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幼儿园
2018-03-07黄蓉蓉
黄蓉蓉
我园每周五都有全园打通游戏,孩子们自豪地说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走遍了,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地方。教师听了就问:“那你们知道我们幼儿园几岁了吗?”这个问题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在调查幼儿园有几岁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发现他们不知道的幼儿园的“秘密”,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
●我们的幼儿园
我们幼儿园到底有几岁了?孩子们商量后打算分头去寻找答案。可可说回去问爷爷,南南说去网上搜索……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答案:幼儿园已经66岁了,是从西湖边搬到现在这个地方的,有很多小伙伴的爸爸妈妈就是从这个幼儿园毕业的……听着幼儿园的历史故事,孩子们有些激动:“哇,我们幼儿园这么老了啊!”“我们的活动室是不是我妈妈上幼儿园时候的活动室呀?”“我们幼儿园好厉害!”这时,南南提出了疑问:“网上说我们幼儿园是特级幼儿园。什么叫特级幼儿园呢?”“就是很特别的幼儿园。”“特别好看的。”“特别好玩的。”……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教师继续追问:“那你觉得我们幼儿园有哪些‘特别呢?”孩子们又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有拓展区游戏,有的说有山坡,有的说房子造在山坡上……教师肯定了孩子们的说法,建议他们画出来。这一下孩子们有点犯难了,觉得无从下笔。于是,他们决定认真地“逛逛”熟悉的幼儿园,对幼儿园的“特别之处”进行一次“再认识”。
当孩子们穿过大二班的活动室来到草地上时,有两个孩子争论了起来。一个说:“我认为大二班是在一楼的,因为他们打开门就可以到草地上来了。”另一个说:“我认为大二班应该是在二楼,你看中一班在一楼,而大二班比中一班高一层!”“如果是二楼的话,下楼梯应该是一楼才对,怎么可能是草地呢?”“那如果是一楼的话,不是应该和中一班在同一层吗?为什么它们比中一班高一层呢?”两个孩子为“大二班到底是在一楼还是二楼”的问题相持不下,其他孩子也无法确定。教师肯定了他们的思考,同时带他们来到坡地滑梯边,观察利用地势落差依次安放的轮胎,帮助孩子们理解依山而建的方法,告诉他们这样的设计叫作错层式。发现了这个特别的秘密,孩子们无比兴奋。
“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你们知道了我们幼儿园有很多特别的地方。那么,你们最喜欢幼儿园的什么地方呢?”教师问道。“幼儿园是错层式的,真有趣!”“幼儿园每个活动室都有自己的阳台,真好!”“幼儿园像城堡一样。”……对于孩子们发现的那么多特别之处,教师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建议他们做小导游带着爸爸妈妈再去逛一逛幼儿园,把自己认为最特别的地方用手机记录下来。他们有的站在室外的某一角落从下往上拍幼儿园的一角,有的爬到大型玩具的滑筒内拍一棵小草,有的站在主楼对面的小阁楼上从远处拍像城墙一样的幼儿园主楼的正立面……这天晚上,教师和家长们约定,请他们在与孩子交流后上传一张孩子最满意的照片,并请孩子说明理由。在翻看、选择照片的过程中,孩子们回忆场景,组织语言,这是一个有趣而富有挑战的过程,深化了孩子对自己幼儿园的认知,巩固了有关经验。次日,他们来到班里看到屏幕上已经在滚动播放自己拍的照片,立马开心地交流起来:“每个班都有一个小院子,我最喜欢了。”“错层的结构最特别,它让我们每个班都能晒到太阳。”“楼梯特别有趣,那么矮。”“楼梯弯来弯去像迷宫,但是只要记住每个走廊的尽头是活动室,就不会迷路了。”
孩子们带着问题和任务重新走进幼儿园,逛一逛、拍一拍、画一画,用和以往不同的眼光审视每一个熟悉的角落,不断获得新的发现,他们感觉幼儿园越来越好玩了。
●别人的幼儿园
童童这几天成了班里的中心人物,因为她刚从其他幼儿园转学过来。童童讲述了她之前幼儿园里那些好玩的东西,激起了小伙伴们的好奇心。原来童童的幼儿园也很好玩。看着大家这么感兴趣,教师就和孩子们一起设置了“童童原来的幼儿园”这一区域,大家根据童童的描述,用模型和替代物摆出了幼儿园的样子。还有一些孩子说自己的好朋友生活在外地,可以请他们将自己幼儿园里最喜欢的地方拍成照片传过来。在分享中,孩子们发现其他幼儿园里也有许多好玩的东西,比如,有四方形的跷跷板,有和树连在一起的木头房子,还有可以直接从三楼活动室滑到一楼大厅的滑梯等,孩子们心动不已。教师趁势利用集体活动进一步拓展孩子们对幼儿园建筑的色彩、造型、结构等各方面的认知。
教师首先呈现了一些外形特征明显的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欣赏,如彩虹幼儿园、长颈鹿幼儿园、钢琴幼儿园等,并在区域中展示了收集到的幼儿园图片,以支持孩子们欣赏。接着,教师引导孩子们一起欣赏了一些游戏材料丰富的幼儿园。另外,教师还引导孩子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国外的幼儿园,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德国的森林幼儿园、农场幼儿园以及日本的藤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讨论幼儿园的结构、布局,猜想那里的小朋友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對森林幼儿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向往穿上雨衣去森林里玩。于是,他们请求教师找一个雨天,带他们去幼儿园的大树下假装在森林里玩,教师答应了。
孩子们欢呼着,教师趁机问:“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呢?”可可说:“可以看天气预报呀。”教师继续问:“下雨天出去玩,你们打算用什么防雨?”丁丁说用雨伞,童童反对:“撑着雨伞不方便,没法玩。”“那就穿雨衣雨鞋。”丁丁补充道。豆豆说:“我们还可以带上毛巾,被雨淋湿时可以用它擦干。”教师继续追问:“你们打算玩什么?要做些什么准备?”诺诺说:“我想爬树,我要把梯子扛过去。”依依说:“我想荡秋千,我要准备绳子。”“我想在地上挖洞。”“我想玩烧饭。”“我就是想去淋淋雨。”……热烈讨论之后,大家自由结伴,根据讨论的内容认真制作了计划书。孩子们根据计划书回家与父母一起准备木条、榔头、钉子等他们认为需要的工具和材料。一切安排就绪,只等雨天。
终于有一天,天遂人愿。孩子们早早地来到幼儿园,换上雨衣雨鞋冲进雨中。他们张开手臂在原地旋转;用雨鞋噼噼啪啪地踩泥浆水;从滑梯上滑下来并尽可能不弄湿裤子;蹬着梯子想要爬到树上去,却发现自己有点害怕;用铲子挖烂泥,看能不能挖到蚯蚓或蚂蚁……还有人开心地唱起歌来:“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朋友多。能爬树来能挖坑,大家一起真快乐!”
正唱得起劲,不知道谁说了一句:“我们来开个庆祝会吧!”这一建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孩子们快速围拢来讨论怎样庆祝。他们设想分成场景布置和糕点制作两个组。倩倩说:“庆祝会上有彩旗才热闹,我去刘老师(总务)那里借。”依依说:“挂彩旗需要绳子,我刚好拿来了。等一下你们帮我一起拉绳子。”壮壮说:“糕点做好了需要放在大点的桌子上,小木屋那里有木头桌子,我和力力去把它抬过来。”琴琴说:“我们几个来做糕点吧,这里有很多松针可以用。不过,我们需要几个大一点的碗。”“战壕那里有碗,我去找。”菲菲接话……大家开始各忙各的。依依看起来有些苦恼,因为他们几个人试了好几次都没法将绳子绑到树上。一开始是大家不会打结,好不容易把两棵树上的结打好了,却发现绳子中间拖到地上了,原来两头打结的小伙伴只顾着完成自己的工作,忽略了绳子的状态。“你们可以试着先拉紧绳子,再在树上绕几圈后打结,看看是否可行。”依依他们几个根据教师的建议重新绑绳子,为了把繩子绑得高一些,他们还用上了梯子。踩在梯子上的人努力在两棵树之间拉直绳子,树下的伙伴帮忙绕圈,绕好后再交给梯子上的人固定位置,如此绕好三圈后再打结,绳子果然不再垂下来了。为了保证绳子不从树干上滑下来,依依还学着边上攀爬网的样子,在打结的缝隙里塞了几根木棍,这样绳子撑得更紧了。绳子拉好,他们刚想在绳子上挂彩旗,却又发现绳子已经升高,挂彩旗变得非常困难。倩倩懊恼地说:“刚才应该先把彩旗挂到绳子上,再拉绳子的。”是把绳子放下来挂彩旗还是踩着梯子挂彩旗呢?他们觉得后者更省时省力。
雨继续下着,孩子们的热情丝毫不减。那些准备糕点的孩子把收集来的松针放在碗里塞紧,然后倒扣在其他的大树叶上,做出了许多“蛋糕”,摆满了桌子。有的孩子做了“汤”,有的孩子找来树枝当蜡烛,有的孩子跑回活动室提来了小音箱,还细心地给小音箱套上了塑料袋……他们听着音乐,欣赏着自己完成的美景,享受着“美食”,庆祝自己来到了喜爱的“森林幼儿园”。
●理想中的幼儿园
雨中的“森林幼儿园”体验结束后,孩子们十分期待自己的幼儿园也能像森林幼儿园那样没有固定的活动室,小朋友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可以自己找好玩的地方睡觉,也可以自己找木头造房子来住……看着他们无比向往的神情,教师给出建议:“既然那么喜欢特别的有趣的幼儿园,要不你们自己来设计一个理想中的幼儿园吧!你所喜欢的东西都可以设计进去。”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动手了。有的孩子独自设计,有的则与几个好朋友组成小组商量着设计。他们选用的材料各不相同,独自设计的大多是在卡纸上画出平面设计稿,小组设计的则大多用现成的作品、用具以及低结构材料来构建。有一个小组的设计是这样的:用长方形的底板圈定幼儿园的范围,将原来自己幼儿园操场上的交通游戏地域扩大为能环绕整个幼儿园的道路设计,并做上了各类交通标识。他们将彩色纸盒开几个口子做房子,用卷筒纸的内芯做可以从屋顶滑到地面的滑梯,把自己原有美术作品中的房子、树、小动物形象等剪下来放到合适的地方……这个区域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因为孩子们会不断萌生新的创意。
孩子们很快画好了自己的平面设计稿,有大树幼儿园、大货车幼儿园、机器人幼儿园、彩虹幼儿园、城堡幼儿园等。朗朗设计的是大树幼儿园,大树幼儿园里没有房子,小朋友们生活在大树上。树与树之间有连接的绳索,可以从一棵大树滑到另一棵大树,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大家都可以找个树洞去睡觉。鸣鸣设计的是大货车幼儿园,每个班级就是一辆大货车,车顶上有一个滑梯通道可以让小朋友直接滑到地面。
一个偶然的机会给了孩子们新的挑战。鸣鸣生日那天带来了生日贺卡,当他翻开贺卡时,贺卡上的一片“树林”站立了起来,围观的孩子们十分希望自己设计的幼儿园也能这样一打开就立起来,那一定会更有趣。于是,几个人自然而然地合作探究起来:这个“立起来”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贺卡合上时是平平的,为什么打开后里面的树林突然就立起来了呢?孩子们拿着鸣鸣的贺卡翻来覆去地看,都快翻破了也没想明白其中的奥秘。教师意识到这是一个难点,孩子们需要支持,于是建议道:“要不,你们先画一样简单的东西来试试看吧。也许试着试着,你们就找到办法了呢!”孩子们听从教师的建议,先画了一棵树,将一张纸对折,再把树夹在对折过的纸中间,将对折的纸反复地打开、合上,再打开、再合上。于是,他们发现要让树立起来,首先树和下面那张纸要有一个连接点,这个点肯定要选在树的最底端,要不然纸打开后树会变矮。底面的纸上的连接点也要选好,这个点决定树站在什么位置。有了这个开头,接下来他们需要找到在打开上面的纸时能拉动树立起来的方法。他们想到了粘一根线或粘一段纸片,还考虑了这根线(或纸片)的长度应该多少才最合适。经过反复尝试,他们发现如果线(或纸片)太短,上面的纸摊平后这棵树就会往后倒;如果线(或纸片)太长,那么纸摊平后,这棵树就会往前倾,像没有站直一样。所以,如果上下两张纸摊平,这棵树刚好能够直立,那么此时线(或纸片)的长度最为适宜。细心的孩子还发现线(或纸片)粘在纸上的位置发生变化也会影响树的直立,所以在粘的时候必须做好记号,不能移动位置。
孩子们做好第一棵可以直立起来的树后,信心倍增,小心翼翼地开始了将自己的设计稿变成“立体书”的实践。他们还真的琢磨出了更复杂的粘合设计。比如,边缘线要剪出来才好看;如果设计的幼儿园很大,就在中间折一下,左边的粘在下面的纸上,右边的粘在上面的纸上,这样打开时左边就不会有空白了;树可以做成镂空的,这样看起来不死板;做一些小朋友和小动物放进去,这样会更有趣。
当孩子们终于完成后期制作,自豪地翻开立体书,向伙伴们介绍自己理想中的幼儿园,接受大家的赞美和鼓励时,那份自信和满足溢于言表。
●我想给幼儿园留下点什么
在孩子们对幼儿园的持续关注、体验和探究中,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他们也即将毕业了。有一天,大三班坤坤爸爸给幼儿园送来了六棵樱桃树,他说:“感谢幼儿园老师三年来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种下这些樱桃树,是希望它们代替小朋友陪伴在老师身边,和小朋友们一样努力长大。”“我们也想给幼儿园留下点东西,可是留下什么好呢?”甜甜看着樱桃树自言自语。没想到和甜甜想法一样的小朋友很多,忠忠说:“我想在幼儿园留下一样很大的东西,老师们一看到就会想起我们。”丽丽表示可以做一些幼儿园没有的玩具留给弟弟妹妹们玩……大家讨论了很多天,也没个结果。这天午饭后,几个人在图书角看《想要一棵好大的树》,书中主人公小薰所说的大大的树和木头的树屋让孩子们非常憧憬,于是他们觉得给幼儿园留下一间大大的树屋是个不错的主意。做一棵什么样的树屋呢?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起来。他们初选出宫殿树屋、游乐园树和蝴蝶树三个方案,然后进行交流、投票和再设计。最后,他们从建造难度上考虑,坚定地放弃了好看的蝴蝶树和宫殿树屋。关于材料的选择,在经过比较后,他们逐一排除了纸板箱(下雨会烂掉)、木板(力气小没法钉起来)、轮胎(太大了抬不动)等,选定了轻便、容易收集和清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上色的塑料瓶,开始了瓶子树屋的建造。
造树屋首先要选一个地点,孩子们选在了两棵紫薇树的中间,他们的理由是瓶子很轻,比较容易被吹走,所以造在两棵树中间容易固定。而且,夏天紫薇树开花的时候,瓶子树屋一定会特别美。选好了地点,孩子们开始收集塑料瓶。他们并不清楚做一间树屋需要多少瓶子,猜测大概需要100个。于是,大家把收集100个瓶子作为目标,除了把家里现有的拿来,还到社区小广场向路人收集,有的还发动家长一起收集。很快,100个瓶子收齐了。倩倩说:“我還以为100个瓶子有很多呢,原来只有这么一小堆啊,肯定不够的。”于是大家就把目标调整为1000个,继续收集。孩子们边收集边开始分类整理和清洗。丽丽说:“瓶子有的大有的小,如果串在一起,小瓶子的边上会有空洞洞,所以我们应该挑选一样大的才好。”于是,大家挑选一样大的瓶子,拆除包装纸,清洗干净。孩子们期待瓶子树屋具有彩虹一般的色彩,决定把瓶子刷成彩色。刷颜色的工作比较单调,忠忠好几次都想放弃这个工作,甜甜说:“很快就好了,忠忠,你再坚持一下吧。”等把所有瓶子都刷好了颜色,孩子们邀请两位家长帮忙给所有瓶子的盖和底各打一个孔,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戴着手套用铁丝把瓶子一个个头尾相接、颜色相连地穿进去,12个瓶子穿成一串,孩子们共做了近100串。
把一串串的瓶子固定好并且做成树屋的样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朗朗说:“我们应该用铁丝做一个底座,把所有瓶子的一头固定在底座上,这样瓶子树屋就不会散架了。”依依质疑:“那上面怎么办?上面不收紧也是要散掉的呀。”“上面我们不是可以在紫薇树之间拉绳子吗?把上面的那头绑在绳子中间就好了。”依依觉得有道理。童童又问:“如果我们把瓶子拉满了,那从哪里钻进去玩呢?我们应该留出一个门吧?”于是,关于门留在哪儿合适、用什么做门又对孩子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建议找一个现成可以钻过去的器具来做门,孩子们最终选择了“钻山洞”这个塑料玩具。为了方便进出,他们开了三个门。解决了这些问题,瓶子树屋在家长的帮助和孩子们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孩子们的申请下,瓶子树屋成为了开展全园打通游戏时的一个游戏点。看着弟弟妹妹们在里面玩得那么开心,孩子们高兴极了。
●反思
“我有一个幼儿园”这一活动从对自己幼儿园的再认知,到对别人幼儿园的好奇与探究,再到对“理想中的幼儿园”的向往与创造,最后升华为“我想给幼儿园留下点什么”的炙热表达,完整地呈现了孩子们满怀好奇地与周围环境互动,并以自己的生活为圆心不断向外扩大探究范围的学习过程,也清晰地展示了教师追随儿童需求,不打扰、不放任和进退有度、支持有方的教育状态。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基于儿童立场,有效运用多种活动形式,将孩子们的探究推向纵深。
活动中,教师特别注重两个方面。其一是注重对孩子好奇心的呵护。好奇是孩子看待世界的独特态度,好奇能使孩子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所以,当孩子们对“幼儿园到底几岁了”“为什么都是一楼,大二班却比中一班要高”“合上是平的,打开为什么能立起来”等问题充满好奇时,教师总是允许、引导和支持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究,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其二是注重支持孩子的真实体验。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材料,并敏锐地捕捉孩子在生活中生成的活动,引导他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我们相信,当孩子们带着有意注意的目光观察幼儿园,当他们在雨天享受“森林幼儿园”的庆祝会,当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完成瓶子树屋的建造……他们所懂得的、学会的、获得的,一定比我们想象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