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童心,感悟游戏

2018-03-07朱纯真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小班

朱纯真

摘 要: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由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材料的选择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地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这样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小班;自主性游戏;游戏价值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是指幼儿自主的、由幼儿自动发起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的游戏,如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等。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带着兴趣自主地、积极地作用于环境,动手动脑,创造和展开活动的整个动态。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就是在游戏的过程中成长和进步的。之前,幼儿在游戏时,常常是由我们老师来精心安排,幼儿被动地听从调动和“游戏”,在教师看来,似乎是在组织游戏活动,而在幼儿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并不是进行游戏活动。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等,这需要我们放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一、根据需要,创设游戏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所有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創造。”游戏主题的选择要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兴趣而开设,需要教师细心地观察,不断地思考和听取幼儿的心声,让幼儿对游戏主题感兴趣,从而有效地推动游戏的发展。比如,班级组织幼儿用超轻泥制作冰淇淋时,幼儿就特别感兴趣,制作各种各样的冰淇淋。在区域活动的时候,美工区人数爆满,每个人都在做冰淇淋,后来联系自己的生活,制作杯子蛋糕、饼干等各式各样的甜品。幼儿兴趣浓厚,于是在自主性游戏中幼儿主动提出要创设甜品店,并讨论该如何开甜品店,有的幼儿负责卖甜品,有的幼儿在加工坊里制作甜品,幼儿在游戏中懂得分工合作。工作人员能主动招呼顾客,吸引大批顾客,店铺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

二、创设人物,解决游戏冲突

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幼儿在游戏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或矛盾,有时自己不能很好地解决,会引发一些矛盾、争吵,在幼儿不能解决的时候,有的会用比较暴力的方式解决,有的会懂得求助老师。于是利用餐前准备的时候跟小朋友讨论还可以增加什么人物,男孩子提出要有警察,理由是警察可以抓坏人,维持秩序。在交谈中发现幼儿很喜欢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于是购买了两顶警帽,并与幼儿讨论警察的职责。要当警察没有那么容易,要每天表现好的幼儿才能当警察,这个诱惑力太大了,有的幼儿会为了当警察让自己表现得更好,比如吃饭很快、上课认真听讲等。当警察也不容易,警察要巡逻,捉小偷,发生矛盾要解决,还要帮助别人,不过还是阻止不了他们的热情。在游戏中如果发生事情幼儿就懂得找警察解决,你们会看到警察总是很忙碌的样子,但他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三、丰富材料,丰富游戏内容

自主游戏材料的投放,并不是随手摆放一些材料让孩子去操作,而是投放前有思考,游戏中有观察,游戏后有讨论,反思后有调整,如此循序渐进、积累经验,最终形成一个让幼儿在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活动。在幼儿对材料关注和感兴趣的过程中,他们还会增加产生问题、引发争论、从而推动活动的进程。为了使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不减,也为了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游戏材料需要源源不断地更新和替换,从而提升孩子们的游戏经验。因此,我们经常鼓励家长与我们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如鞋盒、布、奶粉罐等,并将这些材料投放在各种不同的游戏区域,让幼儿在游戏中有东西可玩、可以创新,幼儿常常会因为新材料的投入而创造出新的游戏内容。在游戏的时候,会发现幼儿的想象力很丰富,找不到东西懂得寻找别的东西代替。比如:饮料店没有吸管,他们懂得拿玩具塑料水管来代替;鞋盒叠在一起当桌子;自己用玩具拼个喇叭大声叫卖“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从而吸引顾客上门。

四、细致观察,保障游戏开展

教师只有观察幼儿的游戏,才有可能发现他们游戏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游戏,确定何时参与、介入游戏以及以什么方式参与游戏,做出有效的指导。教师只有通过观察、分析才能决定指导的对象和方式: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参与幼儿的游戏;哪些幼儿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等。观察可以是对游戏的全面观察,也可以是有具体对象的重点观察。小班幼儿喜欢独自游戏、自由结伴游戏,他们不愿意成人过分地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不需要或不喜欢和教师共同游戏。教师参与到游戏中,会使幼儿的游戏兴趣大增。另外,小班幼儿受年龄及生活经验的限制,游戏的玩法单一,教师的参与能使幼儿游戏内容更加丰富,情节更加深入。

五、交流共享,探讨游戏问题

自由交流是幼儿对游戏的评价,是幼儿传递分享快乐的重要形式。这一环节中教师指导的关键在于引导幼儿自发进行交流,积极地表达情感,共解难题,共享快乐,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表现、交往和学习的机会。在游戏结束阶段的自由交流中,我会上传一些游戏时的照片到电脑,让他们看一些游戏情况,比如店铺的布置、排队等待等行为,有针对性地引导让幼儿观察了解游戏时的情况。教师引导幼儿分析,此次游戏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让幼儿自己讨论、商量解决方法,并让幼儿提出下次能够玩得更好的办法,让每位幼儿都拥有交流权,为下一次游戏提供更多的经验。交流分享环节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幼儿游戏的发展和进程,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我将继续关注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的事,挖掘游戏中有价值的点作为讲评分享的重点,让幼儿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满足,从而进行模仿学习。

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体验着游戏的快乐,体验着自由感、兴趣感、成功感,教师创设环境、提供材料适时适度地参与、介入游戏,指导幼儿自由交流、分享经验,使幼儿的游戏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幼儿获得发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游戏的价值得到了体现,游戏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自主性游戏小班
谈小班幼儿入园难适应的应对策略
小班入园“慢”适应四式四法
自主性游戏角色发挥与实践方式
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快乐游戏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
例谈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中的多元评价
创新让自主性游戏更精彩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