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渠道”打造读写一体化新时空

2018-03-07金长余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金长余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提倡读写一体化,通过“主题统领、自主多元和整合延伸”,打造摇曳生姿的语文实践新时空。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在这样的新时空中尽情“采蜜”,自由抒怀,纵情延伸,极大地丰富孩子们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让更多的孩子“郁郁乎文哉”,让更多孩子在读写的百花园中“千树万树梨花开”。

关键词:主题统领;自主多元;探究延伸

在语文的百花园中,任何时候,读写都是“不分家”的,任何时候,学用结合都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引领孩子们在“读写一体化”之路上走得更远呢?窃以为,教师应注重主题统领、自主自悟和拓展延伸,以此建构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厚重的读写一体化新时空。

一、主题统领不可或缺

强调“阅读与写作一体化”,那么就应该强调某个主题统领下的一系列读写活动,由“主题”把那些散乱的“珍珠”串联起来,以此让孩子们的读写活动有针对性,有的放矢,“使得语文素养在对精神相通的主题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1]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以“勿忘国耻”为专题,面对这样的一段屈辱史、抗争史和振兴史,教师可以安排以下读写活动:

1.学完本单元四篇文章后,针对“圆明园的毁灭”等国耻,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更多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天中国的强大,并追问,你在搜集和运用资料方面有哪些新的收获?

2.捧读《人类的敦煌》,读完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议一议:敦煌珍贵文物之所以遭受了巨大的劫掠,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3.搜集摘抄英雄人物的成语,并尝试写出相关读后感和演讲稿。

可以看出,以上设计都指向同一个主题——“勿忘国耻”,并由这个主题引发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资料的搜集、运用和整理”,所有活动都利用“勿忘国耻”来组构、建构、整构。这样的活动为最后的写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可以说,先期学生的“搜集阅读”越多,后期学生的“写”就愈有把握,愈有话可写,有情可表。

二、自主多元不可或缺

尽管“读写一体化”强调围绕同一主题来展开一系列的读写活动,但提倡孩子们写出“放胆文和自由文”仍然不可或缺,正所谓:“写作是替自己立言,而背后永远站着‘思想。而模仿,背后站着‘套路。即使仿得‘逼真,也只是徒有形骸,没有神具。”[2]鉴于此,在“读写一体化”的训练中,无论主题多么鲜明和集中,但教师仍然可以给予孩子们一系列“吾手写吾心”的自由,真正做到“还教于学,还学于生,把学写作文的常态隐含在自主阅读当中,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潜能。”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以“亲情”为专题,孩子们作文时,可能会出现“深冬母亲给我送棉衣”之类的“套式”作文。面对这样“相同的情节和相同的格式”的抄袭之风,教师应引领孩子们从不同角度打开习作的思路,比如,我和妈妈之间的“恩恩怨怨”,爸爸变了,让人难以理解的奶奶……不论什么内容,不论从什么角度出发,一定要写真话,表真情,实现孩子们真切、真实、自由的阅读和写作。

不仅仅是“亲情”为主题的作文,任何类型、任何主题的作文,都必须避免先入为主的写作套路,提倡真实、平实、自由的选材和写作,都应该真实地表达鲜活的生活现实,都应该抒发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而言,因为自主多元而打开的渠道愈广阔,孩子们愈能写出真情之作。而这不正是新课改理念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三、整合延伸不可或缺

如何引领孩子们在“读写一体化”之路上走得更远?窃以为,教师不能止步于本单元的那几篇文章,不能沉浸在“自留地”中原地踏步。引领孩子们深入到更茂盛的文学作品的森林里,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现实和未来对话,是一种立足脚下但仰望未来的教学策略。引领孩子们沉浸在这样的探究延伸中,阅读空间是迷人的,写作空间是迷人的,与此相关的读写人生也是迷人的。

比如,学完《小抄写员》后,为进一步体会深沉的母爱和父爱,可以引领孩子们进一步阅读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也可以编演课本剧(把课文内容分为几个片段,一幕一幕地设计出场景和人物对话、独白及旁白,再自由组合,分角色演一演);还可以引领孩子们在深入理解亲情的基础上续写《小抄写员》,要让孩子们真正意识到好的文章来自于那种细节化的描写,来自于细微的真情实感,而不是“假大空”的套话、空话和无病呻吟。

这样的读写拓展“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孩子们尽情“采蜜”,自由抒怀,纵情延伸,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在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渐行渐远,让更多的孩子“郁郁乎文哉”,让更多的孩子在读写的百花园中“千树万树梨花开”。

参考文献:

[1]窦桂梅.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

[2]胡亨康,周一贯.作文从模仿入门,一开始就走错了路?[J].福建教育(小学版),2013(5):34.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7】GHB2111《立足智慧课堂,实施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體化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