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抓,心飞翔,爱创造

2018-03-07张琴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创造力美术

张琴

摘 要:创造力是人类最伟大的潜能,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力的来源有两个方面,它既始于先天遗传又受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各类教育中要尽可能地促进创造力的发展。这需要从小重视并培养起来,特别是幼儿期的创造力培养和发展至关重要。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其创造力的表现是美术活动的一个属性,对培养幼儿创造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要重视美术创造并使其成为启迪幼儿创造力思维的摇篮。

关键词:大班幼儿;美术;创造力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幼儿园课程教育中美术活动还是非常多的,孩子们大部分也十分喜欢参加各类美术活动,特别是提供多种材料、多种形式的创造性活动。在以往的美术活动中,通常是教师出示范画一步步教,幼儿按照要求一步步学。其实幼儿是最有想象力的,他们总是时刻天马行空地想象各种事物,大胆用色。随着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艺术具有典型的创造性,独创是艺术根本。《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1]。

本班的幼儿本学期在美术的构图和色彩方面有明显提高,对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因为现在正是幼儿大胆想象的阶段,因此在美术活动中,通过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机会,让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式大胆地创造、表现。我们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科学引导,激发幼儿大胆创新,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在以后各方面的能力就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从幼儿园美术活动探索幼儿创造力,发挥美术教育的这一独特优势,探索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二、幼儿创造力的特征

(一)模仿性

幼儿在认识过程中最初的创造大部分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模仿是幼儿突出的行为特征。他们模仿周围的事物、人、行为等。

(二)好奇心

在幼儿的世界里,世界是奇妙的。幼儿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在幼儿的行为和语言上有着特殊的表现。在行为上幼儿经常拆卸、组装物品,看这看那、东摸摸西摸摸,其实这正是幼儿好奇心的表现。幼儿好奇心的旺盛,使他们产生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力随之发展。

(三)随意性

幼儿在他们创造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没有目的性和目标的,大部分都是想到、画到,没有精密的计划。幼儿的创作是自发地进行的。

(四)差异性

每个幼儿的能力各不相同,其实幼儿的创造力是有差异的。它表现在不同的个体上。每个幼儿的创造力都受到以下两点影响:遗传、环境。有的幼儿创造力较强,有的幼儿创造力较弱,有的幼儿创造力显露得较早,有的幼儿则显露得较晚。

三、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曾说:“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著名的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根据潜能递减法则认为,孩子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就是0~6岁,在这个时期,只要施以正确的教育,孩子的各项能力就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大班幼儿在合适环境下都是极富于创造性的,这段时间的孩子正处于创造性最活泼的阶段。

(一)保护好奇心、想象力,注意随机教育

好奇心的旺盛,使幼儿产生探索周围世界的强烈欲望和对未知事物的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创造力随之发展。好奇心经常是伴随在能满足了解未知事物的意念中产生的。变幻莫测的大自然,周围事物等都会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耐心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多问多想,保护幼儿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每个孩子都富有创造力,只有积极启发、引导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同时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大部分是随意性的行为,往往没有特定的目标与目的。所以我们要抓住幼儿创造力的随机性,给幼儿独立思考与独立创造的空间与时间和肯定。

(二)丰富材料、轻松氛围,激发创作欲望

在班级中孩子们的绘画不受场地的限制,幼儿可以或站或坐,场地大小也不受限制。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给幼儿一个较为独立的小空间,幼儿便可自主、自由地活动。如,在《房子》主题中孩子们收集各类纸盒制作的砖房、纸坊;塑料吸管、亚克力珠串起的水晶房;用布、PPC管搭建的帐篷房。在《金属》主题中用纸箱制作并用光盘、蜡笔、颜料、泡沫球、扭扭棒、缎带装饰而成的“机器人”。丰富的材料给幼儿的创作提供了基础,从而让幼儿可以大胆尝试。

(三)积累幼儿创作经验,丰富创作源泉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让幼儿多听、多看、多感受生活中各种美,欣赏、学习同伴的优秀作品,帮助幼儿直接、间接地积累经验。我国现代儿童艺术教育家杨景芝认为:“儿童是画所见、所想、所感,生活经验是幼儿园进行美术创造的源泉,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主要依靠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创作源自幼儿的生活,幼儿乐于、最善于表现的就是他们感兴趣的也就是“想象创作”。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散步时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植物的形态、颜色并引导幼儿联想。如,幼儿园操场边一棵棵桂花树,幼儿一边闻着清香的桂花一边欣赏风吹过时桂花摇曳的样子。他们说:“小鸟闻到了桂花香都来桂花树上玩。”“你看,风爷爷一吹,桂花树在向我们点头。”“这棵大的是桂花爸爸、这个是桂花妈妈,它们手拉手。”……经过孩子们稚嫩情感、心灵,世界万物都变得有情感、有思想、有生命力,有趣味性。

此外,还引导幼儿欣赏一些经典名作、优秀作品等,领略不同的绘画特点、魅力。如,在《有趣的京剧脸谱》中欣赏各具特色、颜色丰富的各类脸谱。各种各样的脸谱给幼儿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促进了幼儿的艺术迁移。我们要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经验并引导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探索、大胆思考、創造,使孩子们心中的美和创造力表现出来。

(四)尊重、肯定幼儿,增强其创作的信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我们要给每个幼儿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信任每一个幼儿,引导他们在各自的能力基础上尽量获得最大的发展。鼓励、感染幼儿大胆探索、创造活动。在制作羊年贺卡时,本班的A小朋友从小只对鱼感兴趣。活动中其他孩子都是绘画炮仗、灯笼、羊等具有代表性的新年事物,唯独他提出“我画鱼!”旁边孩子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A很坚定地说:“我只要画鱼!”“可以啊,鱼可以表示年年有余。”在绘画的过程中,他不小心将鱼尾巴处画得有点小了。“哎呀,我画坏了。”他对此很伤心,“好可爱的小尾巴鱼呀,它是什么颜色的?”“可是我画错了!”“你看它多特别呀!”他看了看画继续将鱼尾巴完成并涂上了喜爱的蓝色。随后他又绘画了各种各样的鱼。在最后的展示中,孩子们都很喜欢他的新年贺卡,他们说“各种各样的小鱼很可爱,还很漂亮!”“他的贺卡很特别都是鱼,是年年有余的意思”。在这个活动中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呵护了他的自尊心,同时也明白了做事要自始至终,遇到问题要积极解决。

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美术活动中开启幼儿想象的大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日渐丰富,作品各有特色。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敏锐的眼光和细致的观察力,正确地引导幼儿去感受美。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时期,他们需要教育者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在今后还要进一步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和创造,表现美、创造美,促进幼儿创造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陈泽河,苗成彦.创造性教育[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10.

[3]林白桦.对幼儿创造性活动的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6).

[4]李丽.创造教育指南[M].教学园地,2009(9).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创造力美术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