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STEM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2018-03-07朱丽霞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朱丽霞

摘 要:当前是信息时代,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小学是教育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意识,夯实其学习基础对其今后学习发展有重要意义。STEM是当前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STEM视角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STEM;教学策略

STEM即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STEM教育是以科学认知世界,技术与工程改造世界,而数学则是改造世界的基础。STEM教育强调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十分契合当前新课改教学需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以STEM教育理念为基础,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培养可持续发展型人才。

一、跨学科整合

STEM教育与我国传统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甚至对于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工程能力也有所提及,STEM教育的本义是重现科学家发现问题的过程、工程师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个多能力、多学科知识运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长足发展。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科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网络,如此才能更好地践行STEM教育。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教材《第24课 调整图形》一课时,教会学生简单地运用画图软件调整图形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要让学生掌握其操作理念,能够灵活运用“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命令来调整图形,使图形更具美感。因此在教学中我对“调整图形”功能的定义、操作方式、软件设计理念都有涉及,在这一课时教学中我先向学生简单阐述了如何用美术的角度来调整图形,使图形更符合我们的审美习惯及图形调整的一般思路,如几何构图、色系搭配等。再向学生讲解具体操作命令,如在讲“翻转/旋转”命令时,利用学生数学课上学习的知识,通俗地解释“水平翻转”“垂直翻转”和“按一定角度旋转”的概念,再以操作示例直观展示通过“翻转/旋转”操作能够达到哪些效果,后再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软件在这个方面的不同图形操作方式,讲述不同软件或调整图形功能的设计理念及发展历程,让学生能从更为广阔的角度看待调整图形这一模块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美术、信息技术、数学等多学科知识整合,打破学科固定思维限制,建立新的教学平衡,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更为系统的认知,使得学生在知识应用或解决实际问題过程中能够从本质上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或问题解决打下坚实基础。

二、开放式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一般不会涉及的,但这也正是STEM教育所需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开放式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其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四年级下学期教完“WPS演示”这个模块的课程后,我把教材上的“主题活动3”略作调整,留出三节课左右课时专门让学生进行以“介绍自己家”为主题的课程设计。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素材,比如五至十张有关自己的家或家庭生活的照片(要求必须都为自拍),介绍自己的家或者家庭生活的作文等。在用“WPS演示”制作演示文稿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搭配文字、图片达成图文并茂的效果,还可以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插入动画或视频等,课程设计任务上交时必须附上原始照片、文字材料,制作完成的演示文稿、制作目标及自己的制作思路。在第一节课我先向学生提问:自己家有什么特点,你对自己的制作期望是怎样的?在制作过程中要用到哪些工具与操作?怎样配文才能简洁高效地达到自己的目标?照片在运用前要不要进行细微调整?如果要调整,则需调整哪些方面?而在第二节与第三节课我则重点关注学生操作实践上的问题,不再对其具体操作思路及过程做干涉。

在这一课程设计任务中,学生必须依靠自己所学知识内容,从技术、工程等多方面解决问题。且课程设计面向生活实践,没有特定目标与评分依据,完全依赖于学生的自我创造,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就能获得相关能力或经验,并实现迁移。如在用计算机写作文时,学生就能够从为什么要写作文出发,迅速思考需要达到的目标、要用到的相关软件及具体操作过程,其问题解决也就更为顺畅,这也是STEM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评价交流

评价与交流是STEM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一方面有对比才有差距,通过评价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短处与他人长处,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交流能够让学生交流问题解决经验,实现共同进步。

例如,在上述课程设计完成后,我便专门抽出一节课,让部分设计表现优秀的学生上讲台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及理念,而讲台下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而我只控制课堂交流节奏,并在学生讲解完后针对其技术操作作出评价建议,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工程改进方案,在保障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闭门造车不可能取得长足进步,STEM教育背景下强调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可持续发展型人才,这既是一种能力培养,又是经验丰富的过程。教师要重视评价交流环节,进一步扩大教学成果。

STEM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模式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可以预见的。本文探讨了如何借助STEM模式有效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教师要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敢于尝试,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进步。

参考文献:

[1]林娟.STEM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多元化教学的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1).

[2]任友群.培养新模式下的知识生产者:工程技术视野下STEM教育的再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2):12-14.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