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方式
2018-03-07胡香
胡香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是具有独立意识与独立思想的个体,只有在自主体验与学习的过程中,幼儿才会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价值,获得更好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将幼儿发展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依据幼儿的学习兴趣与个性特点实施教育活动。在教学中,提问是最重要的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展现,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思维。因此,语言教学中,为了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幼儿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活动;提问方式
在幼儿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提问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往往会一次性提出所有问题,更担心提问之后,幼儿纪律混乱,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往往提问活动难以有效进行下去,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过于统一,简单化、表面化、程序化、模式化,主动权往往把控在教师的手里,幼儿常常没有时间进行自主的思考与想象。因此,在幼儿语言教学中,需要结合幼儿实际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提问,提升语言活动的实效性。
一、提出引起幼儿讨论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与想象,让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让幼儿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看法,然后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进行热烈的讨论。例如,“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看法?它为什么这么高兴?”等类似的问题,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能够进行交流与讨论。例如,在学习《帽子的秘密》这首诗歌的时候,文章中有个词语叫“抛锚”,我就向幼儿提出问题,问他们理解“抛锚”的意思吗?在这首诗歌里,抛锚是什么意思?让幼儿进行思考,然后进行交流。需要注意,在这类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中,应该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发表自身的看法与观点,教师在幼儿的理解与解答中,进行适当的补充与交流,发挥出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善于探索与求知。
二、问题要激发幼儿想象的能力
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提问,需要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教師最好不要提出来“是不是这样”“对不对”等问题,这种想法限制了幼儿的思维,束缚了孩子的联想与想象。教师应该抓住作品中的有效因素,让幼儿积极思考与想象。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一个肯定的或者否定的答案,要引导幼儿的思维摆脱文章与作品的影响,依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合理的想象,从多个角度分析与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小雨点》的时候,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些有空间与想象的问题。“这些小雨点还会落在什么地方”“谁会开心,开心的怎么样?”等等,幼儿就可以开展自主的想想活动,教师还要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创新,勇敢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让幼儿逐渐感受到学习活动的愉悦性。在这样的训练活动中,幼儿的思维与认知更加流畅与灵活,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幼儿的想象能力得到发展,逐渐形成自身的个性特点。
三、提问要具有互动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师需要在各种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表现,感觉到幼儿的变化与需要,以适当的方式帮助幼儿,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形成双边互动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提问,还要让幼儿对教师的提问有反应、有应答,而不是单一的提问与机械的回答。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受到自身思维的限制与影响,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并不是非常全面,这个时候大部分幼儿教师会感觉到比较尴尬,会用一些敷衍的回答来应付幼儿,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受到压制,师幼之间的活动变得越来越少。有的时候,幼儿的回答可以说是神来之笔,往往是主要的故事线索,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问题,帮助幼儿解答疑难问题,会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幼儿的疑点难点正是教师教学的关键点,解决这些问题会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促进其身心综合进步与发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提问要准确科学
教师提问的时候要注意其科学性,幼儿时期,他们的语言行为都在模仿,教师提问的时候组织语言、问题内容都要具有科学性,这样才会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提问的时候要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尽量做到简短、简单、简便,让幼儿的学习与思考有方向,回答问题的时候更加具有条理。幼儿将教师的一切都作为科学的与标准的,因此,教师提问的时候需要注重科学性,从幼儿的个性特点出发,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提问,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总而言之,幼儿语言教学需要重视提问教学,启发幼儿思维,让幼儿具有良好的学习思维与学习习惯。作为幼儿教师,需要针对幼儿实际学习情况,启发幼儿的想象能力,让幼儿进行交流讨论,注重提问的互动性与科学性,逐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蒋晨.浅谈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方式[J].早期教育,2000(9).
[2]张美英,吕韶英.巧妙设置提问[J].现代家教,2003(9).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