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支持性策略让美工区游戏更精彩

2018-03-07高翔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美工区区域游戏

高翔

摘 要:区域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是区域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前提。美工区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否合理,对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很大,通过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分析、解读,梳理出有效的支持性策略,从而让幼儿的游戏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区域游戏;美工区;支持性策略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常见活动,是教师根据德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并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的一种个性化活动。美术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艺术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工区的创设旨在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美术形式、视觉艺术来表达情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在分享的快乐中去认识和体验艺术创作带来的独特魅力,从思考中开始了探索与创造。区域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是区域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创设一个具有创意、有趣味的美术区域环境,能让幼儿有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使之成为一个让幼儿释放心灵、表达情感的创作空间,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他们一起绘画、制作、体验与他人分享后的快乐,获得自信,体验创造的幸福,感受创造的乐趣等,通过感受让幼儿了解美术创作的多种形式,通过理解让幼儿热爱美术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通过活动操作、体验让幼儿获得更多的快乐。美工区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否合理,对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很大,通过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教师又有哪些支持性策略呢?以下将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谈一谈美工区教师的支持性策略。

一、区域材料的开放性

案例一:制作可乐——区域游戏中,小L从外面走廊区域拿起一个可口可乐的玻璃瓶,放在了美工区的桌子上,然后开始在材料柜中翻找。不一会儿,从柜子里拿出了一盘彩色泡沫纸放在了桌子上。这时旁边的小T问小L:“你这是要做什么呀?”小L对小T说:“我要做饮料哦!星期天我在烧烤店里喝了这样的可乐!”只见小L拿起一张泡沫纸,从瓶口塞了进去,然后用力放在手里摇了摇,这时泡沫纸堵在了瓶颈部分。小L从生活区的柜子里拿出了一根粗吸管,用力往里戳了戳,这时泡沫纸被戳到了瓶底。接着你开始往瓶子里装更多的泡沫纸,用同样的方法,把泡沫纸都戳到了瓶子底部。小L高兴地拿起瓶子,甩了甩,对小T说:“你看我的饮料,做好啦。这里面的都是果粒哦!”小T也很高兴,说:“小L你真棒!”这时小L突然喊了声:“哎啊,我忘了放一样东西了。”说完,你急急忙忙到角色区转了一圈,拿着一盘豆腐串跑进了美工区,将豆腐串上的白色泡沫一个个从竹签上撸了下来,放进了玻璃瓶内。小T看到了大声喊道:“小L,你怎么把豆腐放进饮料瓶里啊!”小L一本正经地说道:“我放的不是豆腐,是冰块!冰块就是这样方方的。”

在美工区游戏材料的投放过程中,通过给孩子们提供多元材料——低结构、多功能的材料,鼓励他们发散思维,释放双手,用自己的理解、想象去操作材料,自己去设计、计划、实践,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更好的体验,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二、区域材料的替代性

案例二:鹌鹑蛋——区域游戏中,小Y在中餐馆游戏时突然说:“现在天气变冷了,要是能吃火锅该多好!老师,我们的中餐馆能不能也有火锅啊!”“可以啊,如果有火锅的话你准备怎么做呢?”小Y歪着头说道:“吃火锅,先要有个大锅子,还要有电磁炉,我们餐馆里就有。”说完小Y转身从柜子里搬了电磁炉和大蒸锅放在了桌子上。“火锅食物也要,烤肠、丸子、蛋饺,还有我喜欢吃的鹌鹑蛋。”“你的菜单可真丰富!”“那是当然,我要到美工区去做这些食物,先去看看哪些材料能做这些食物。”说完,小Y转身回到美工区,在材料柜子前说:“绿色泡沫纸做青菜,橡皮泥做烤肠,报纸做蛋饺和丸子。老师,做鹌鹑蛋的白色超轻土没有了,这可怎么办?”之后又想了想,突然拿起了白色泡沫球说:“泡沫球是白色的,鹌鹑蛋也是白色的,这样可能会更像鹌鹑蛋。材料有了,接下来就要做火锅啦!”说完拿着材料走回美工区开始忙碌起来。

随着中班幼儿认知范围逐渐扩大,处于联合游戏的阶段,他们有合作意愿、表征意愿,那我们在投放材料的时候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教师通过控制高结构材料数量,引发幼儿的替代行为。如在我们的巧手区中,投放的高结构材料数量要有所控制,有时孩子需要的材料没有。那我们会在活动室增加一些与实物相似的替代品和一些橡皮泥、彩纸、盒子、瓶罐等易于变化的低结构材料供孩子游戏时取用。为了达到目的,幼儿就会出现“借”或者“以物替代”等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游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三、区域材料的多样性

案例三:猫头鹰——小G在美工区拿起自己和妈妈的亲子作品——猫头鹰,然后走到了材料柜,动作迅速地拿起一把剪刀和一桶勾线笔放到了桌子上。而后在裝有各种各样纸的盒子里翻了翻,拿出了粉色卡纸和绿色色粉纸,还有一只胶棒。拿起粉色卡纸,右手拿着剪刀沿着卡纸的长边剪下一条三厘米左右的长条。再沿着一条长边剪起了两厘米左右的长边。剪好后,拿起纸筒芯,然后沿着中线位置用力将两边向里掰,折出了一个弧形。接着拿起刚刚剪好的粉色纸条,在光滑的那一头贴上双面胶,然后将毛边向下贴在了纸筒芯下方四厘米处,此时粉色卡纸正好沿着纸筒芯围了一圈。贴好后又用手用力往下按了一按,然后将纸筒芯倒了过来,将毛边用力往下折,毛边全部翘了起来,小G高兴地说:“第一条花边完成啦!”接着你又拿出绿色的色粉纸开始同样的操作。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了解区域材料投放多样性对幼儿创作的意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幼儿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多元的材料可供幼儿选择,区域内投放的材料仅仅是常见的皱纹纸,或者只有颜料,没有其他的选择,幼儿又如何积极主动地选择游戏内容,自由自主地进行创造呢?而要做到材料投放多元化,势必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可以游戏的各种材料,如不起眼的石头、泡泡纸等,让这些材料都能进入幼儿的视野,成为他们选择的游戏材料,并在他们手中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最后成为一件件有创意的作品。

四、区域游戏“计划在前、游戏在后”

案例四:柳树——小S从柜子里拿出一张画着柳条的操作纸坐到了座位上,然后看了看边上正在记录表上涂涂写写的小X,问道:“小X,你准备怎么来制作柳树啊?”小X说:“我今天想用皱纹纸。”小S看了看小X,说道:“我也要来做计划,不过我用棉签,我刚刚看到还有绿色的颜料的。”说完小S不等小X回答,开始做起计划来。小S在计划栏里很熟练地画出一棵柳树,然后在柳树的纸条上用黑笔间隔地画上了一些小点。之后在材料栏里画上了一根棒子表示棉签,一个长长的桶表示颜料。画好后小S高兴地说:“计划做好了,我要开始做柳树了!”然后起身快速地拿来了棉签和颜料,开始点画柳树的叶子。小S左手压着画纸,右手捏住棉签头,小心地将棉签放进颜料盒,再将棉签头放在颜料盒的边缘刮了一下,放到了画纸上从左边的一根柳条上开始有顺序地点了起来。

区域游戏中,我们积极倡导幼儿“计划在前,游戏在后”,这一理念不仅指整个区域游戏,也渗透到每一个具体的游戏活动中。我们在创设美工区“柳树”活动时,就体现了较强的情境性。在活动之前,鼓励幼儿结合自己已有的美工活动经验,设计自己的柳树,用图画的形式在计划表上呈现,记录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而后根据自己的计划书,进行多元材料的选择,有目的地开展制作活动,充分体现孩子的自主性,真正体现并落实“计划在前,游戏在后”的游戏精神。

总之,在美工区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和提供有价值的、多样全面的、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材料,既能让每一个幼儿都活动起来,又能让幼儿充分选择、创造、利用,让他们有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从而拓展思维,提高其各方面能力,使他们在自主性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我们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游戏行为,通过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分析、解读,梳理出有效的支持性策略,从而让幼儿的游戏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詹姆斯·约翰森,詹姆斯·克里斯蒂,费朗西斯·华德.游戏、儿童发展与早期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59-174.

[2]盖伊·格朗兰德.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9-33.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美工区区域游戏
美工区废旧材料再利用培养幼儿创造能力
综合主题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和材料的创新设计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探索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