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实施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预防

2018-03-08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危重营养液电解质

于 芬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急诊科,北京 102206

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相对于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其临床优越性明显,能更好的保护患者胃肠道功能[1],维持机体营养水平,减少治疗并发症,作为危重病患者营养供应的主要推荐方式而被临床广泛重视。尤其对于呼吸系统疾病需要行机械通气者[2],因其病情重,机体严重应激状态,能量物质消耗量大,此时将出现一系列的营养代谢异常[3],最终因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失调,进而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类物质的代谢异常[4]。研究证实,早期有效的胃肠内营养支持,在减少负担平衡,提高营养支持效率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对于危重患者而言[5],可有效的维持机体重要脏器结构与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恢复。但实施胃肠内营养亦有一定并发症,如腹胀腹痛、肺部感染、恶心呕吐、血糖水平异常及电解质紊乱,需引起临床重视,此时良好的护理干预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则主要探讨危重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期间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肺功能、血气分析等确诊,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取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慢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或功能衰竭、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预计生存时间24h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等。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0~80岁,平均(60.6±1.0)岁,呼吸衰竭原因:肺部感染者23例,呼吸道梗阻者10例、心源性原因者7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及以下者32例,Ⅲ级者8例,出现呼吸衰竭时间:2h~12h,平均(6.8±0.3)h;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0~80岁,平均(60.5±1.0)岁,呼吸衰竭原因:肺部感染者24例,呼吸道梗阻者9例、心源性原因者7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及以下者33例,Ⅲ级者7例,出现呼吸衰竭时间:2 ~ 12h,平均(6.7±0.3)h,两组性别、年龄、呼吸衰竭时间、致病原因、发病时心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后均实施抗菌药物治疗、呼吸机辅助通气、止咳化痰治疗、维持酸碱和水电解质稳定、加强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本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1.3 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健康教育,首先针对实施肠内营养液的输注时间上,做到严格控制,建议每间隔2h对肠内营养管进行负压抽吸1次,一旦可回抽可见营养液100mL及以上者,则应暂缓或减少甚至停止营养液的再次输入,并将患者床头适当抬高30°,同时做好患者呼吸道护理,勤吸痰,注意动作轻柔,控制单次吸痰时间在15s以内,避免反流误吸发生。同时做好管道通畅性护理,避免其堵塞,注意在配置营养液时充分摇匀,在输注过程中加强病情观察,且在给药前后和输注营养液前后使用温开水冲管,确保胃管内无残留营养液。在进行胃肠内营养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胃液颜色与量、大便颜色与量的变化。有条件时使用静脉电脑输注泵进行定量营养液输入,注意严格控制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并做好血糖及电解质的监测,及时调节胰岛素用量及外源性电解质的补充。结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更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主要以医师医嘱为原则进行操作,一旦出现并发症,及时汇报医师进行处理。

1.4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后两组热量摄取情况、干预后两组血清蛋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两组出现的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

1.5 评定标准

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白蛋白均通过测定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实施[6],成人正常值分别为:2.20~4.00g/L, 280 ~ 360g/L和35~50g/L;热量摄入根据每日饮食,结合食物热量表计算[7];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主要统计,腹胀腹痛、肺部感染、恶心呕吐、血糖水平异常(高血糖、低血糖)及电解质紊乱(钠离子水平、钾离子水平、钙离子水平异常)。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后两组热量摄取情况、蛋白质代谢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热量摄入量、蛋白摄入和尿素氮生存率分别为(149.6±3.3)kJ/(kg·d),( 0.96±0.12)g/(kg·d)和(15.10±0.12)g/d,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后机体热量摄入情况、蛋白质代谢情况比较(x ± s)

2.2 干预后两组血清蛋白相关指标变化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和总蛋白 水分 别 为(1.98±0.06)g/L,(0.26±0.01)g/L,(38.90±0.12)g/L 和(69.50±0.09)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出现的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出现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如腹胀腹痛、肺部感染、恶心呕吐、血糖水平异常及电解质紊乱例数分别为1例(2.5%),1例(2.5%),1例(2.5%),1例(2.5%)和2例(2.5%),对照组例数分别为 9(22.5%),9(22.5%),10(25.0%),10(25.0%)和10(25.0%),观察组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出现的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比较[n(%)]

表2 干预后两组血清蛋白相关指标变化比较(x ± s,g/L)

3 讨论

危重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期间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是目前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8],但因急性呼吸衰竭时患者多合并有意识丧失、自主能力减退、吞咽能力受抑制等[9],而容易出现胃肠内营养给予营养液时相关并发症。但早期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对于减少患者机体蛋白质消耗,提高营养物质供应效率,维持重要器官功能正常方面有重要意义[10]。故综合利弊考虑,针对危重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期仍建议以胃肠内营养治疗为主,此时注意加强患者相关护理十分重要[11]。考虑到危重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期间多处于炎症的应激状态,合并有代谢功能的炎症紊乱,进行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护理,对于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为护理的首要任务[12]。

本研究观察组针对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者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注重其并发症早期发现与预防的护理干预,相对于常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热量摄入量、蛋白摄入和尿素氮生存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证实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同时干预后两组血清蛋白相关指标变化比较发现,干预后观察组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可较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清铁相关指标数据,从而减少营养不良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最后针对两组出现的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比较发现,观察组出现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如腹胀腹痛、肺部感染、恶心呕吐、血糖水平异常及电解质紊乱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对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者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尤其是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相关预见性护理,对于减少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积极的预防价值。

本研究观察组首选通过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对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有主观认可,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告知患者,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13],一旦出现可疑表现,及时进行干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减少其严重程度[14]。同时在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时,严格控制输注时间,间隔2h对肠内营养管进行负压抽吸,一旦可回抽可见营养液100mL及以上者,及时处理[15]。加强管道通畅护理,避免堵塞等措施,则对提高肠内营养治疗有效性起到重要影响[16]。使用静脉电脑输注泵定量输入,则可更好的控制血糖及电解质稳定[17]。结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更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18]。

综上所述,针对危重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期间肠内营养并发症,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肠内营养支持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1] 仲桂英,李源化,马丽萍,等.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支持对危重症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治疗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11):1612-1615.

[2] 何云.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J].医疗装备,2017,30(8):161.

[3] 苏真娇,魏霞,潘瑞华.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6):34-35.

[4] 柯桂美,李小燕,匡小莉.合理控制湿化罐湿化液速度在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7,25(28):3489-3491

[5] 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广西医学,2014,36(12):1838-1840.

[6] 王志英.高龄老年肾移植术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 [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15(11):233-234

[7] 刘冰冰,曾子,申靓亮,等.容量目标通气用于早产儿机械通气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17,10(23):2861-2867.

[8] 吴春萍.全程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6):42-44.

[9] 宫兵兵,唐亚男,刘桂霞.集束化护理在降低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2):2079-2080.

[10] 林剑.ICU妊娠期及产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15(11):415-416

[11] 李小波.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 [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15(3):434-436

[12] 乌青青.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13(3):437-439.

[13] 肖素文.两种不同鼻饲管行肠内营养发生并发症的比较及护理 [J]. 现代临床护理,2010,9(11):20-22.

[14] 李媛英,叶剑琴,于洁芹,等.医疗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在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误吸并发症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7,(28):3546-3548

[15] 叶燕霞,陈玉英,钱文芳,等.154例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4,6(02):100-102.

[16] 朱海琪,许小青.循证护理在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3):1802-1803.

[17] 林意,李凤,杨伟丽.个体化饮食护理计划在降低喉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作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5):40-42.

[18] 李彬.整体护理在预防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价值 [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150-151.

猜你喜欢

危重营养液电解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NASICON型微晶玻璃电解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不同营养液对香榧幼苗生长的影响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