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一个小场景引发的一次作文辅导

2018-03-07隋雅娟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流浪狗油条教育者

隋雅娟

鲁迅曾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读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由此可见,做个善于读书,用心去观察领悟生活的有心人,才能真正写出好文章。在平时的教育中,作为一名教师兼家长,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仔细地抓住生活中的有价值的细节,让它经过提炼,变成有形的、可以感知的一个个小场景,进而通过这些场景引导孩子,才能使孩子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落笔有神”,避免“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尴尬。

一、巧抓情境,引导指路

下面我就通过我和三年级儿子的一次意外场景对话整理,最终形成一篇作文。

一个礼拜天的早晨,我和儿子去外面吃早餐,饭后又买了一根很大的油条。儿子提着油条我们往回走,这时一条脏成黑色的小白狗跟着儿子,不停地耸动着鼻子,我问儿子:“狗想咬你吗?”“不是。”“为什么?”“它跟了好久,想咬我早咬了!”“那它想干吗?”“想吃油条!”“那就给它一点吧!”儿子揪了一小块油条扔到地上,小狗一口就吞了。儿子又给了一小块,它又吞下去了。这时我说:“你试着一次给它两块,看它会怎么样?”只见小狗一下子叼起第一块,来不及咽下就把第二块也含到了嘴里,回头跑了几步又回来了。“那它刚才为什么想走又回来了?”“它还惦记着我手里剩下的油条呢!”就这样,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油条给完了。

我对儿子说:“假如咱们是这条小狗,咱们试着用小狗的语气把这次的经历和它所有的想法说出来好不?”儿子在我的引导和補充下展开了叙述:

我是一条白色的流浪狗,可是我脏的已经看不出白色了,天那么寒冷,我昨天一天都没有找到一口吃的,饿极了,不得已我今天起了个大早,想在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时侥幸能找到一块吃的,哪怕只有一口也好。

迷迷糊糊中我好像闻到了淡淡的油香,我顺着香味找去,发现了一个小男孩和他妈妈一起走着,小孩子手里提着的袋子里有一根好大的油条,足有一尺长,可乐瓶那么粗!我一下来了精神:啊!那要是归我多好,哪怕只是一小口也好!正在我犹豫不决时,男孩发现了我,他妈妈说:“你没发现它很瘦吗?”他们在那儿你一句我一句地不知在说什么,我根本不感兴趣,只用双眼紧紧盯着那根大油条,拼命地摇着尾巴,期盼着奇迹会发生。

也许是我的虔诚感动了他们,他们竟然丢了一小块油条下来,我扑过去一口吞了下去,哎!什么味道呢?正当我后悔没有细细品尝一下时,他们又扔了一块,我高兴坏了,又一口吞了下去,这时连续丢下来两块!我咬了一块来不及下咽就把另一块也叼了起来快速向后跑。没错!我怕他们突然变卦又抢回去。当我向后跑了几步我忽然停了下来,我猛然想起:“小男孩的手中还剩一块,比我藏起来的那块还大两倍的油条!不行,我得想办法把它弄回来!”于是我又急匆匆地跑了回去。

就听到他妈妈说:“把它都扔给狗吧”啊!我没听错吧!真的,一大块油条向我扔了过来,我快速叼起来反身向后跑,带着胜利的微笑回到了我的根据地,悠闲地有滋有味地享受起我的战利品。我把肚皮吃的圆滚滚的,然后晒着暖暖的太阳,美美地睡了一觉,直到黄昏才醒来。

二、场景训练,善于发现

通过类似场景训练,孩子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了,作文也写得越来越好了,我也从中探索到了一些引导孩子写作文的好方法。首先要经常进行场景训练,并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时地切换角色,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和孩子一起进行探讨和辩论,有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看问题多样性的培养。其次,捕捉场景中的闪光点,也就是说要有层次、有切入点,如上文中主要是通过小狗在讨食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描写出狗的可怜、贪婪、凶狠,由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引导孩子更深刻地体会到流浪狗的这些特点,进而引起孩子心灵深处对人性的一种剖析。最后,场景的选择一定是他日常生活中可见的、孩子有深刻认识的、能产生共鸣的,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不同的场景切入点不一样,生活中没有哪件事是小事。主要看咱们教育者有没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引导孩子的方法、升华场景能力,这些都需要教育者有较好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总之,孩子的作文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形成的,它不光有兴趣、阅读等内在因素存在,更要有教育者的心理引导、发现。要实现有效地作文引导,教育者自身不但要有要求孩子做到的兴趣、阅读做基础铺垫,还要有敏锐的视角,发现问题、善于总结的能力,以及一颗认真做事的心,才能真正地为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奠基!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流浪狗油条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流浪狗
油条为什么要两根一起炸
我妈妈是卖豆浆油条的
他来中国只为寻找一只流浪狗
可怜的流浪狗——丢丢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