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创造性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8-03-07陈曼瑶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奖励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陈曼瑶

摘 要:小学语文的学习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课堂是教师完成教学和学生完成学习的重要场所。低年级学生群体具有自身的独特心理特征。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机。当然,固不可少的是教师于课堂之中所运用到的创造性奖励机制。由此可见,奖励机制在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充当积极的课堂主导者,进而恰当、积极、高效地指引低年级学生参与到奖励机制中,并启迪学生从中获得肯定和提升。

关键词: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多处于7到12周岁。该年龄层的低年级学生在身体、智力发育和心理发展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在课堂之中应该积极运用创造性奖励机制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以恰当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积极运用“荣誉栏”的奖励

我们要积极运用“荣誉栏”的奖励,“荣誉栏”的设置应该依据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得到鼓励肯定和表扬赞美是每一个低年级孩子的愿望,其中“荣誉栏”的设置便是其中一种。这里我们谈到的“荣誉栏”可以是固定在教室周围的“荣誉栏”,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每节课的需要在黑板上或者教师所携带的小黑板上的“荣誉栏”。需要注意的是“荣誉栏”奖励的对象可以是每个小组代表成员的名字或者是每个小组的“代号”或者是每个学生的名字。所奖励的东西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图案。这就需要教师本人依据该课堂的需要而制定。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我是什么》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二课。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我们依据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情况来进行奖励。我们可以先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问题的答案由本小组成员轮流进行。教师主要设置的问题是本课中生字词的读法、写法、解释和造句练习,课文的朗读,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堂的学习总结以及学后感想等。最后,依据“荣誉栏”的得分或者图案的个数来宣布本节课“荣誉栏”中的排名。通过最后的排名以表扬名次靠前的小组和鼓励名次靠后的小组,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积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衡量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就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是否身心愉悦并得到教师的积极鼓励和影响。我们所熟知的是每个孩子的性格特征是迥然不同的,但是得到鼓励肯定和表扬赞美是每一个低年级孩子所盼望的。有的孩子性格相对活泼,面对一个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内容内心充满尝试与参与。与之相反,相对内向的低年级学生性格一般较为腼腆,面对一个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内容内心充满着少许不适应性与胆怯。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语文课堂之中积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引导学生,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当如何积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我们应当一视同仁。要明白每位孩子的心中对于鼓励都是渴望的,而不是被呵斥。恰当的激励性语言可以降低部分学生面对一个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内容内心所充满的少许不适应性与胆怯。前面已经列举了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二课《我是什么》。為了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就需要我们来提问学生。此时就需要我们积极运用好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积极运用课堂活动

积极运用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当明白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另一个标志就是教师能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当然,这里的课堂活动也是我们教师依据课堂内容的需要而设定的。比如,“诗歌朗诵”“小小演讲家”“今天我是小老师”等。

例如,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三课的第二首诗是《望庐山瀑布》。在学习每节课之前,教师都会为学生布置预习的学习任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奖励给学生一个做小老师的机会。该首诗学完后我们也可以点名学生进行朗诵等。一言以蔽之,每一个课堂中的活动都具备一定的目标。这里的活动目标不但包括学生听说读写等知识层面的提高,而且包括通过活动以此为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上文中的三点内容即为我们围绕着主题用创造性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进行探讨的全部内容。当然,探讨的内容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亟待提高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思考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钟秀华.浅议奖励制度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利与弊[J].学周刊,2015(13).

[2]芦秀华.课堂教学中运用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下),2014.

[3]胡庆玲.妙用“奖励”机制 提高课堂效率[J].生活教育,201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奖励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地方高校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管理机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