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设计,不可缘木求鱼
2018-03-07陈龙
陈龙
我们学校是一所新校,每年都会有新的老师加入,但是学校有一个惯例,每年的暑假开学之后,全校老师要集中起来,听每一位新来的老师的一节公开课。这一节公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天的时间”(24时计时法)的教学,上课老师看起来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老师。上课伊始,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开始:同学们,在暑假时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问题一出,学生都非常兴奋,纷纷举手回答,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很高兴。接着老师讲了自己在暑假旅游时遇到的一个问题:老师与一个老朋友相约去西藏旅游,飞机票是朋友帮忙买的。出发前一天,朋友打电话说,明天8时,飞机场门口不见不散。第二天,我怕堵车7时半就到了飞机场,可是左等右等一直到9时也没有等到朋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师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说出一天有两个8时。但没想到问题一出,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朋友忘记时间了。”“朋友买的飞机票不是今天的。”“老师听错时间了。”……
老师没有想到学生有这么多的答案,但却没有自己想要的答案,急得满头大汗。最后只好说:“同学们,刚才大家的想法真多啊,但是老师要告诉你们正确答案,因为朋友买的是晚上8时的飞机票,老师当然等不到了,同学们明白了吗?”
这时同学们都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纷纷摇头,不明白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一时间,热闹的课堂瞬间安静下来。这时上课已经十分钟了。老师只能简单地讲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和联系,而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时间与时刻的含义,计算一天内经过的时间等没来得及讨论就下课了。
下课后,听课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研讨与交流,都提到了情境创设这一环节。当然,新课程改革以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都会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本节课老师以故事导入的目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是学生的回答有问题,问题出在故事上。因为这个故事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一直在故事当中,有这样的回答是正常的。况且这个故事本身也有问题,都说8时了,何来的上午8时与晚上8时呢?这不是与本节课相矛盾吗?最后听课老师都认为情境的基本功能是服务于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这样的情境设计,有画蛇添足、缘木求鱼之意,既不能达到学习目标,又让学生产生困惑。
上课老师也听取了大家的建议,认真地说:“那我换个情境吧。如果没有创设情境,课堂气氛就不够活跃,也不能吸引听课老师。”
听课老师是不需要吸引的,因为你上课的对象是学生,不能为了情境而忽视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所以建议你这节课完全可以直奔主题。首先,课件出示两幅图片:钟面上都是9时,小明在上课,小华在睡觉,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猜测。接着抛出问题“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引导学生得出,一天内有两个9时,分别是上午9时和晚上9时,这是我们传统的计时法,叫普通计时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时间表示方法(24时计时法)。这样设计既可以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上课老师根据听课老师的建议,借班再一次上了这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许多原因,情境创设进入了误区,使情境创设“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忽视了数学的学习内容,最后留给学生的不是数学知识,而是情境片段。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不断产生自己独创的见解。但也要结合学生实际、教材需要,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为创设而创设,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