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典文化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德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8-03-07蔡恒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德育

蔡恒

摘 要:为了探索中国经典文化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德育中的应用策略,首先从经典文化的现代传承、德育的进一步拓展以及经典文化与德育的融合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经典文化在晓得低年级德育中的应用优势,并从准确理解经典文化的内涵、利用经典文化构建教学情景以及加强经典文化课堂教学三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中国经典文化;小学;低年级;德育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不断拓展,德育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阶段语文课堂是小学德育的重要阵地。在中国经典文化当中具有大量的与德育有关的内容,基于此种情况,将中国经典文化应用于小学德育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经典文化在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一)有利于经典文化的现代传承

中国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但是在自从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国经典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将中国经典文化融入小学低年级语文德育教育当中有利于经典文化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从而实现中国经典文化的现代传承。

(二)有利于德育的进一步拓展

中国经典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了古代中国人的丰富智慧,在中国经典文化当中包含了大量的与德育有关的内容,因此,将中国经典文化融入小学低年级德育当中有利于德育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小学语文德育具有较为明显的说教性,不仅无法有效地被小学生接受,也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例如,当前阶段已经有部分小学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了《三字经》《百家姓》的相关内容,从实践结果来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三)经典文化与德育融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

中国经典文化的本质是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的直接反馈,其中大部分的内容都与德育教育有关,因此,中国经典文化与德育教育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次,从中国经典文化的具体内涵来看其与现代社会之间依然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将中国经典文化融入德育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基础。

二、經典文化在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准确理解经典文化的内涵

中国经典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也并不是全都与德育有关,因此,准确理解经典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实现经典文化在德育中有效应用的关键所在。首先,教师需要对中国经典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在选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中国经典文化材料之前必须要对该经典文化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索,确保其思想内涵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其次,教师还必须要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规律选择对应的中国经典文化材料,虽然有很大一部分中国经典文化材料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功能非常丰富,但是由于内涵较为深刻,也无法被低年级小学生所理解与接纳,因此,也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二)利用经典文化材料构建教学情景

在中国经典文化当中存在着许多非常有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基于此种情况,利用中国经典文化材料进行教学情景的构建,能促进德育目标的有效实现,例如在进行人教版新课程教材一年级下册《棉鞋里的阳光》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利用中国经典文化中黄香温席的故事作为教学的起点,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孝敬老人的重要性,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经典文化课堂教学

在中国经典文化当中许多内容都可以直接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内容,直接将中国经典文化的内容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对于学生具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基于此种情况,当前阶段教师必须要加强经典文化的课堂教学。例如,现阶段教师可以开发经典文化校本教材,在课堂当中直接进行经典文化教学。

中国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将中国经典文化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德育教育当中不仅有利于中国经典文化的现代传承,也有利于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中国经典文化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对应的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曹智滔.乘书法之舟,徜徉在国学之海:读“中华国学德育经典·孙晓云书”系列丛书[J].出版参考,2016(10):69.

[2]梁俊仙,罗翠梅,班秀萍.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模式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6):86-89,92.

[3]黄大生.浅谈国学经典诵读与校外青少年德育建设[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342.

[4]马艳华.推崇传统经典读物 探索技工学校德育教育新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5):262-263.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低年级小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