同层次读者和用户的需求,大致可以描述为:以类型化为基本标志,向影视、游戏和动漫等不同领域推进;以读写互动为基础模式,探索文学写作的商业化路径。简而言之,网络文学的迅速崛起使当下文学出现了丰富、多元、混杂的局面,还因其广泛地呈现社会生活内容,以及多渠道和便利的传播手段,有效拓宽了文学边界,并产生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可能。
业界对网络文学一直存在这样的疑问:商业化的文学有可能产生精品吗?这的确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应该加以认真研究,仔细分析。为此,我们必须注意到,网络文学的商业化发展是否构成对自身文学性的伤害,不同创作形态作家之间能否形成价值认同区域,而这正是我们衡量网络文学能否发挥正能量的重要标志。应该说,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要从艺术形式去衡量,更应该从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去考量,是传递正面积极的价值观,还是传递负面消极的思想情绪和低俗、庸俗的格调,这是网络文学新时代更加值得关注的问题。《战狼2》《南方有乔木》《花千骨》等作品不仅叫好而且叫座,说明社会效益与市场反响在网络文学领域可以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于网络文学社会效益的评价,将成为有关主管部门以及广大受众衡量网络文学作品和网站平台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社会效益除了对于内容导向与格调的关联外,还会涉及网络文学企业管理方面的规范性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的正规化。所以,只注重作品的市场化和经济效益,而忽略其社会效益,在今后是行不通的。一个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行业自律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新的作家培育、成长机制。这一点恰恰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有所呼应,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三、植根中国特色,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每时每刻也在发生变化。文学创作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从根本上提升文学的原创力。创造和创新从来就是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网络文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立足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而成功的网络文学作品,则是立足时代、立足现实、扎根人民,写出日新月异的中国变化和中国气派。文学的活力和命脉在于创新,而文学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于紧跟时代精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中国特色就是我们当前这个时代的精神。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繁荣。中国网络文学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结出的丰硕文化成果之一。改革开放造就了庞大的网络作者和网民读者队伍,激发了国人的文化原创力,孕育和发展了文化产业,营造了良好的网络文学生态,推进了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在中国网络文学高速发展的20年间,日渐规范的网络文学不仅变革了书写和阅读方式,还成为影视、动漫、游戏改编的丰富文本源头,打动并影响了一代代读者受众,交织形成巨大蓬勃的文化市场。近年来《大江东去》《大国重工》《翻译官》等一批现实题材作品的崛起,证明网络文学完全有能力担当起记载当代中国伟大进程的历史使命。
对于网络文学,最要紧的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发展之路,感知新时代,把握新时代,反映新时代,创造新时代,不断推出网络文学精品力作,经典之作、口碑之作、传世之作。网络文学创作类型丰富、涉猎题材广泛,这本身是一个优势,但自身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趋势,具体体现在幻想类作品数量庞大,现实类作品占比较小,这对网络文学的整体发展十分不利。我们提倡网络作家关注社会现实,投身改革大潮,致力复兴伟业,以高昂的姿态拥抱现实、讴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以饱满的热情书写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创作出富有浓厚时代气息,充分展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不负这个伟大时代对我们的期待与重托。同时,网络文学还应在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做到洋为中用、融会贯通,为中国文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我国文学事业更大发展。以文学的名义,从网络中来,到现实中去,网络文学的涅槃是时代给网络作家创造的机遇,也是文学本身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