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龙俐米文化的传承研究
2018-03-08李海英
◎李海英
(云南省临沧市文化馆 云南 临沧 677000)
一、引言
乌木龙俐米人能歌善歌,打歌是俐米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乌木龙俐米人打歌时以吹芦笙、吹竹子笛、吹唢呐和弹奏三弦者为先,男女老少紧跟于后踏歌而舞,边跳边唱,带有明显的民族打歌特征[1]。
二、乌木龙俐米人打歌的类型
(一)乌木龙俐米青年人的打歌
俐米青年男女都非常喜欢以及爱好打歌,并且非常善于唱山歌、对调子。他们喜欢用情歌的方式,表达对彼此的爱慕与思念之情。俐米人打歌的歌词一般都是七个字,与其它民族的打歌的歌词大同小异。调子脱口而出,问答内容必须相符,调子必须上下一致。如:
想你想你真想你,请个画匠来画你;把你画在枕头上,白天想你夜靠你。
花无绿叶不好看,哥无小妹不好玩,怪碌碌呢怪懒在,阿妹一起打歌来。
阿妹阿妹打歌去,阿妹阿妹打歌来;打歌去呀打歌来,仄愣仄愣转回来。
哥唱只歌把妹逗,看妹抬头不抬头;马不抬头想吃草,妹不抬头爱风流,
妹不抬头爱风流!……我跟小妹配成双,每顿吃饭我先尝,
吃个鸡蛋留个黄,吃个蚂蚱留条腿,吃个蚂蚱留条腿!……
想你想你真想你,请个画匠来画你,把你画在枕头上,又靠枕头来靠你!
想你想你真想你,白日想你冲瞌睡,晚上想你睡不着!……
如果中途要换内容,从歌调对子中变换出来,如:
仄楞仄楞翻过去,仄楞仄楞翻过来;哪里有酒哪里醉,哪里有床哪里睡!
俐米青年男女打歌时吹芦笙、竹子笛、唢呐,弹奏三弦,对的歌调从头到尾都是激情的、欢快的。在打歌的过程中,他们的步伐、歌调等都比较协调一致。另外,他们常常会通宵达旦打歌,因为他们在打歌对调上谁也不会服输,所以整个打歌场景如同莺歌燕舞一般,富有诗情画意。
(二)乌木龙俐米青年人的喜事打歌
乌木龙俐米人的喜事打歌是指农村婚嫁、祝寿、盖房竖柱、棺木制成等场合以及火把节等重大节日期间举行的打歌。乌木龙俐米人的喜事打歌与丧事打歌的方式、内容完全不同。乌木龙俐米人的喜事打歌,一般由主人事先邀请一名能干的“歌郎头”来组织、协调打歌场上的男女对唱活动,将该活动进行到底并维持到天亮。喜歌的歌词词一般都是七个字,内容必须一致,调子必须上下相符。如:
来打歌呀来打歌,打起尘灰做得药,打歌就是团团转,一个跟着一走哟。
在乌木龙俐米人打歌的人群里,有的人为了取悦大伙与观众,经常会出现一些歌词不要求别人回应,只是打歌时出现停顿或无对歌现象时才会有,如:
不会打歌学打歌,不会打歌踏人脚!穿衣不怕衣裳烂,爱笑不怕牙齿稀!
对歌时如有出现停顿,就会有这样的调子希望对歌一直持续下去:
打歌来来打歌来,打歌不要歌声断,唱戏不要戏落台!
如果此时还是没有人回应,又会有这样的调子督促所有对歌人开始对歌,直到新的对歌开始:
来来来来打歌来,三个石头搭个灶,你添水来我加柴!……
打歌来来打歌来,朝获主人大发财,金银财宝滚进去,口舌是非滚出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当前的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给乌木龙俐米人的生产、生活等方面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发自内心地用歌声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热爱,抒发了对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感恩之情。如:
天上星星亮又亮,书记恩情永不忘,扶贫攻坚心里暖,又有吃来又有穿!
天地诗心习近平,扶贫攻坚得人心,我们目前三保障,感谢党和习近平!
扶贫攻坚真是好,俐米家庭得三保,儿女读书有保证,开心别墅已建成,
如果没有共产党,我们缺吃又缺穿,党的政策就是好,天天感激挂包办!
乌木龙俐米人的喜事打歌所要表达的目的往往是在表达喜悦,歌词大多数都是出自比较有威望的歌手,歌声欢迎嘉宾贵人、亲戚朋友、远亲近邻,同时祝愿俐米人繁衍生息。
(三)乌木龙俐米人的丧事打歌
丧事打歌是指丧葬场合的打歌,是只有年过花甲的人才能打的歌。无寿丧身者,一般不举行打歌。丧事打歌,舞蹈形式不变,唯唱词不同。唱词主要是对亡灵的哀悼,对亡者家属的安慰,希望者亡家属化悲消愁等言语。亡人年事越高,打歌越热闹[2]。丧事打歌的目的一是希望活着的人得到安慰,让逝者得到安息。二是感谢逝者的养育之恩,让活着的人能平安生存,因此,对的歌调都是极度悲伤的,绝不会出现高兴、快乐之表情。如:
芦笙吹起歌声起,大家一起来打歌,主人不要悲伤过,只是家中缺一角。
悲伤心情要放下,逝者升天到天堂,极乐世界享福去,打起精神挺腰杆!
老人只是奔仙去,极乐世界去享乐,极乐世界去享乐!老人享乐奔仙去
我的泪水湿衣裳,你的恩情比天大,你的恩情比海深。打歌来来打歌来,
主人不要太悲哀,老人只是享乐去,极乐世界门已开!
(四)山会庙会打歌
山会,俐米人称“朝山”。山会一般在春天举行,以朝贺为主。这种山会,会期因山而异,长短不一。特别有名的大山,人数可达万众之余。届时赴会者从四面八方云集一处,一时间能使空谷喧腾。在这里,除了买卖各种商品和烧香拜佛外,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打歌。这种打歌每年有专人组织,多在白天进行[3]。同时在一座山上,一个场子不够用,可分三四个场子进行,最热闹的场子中吹芦笙、笛子者不下30人,参加打歌者数百人或千人,围观者不计其数,里里外外,层层环绕。舞蹈脚步声、歌唱声、吼叫声、乐器声响成一片。这种场合,既是歌场又是情场。每到此时年轻男女就把这里作为对调子、唱情歌、谈情说爱、寻伴觅偶的最好场所。谁都不会放弃这种极好的机会,直到日落尽兴方散。这种活动有一天结束的,也有连续进行两三天的。庙会主要是与会者须到特定的庙宇中烧香拜佛,求神祷告,焚纸化烛,敬酒献饭,而后自己野餐一顿,才进行打歌。
三、结语
乌木龙俐米人的打歌是乌木龙俐米人的历史文化、生活、娱乐的传承,乌木龙俐米人的打歌具有较高的研究、保留和推广价值。一言以蔽之,真正的乌木龙俐米人打歌是属于乌木龙俐米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