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

2018-03-07任霞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学化表现学前教育

任霞

摘 要: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兼顾保育性和教育性,这要求教师在保证儿童健康的成长下快乐地学习。而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为了孩子能够尽快地适应小学课程,过于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教育,与年龄不相匹配的学习压力,使孩子过早失去学习的兴趣,压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孩子健康全面地发展。下面,将分析幼儿园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原因和危害,并结合国外开放式的幼儿园教育方式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表现;原因

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就像是盖房子的时候打地基一样,需要一个好的开始。学前教育的综合性很强,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教育重点并不是对知识的要求,而是开发孩子的智力、创造力,培养其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和基本的生存生活技能技巧。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经调查研究表明,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区的小学生,在入学之前,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都接触过拼音、识字、英语、算术等一年级的知识。学前教育的小学化还表现在,孩子进行活动玩耍的空间不够大,玩具、儿童读物及游戏设施的投入不充足,课堂上老师管教过于严格,并布置与小学课程衔接的家庭作业。很多幼儿园还以学前教育小学化为特色,进行宣传,保证孩子在上小学前会看拼音书、认识一年级课本上的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不仅幼儿园里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揠苗助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比其他孩子多一点,以此为炫耀的谈资。孩子虽然学到了简单的知识,却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的做法亵渎了学前教育的启蒙性和全面性的初衷。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这让家长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家长们不惜财力和人力,盲目地想尽办法把最好的教育给予孩子,有些家长甚至逼迫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而忽略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家长的错误认识,也是学前教育小学化不可忽略的因素。其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幼儿园为了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迎合社会的需求,提前对孩子灌输小学知识,把汉语拼音、英语、算术加入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也是学前教育问题小学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幼儿教师的专业学历鱼龙混杂,上至博士文凭下至业余水平,还有的幼儿教师是小学教师转岗,这样老师会在不经意之间将小学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带到学前教育中。有些老师在讲课中采用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刻板,孩子在上课中容易走神,忽视了对幼儿兴趣的培养和个性潜能的开发。

三、國外开放式的幼儿园教育方式

高尔基曾说过:“游戏是小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幼儿教育应该结合游戏开展,这也对学前教育的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更加趋向于开放和创新,让孩子在体、智、德、美方面全面发展。下面主要介绍一些幼儿园学习教育的方法,供我们参考和学习。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是法国幼儿教育的一大特色,幼儿园会成立父母委员会,在学校的环境布置、课程布置活动安排等方面都会征求家长的意见,老师会利用父母接送孩子上学的时间进行沟通,以便家长更好地配合协助。在教育中幼儿园也同样重视艺术活动和科学技术活动,通过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绘画,举办木偶戏、话剧表演,对机械的拆装、修补等。这样的教育方式提高了孩子对艺术的审美能力,获得了科学技术方面的技能,培养了正确表达思想、情感和需求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园的学前教育要更加注重孩子的室外体育活动,如荡绳、拉单杠、爬网绳、堆沙堆、钻山洞、走平衡木、相扑等。这些在有些家长看来也许孩子会受伤,但是他们更注重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能力。老师也会教育孩子识别交通信号灯,必须走人行横道,在火灾或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等,这些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技能。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应该给予正视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首先,幼儿园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遵循幼儿年龄和身心发展的规律,重视孩子的品行教育,坚持先成人再成才。其次,幼儿园应鼓励教职工进修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方式,学习心理学,更加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最后,正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衔接的问题,可以在大班的时候组织孩子去小学参观,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注重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不可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潘昌玲.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状态与对策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2016(6).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小学化表现学前教育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