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帮“学困生”走出困境

2018-03-07肖世香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帮助困境学困生

肖世香

摘 要:俗话说:“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整体。作为一名老师每天要面对的是一群思想各异的孩子,他们的认知水平不同,难免有跟不上老师教学节奏的学生,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倦,变成所谓的“学困生”。是不是跟不上老师教学节奏的学生就是“学困生”呢?是学生去适应老师,还是老师去适应学生呢?这些问题很值得老师去思考。

关键词:学困生;帮助;困境

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东南部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强很多,致使很多农村学生家长外出务工,形成了大量由爷爷奶奶监护的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因缺少父母的关爱,有相当一部分存在性格孤僻、调皮、不爱学习,成为“学困生”;另外,也有些学生因父母离异、家庭变故、家境贫困等问题而成为“学困生”;当然,还有少数学生是因自身智力问题而成为“学困生”。

本着“人人都要成为社会有用的人”的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们是没有理由去落下任何一个学生不管的,如何帮“学困生”走出困境是每个老师都应该钻研的课题。笔者从事小学教育近二十年,在此将一些经验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多看到学生的长处

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差一点,但在某些方面有特长,如果老师用分数去判断学生的话,这个学生就是“学困生”,会给其心理上很大的压力,如果能帮助其往长处方面发展,使其获得自信心,认为自己还是比较优秀,学习成绩方面也会大有提高。有的学生比较淘气,老师们的确觉得比较头痛,总喜欢把他们看成是另类、“坏孩子”,让他们背上这个沉重的包袱,甚至自暴自弃。其实淘气的孩子在文体活动以及在班级管理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可以考虑让其担任班干部或参加各类体育竞赛等,让其他同学看到他们的优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一些老师喜欢用排座位的方法来管理学生,每次考试之后都要重新排座位,成绩好的学生坐前面,成绩有进步的学生坐前面,成绩不好的学生坐后面,成绩退步了的学生坐后面,调皮的学生坐后面,犯了错的学生坐后面,当然最不应该的就是还有排人情座位的。这种方法对未成人来讲,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其实座位就是座位,它本就不应该带上别的色彩,按高矮次序、视力好坏才是其本质。当然将成绩差一点、调皮一点的学生的座位尽量排前一点,以方便老师更能关注到他们,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班级里,学生的性格、天赋等方面个体差异是比较大的,有的学生容易犯错,有的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差一点,都应给予适度的宽容。

三、帮“学困生”建立合适的目标

如果我们去登一座2000米高的山,山顶有很好的景色,只是在登山的路途中除了陡峭的台阶没有任何景色,甚至连歇脚的地方都没有。对于爱好登山或身体素质好的人来讲,一定会兴致勃勃地登到山顶;而对于不喜欢登山或身体素质差一点的人来讲,一般都会选择放弃。假如在这座山每200米高度处开发一处一般景点并建设休息设施,游玩者想着登到下一处景点难度不大,就会激发他们的登山兴趣,甚至会登到山顶,即使不爱登山或身体素质差一点的人也会尽力而为,能登多高就登多高。学习也是如此,人有个体差异,目标也就不能一模一样。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除了要设定总体目标,还要设定阶段目标,特别是“学困生”更要如此,要为他们设定既有一定距离但也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四、多让“学困生”回答问题

“学困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往往容易受到别的同学的歧视,这类学生一般在课堂上的自制力差,容易开小差。针对这些学生,老师应多让他们回答问题,以吸引他们对课堂的注意力。当然提问也要讲究技巧,比如,先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帮助其提高自信心,也可以在某些学生走神时及时对其提问,还可以让学生读一段比较重要的内容等等,反正提问时应多注重课堂的掌控。

五、消除“学困生”的逆反心理

“学困生”是一个比较容易犯错的群体,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有的老师喜欢对学生采取高压政策,当学生犯错的时候就进行体罚,比如,罚在运动场跑十圈或罚做一百个俯卧撑,超过了一般学生的生理极限,让学生觉得很反感。有一个语文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写作业的时候只要写错一个字就要罚一百遍,有时甚至全班学生一起罚,结果弄得这个班的学生都跟他做对了。如果能少些处罚而多些鼓励与奖励,情况可能就会大有改变,因为这些学生尽管年龄小却自尊心很强。奖励表现好的,鼓励有进步的,将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出来,以除他们的逆反心理。针对个别逆反心理较為严重的学生,老师应多对其进行心理研究,找到其逆反的根源。老师也都经历过学生阶段,有时多换位思考一下,多些宽容与理解,或许我们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参考文献:

[1]王玉梅.学困生转化之我见[J].新课程(中),2015(9).

[2]高翔.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J].甘肃教育,2015(13).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帮助困境学困生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