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思维力在课堂上充分张扬

2018-03-07蔡珍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素质教育语文教学

蔡珍

摘 要:思维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等,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大量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积极培养富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孩子,这是现阶段对每一个教师发出的呼唤。

关键词: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因此,语文教师要以教材为抓手,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语篇学习中蕴含着思维培养的种种契机,教师要用好教学各环节,积极创设培养学生思维力的平台,让学生的思维暗流涌动,生成教师没有预见的东西,让课堂变得灵动。请走进我们的课堂吧!

一、引领——建构思维品质

教学苏教版第五册《菩萨兵》一课时,我巧借文本,抓重点词句引领学生深入思考,适时点拨,主要是通过例文让学生知道,自己拿到一篇文章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课堂回顾

师: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译找来,对他说:“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动员他们回来呀!”

师:想象一下,藏胞们在山里的生活会怎样?

生1:吃不饱,睡不暖。

生2:心情很不好,担心地里的庄稼,担心家里的财产。

師:他们还会面临怎样的危险呢?

生3:面临野兽的袭击。

生4:吃不好,面临惊吓,非常容易生病,面临生命危险。

师:从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5:朱德关心爱护藏民,担心藏民。

生6:不想看到藏民受苦,为别人着想。

师:反复读带“?”和“!”的句子,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反问句和感叹句表达的感情会更强烈。

生:我来补充,更能体现出朱德的菩萨心肠。

师:是呀,文章的题目是《菩萨兵》,这段话是点睛之笔呀。

适时提出质疑,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此处无需多讲,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补充,思维碰撞后,问题的答案更明朗。学生回答不到位,教师适时点拨,这样的课堂才会有新的生成。

二、交流——碰撞思维火花

(一)学习四上《习作二》之前,我安排了如下作业:

1.读读这两篇例文,并做好批注。

2.把第二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并说出划分的理由。

3.自主学习后,组内交流。

(二)课堂交流四上《习作二》第二篇文章——《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

课堂回顾

师:这篇文章作者用了一大段来叙述,谁能把短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并说出理由。

生1:第一部分是从头到“跳舞要付出汗水”,请听我读“我非常喜欢跳舞。在很小的时候,我便参加了少年宫的舞蹈训练,经常在青春剧场演出。你知道吗?跳舞需要付出汗水。”这部分是围绕中心句“我非常喜欢跳舞”来写的,“很小、经常”这两个词语充分体现了我喜欢跳舞。

“我有不同意见”,几个同学纷纷举起了手。

生2: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你知道吗?跳舞需要付出汗水。”这句话应该放在第一部分好,还是放在第二部分好呢?

稍思片刻,大家纷纷举手,赞成放在第二部分,理由是……

生3:第二部分应该到“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大家赞同吗?“你知道吗?跳舞需要付出汗水。”这句话与第二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是第二部分的中心句,主要是写“跳舞是怎样付出汗水的”,我是从“回到家,我不气馁,咬牙坚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看出来的。

生4:最后一部分水到渠成,写出了付出汗水后的收获,听我读:现在,我已经学会了侧翻、下腰等基本动作。今年“六一”儿童节,我还将献上舞蹈“走进西藏”呢。

听到孩子们有序、热烈而又有根有据的发言,我特别感动,不能小看他们呀。通过交流出现矛盾点,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思与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张扬,定能碰撞出精彩的思维火花。

三、静待——放飞思维之翼

学习第七课补充习题阅读理解。

问题:文章写徐悲鸿励志学画,为什么还要写他生活清苦,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堂回顾

师:请同学们弄清题意,联系课文重点段,联系生活实际和已学过的内容认真思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答案。

(学生思考10分钟后,开始有同学举手。)

生1:请同学们看第6自然段,听我读:徐悲鸿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徐悲鸿省吃俭用是为了省下钱来买更多的绘画用品,他励志学画所以才会这样做,这是因果关系。

生2:徐悲鸿生活清苦,更衬托出他的“奋发努力”。

生3:学习了徐悲鸿不忘外国学生对中国人的轻视,奋发努力,最后自己的创作轰动整个画界的故事,我想到了上学期学的《卧薪尝胆》,文中的勾践穿粗布衣,住草房,每晚品尝苦胆,想让自己不忘国耻,更加发愤图强。徐悲鸿生活清苦,他也是在提醒自己不忘国耻,奋发努力,励志学画。

从孩子的发言中不难看出,他们既能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又能联系学过的类似文章来分析人物,我不禁为这些孩子点赞。我突然庆幸自己静静等待了10分钟,而不是急忙让学生回答或讲解,有些时候不是花没开,而是我们没等到花开便转身,不是学生不会思维,而是我们没能充分地信任。

面对充满无限可能的学生,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科自身的价值,巧妙设计问题,给学生搭建思维拔节的支架,最大限度唤起学生的理解力、建构力、思辨力、创造力,才能将学生的学习潜力充分开发出来,学生的思维力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张扬。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素质教育语文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