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鄂尔多斯长调民歌保护与传承

2018-03-08额尔毕黑

文化产业 2018年19期
关键词:长调鄂尔多斯民歌

◎额尔毕黑

(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10)

一、鄂尔多斯长调民歌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蒙古族长调民歌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地区的不同风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又受到诸如战争、部落迁徒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等因素的影响,其音乐风格也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鄂尔多斯长调民歌传承了匈奴歌曲的原生态音乐形式、蒙古宫廷音乐的演唱风格,又融入了牧民日常生活的质朴元素,传唱至今。鄂尔多斯高原是蒙古的“礼乐之邦”,著名的“八白帐”便设在这里。因此,蒙古民族的古老文化、礼俗和音乐,在鄂尔多斯蒙古人中保存得比较完整。鄂尔多斯长调民歌在整个蒙古族民间音乐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色彩区。

二、鄂尔多斯长调民歌分布情况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1]。

鄂尔多斯蒙古长调民歌,主要流传于鄂尔多斯市范围内的七个旗两个区,还有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阿拉善草原及青海、新疆等地;同时还分布在蒙古国[2]。

三、鄂尔多斯长调民歌主要特征

鄂尔多斯长调民歌,区别于国内其它地区的长调,在特定的地理生产、生存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独特的演唱形式和技巧方法。鄂尔多斯长调民歌既吸收了蒙古族音乐形式上的音调高亢、音域宽广、容量大、幅度长的特点,富有增强情感色彩外,还创造了灵活多样的表现风格,歌腔舒展、节奏自由、大起大落,在三个八度之间自由穿插,曲调优美舒畅、旋律多做波浪式重点突显。以鄂尔多斯地区巍峨山峰曲线以及富饶辽阔的大草原壮美风景为主题,同时在演唱技巧上形成了一整套完整体系。鄂尔多斯长调民歌旋律跌宕起伏,节奏舒缓鲜明,并且旋律中经常出现四度、七度音程的跳进,调式方面以羽调式居多,属于稳定的调式。

四、鄂尔多斯长调民歌存续状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鄂尔多斯长调民歌形式,在流行音乐和文化多元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出现了濒临灭绝的状况。

为了抢救记录面临濒危的歌曲,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相继收集、整理并先后出版了《鄂尔多斯民歌经典》《鄂尔多斯民歌集成》(上、中、下三册)《鄂尔多斯民歌精粹》(上、下册)《鄂尔多斯长调民歌》《鄂尔多斯民歌集》等几部鄂尔多斯民歌著作,收集了3000余首鄂尔多斯民歌,其中长调民歌463首(需要说明,几部著作中有重复的)。据统计,鄂尔多斯地区流传的的长调民歌大概有100余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唱到的不足70首。鄂尔多斯高原地域辽阔、人口稀少,蒙古族传统文化几乎到了消亡的边缘。因此,鄂尔多斯长调民歌这种古老神秘的民歌种类,需要我们进一步收集、整理并研究,加大对其的抢救力度和保护力度。

五、鄂尔多斯长调的研究价值

鄂尔多斯蒙古长调民歌,与鄂尔多斯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经济、历史、地理、生存环境密不可分,真实地反映着鄂尔多斯蒙古民族的社会历史以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其重要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无论是今天还是将来,鄂尔多斯长调民歌都是鄂尔多斯蒙古民族生存方式的重要标志性展现,也是构建各民族和谐共处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手段。

六、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加强文化政策保护力度

城市化、商业化,对于鄂尔多斯长调民歌来讲是一种生存空间上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出台,对于鄂尔多斯长调民歌来讲是革命性的抢救措施。从当地政府的角度,要认真贯彻牢牢把握“保护第一,抢救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积极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对于濒危的民歌艺术实施抢救性措施。应由政府出资、出台政策,对鄂尔多斯长调设立专项资金,定期开展传习活动,下乡收集、整理鄂尔多斯民歌,调动起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同时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培养和提升群众的自觉意识,激发广大鄂尔多斯群众参与到保护、传承、发展鄂尔多斯长调民歌的工作中,如利用各种节庆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歌演出,利用各种网络媒体宣传鄂尔多斯长调民歌。

(二)加强民间文艺团体间的交流

民间文艺团体作为民歌艺术的传承者,在民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鄂尔多斯长调民歌与各民间文艺团体的合作与交流,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传播,还可以把鄂尔多斯长调民歌作为鄂尔多斯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从文化体系的高度方面提升长调民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民间文艺团体应积极搜集整理鄂尔多斯长调民歌相关的资料,重视老团队与年轻团队之间的情感、艺术和技能上的交流,为鄂尔多斯长调民歌抢救与保护助力。

(三)保护鄂尔多斯长调民歌传承人

据笔者了解,鄂尔多斯长调民歌2017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申报了一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在民间,除了六七十岁的老人会唱鄂尔多斯长调民歌以外,年轻人很少有人会唱。只有对鄂尔多斯长调民歌抢救挖掘才能让鄂尔多斯长调民歌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传承人是鄂尔多斯长调民歌的重要传递者,应将保护传承人工作放在首位;不仅要保护老一辈传承人,也要以老带新、培养下一批新的传承人,让民歌以最原生态的方式传承。

(四)鄂尔多斯长调民歌进入学校课堂

鄂尔多斯长调民歌,是鄂尔多斯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补给和文化馈赠。只有亲身体验鄂尔多斯长调民歌文化、了解和探寻鄂尔多斯长调民歌文化,才能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鄂尔多斯长调民歌要发扬光大,就必须借助教育的桥梁将民歌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中,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学习、研究、传播鄂尔多斯长调民歌。

七、结语

鄂尔多斯长调民歌是一种口传身授的民间艺术,因地域的不同和演唱者的差异,形成了鄂尔多斯各旗区的不同的。近几年以来,随着一些鄂尔多斯长调演唱者相继离世和长调民歌的原生态文化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独特的演唱方式和方法面临失传。能唱鄂尔多斯长调民歌的不足200人,只有极少数老人、专门研究人员对长调民歌略知一二。此外,缺乏全面深入的鄂尔多斯长调民歌理论、演唱技巧和课堂教学方面的教材和理论研讨,从事鄂尔多斯长调民歌艺术研究的理论人才越来越少。对此,应尽快建立鄂尔多斯长调民歌专业研究机构,并设立专门的院校,加紧培养相关人才,让鄂尔多斯长调民歌艺术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长调鄂尔多斯民歌
草原的长调
地理盲
草原长调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长调
长调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锐意改革 打造健康鄂尔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