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质疑潜能 提升学习能力

2018-03-07张巧英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大胆课文内容文章

张巧英

学起源于问,学和问紧紧相连。学习就是学习问题,学习怎样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经过训练、指导就会形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作为一名教育者,要把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作为已任,使学习活动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体验思维乐趣、积极有效地学习的过程。

一、营造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敢于提问

据有关教育专家调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逐年下降。表现在课堂上:学生不会提问题,不敢提问题,懒得提问题,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甚至导致教育质量下降。为解决这一现状,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大胆质疑、敢于提问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1.课前质疑

每上一堂新课,我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内容,并在“问题本”中写出有关本堂课的问题,上课伊始,我检查他们提的是什么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课中质疑

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针对自己预习中的疑难和小组交流合作的结果进行提问,让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思考、再认识,培养问题意识。

3.课后质疑

学完新课后,要求学生对照在自己预习时所提的问题,找出自认为比较好的问题,在问题前盖一个“金拇指”印章,教师每月表彰学生一次,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以后提问作个铺垫,课后让学生把“学了这堂课以后,你现在又有什么问题”补列在预习问题后面,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进一步拓展了思维。

二、教给质疑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提问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学生不是不想问,而是不会问,不知该如何问。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一些提问题的技巧,指导他们如何提问。我们应当教会学生紧紧抓住语文学习目标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结合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学习困惑,联系文本和生活实际进行大胆的思考,大胆地提出疑问,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1.整体思考提问题

一般来说提问可从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方法、中心思想等方面,按照不同年段特点,多角度、多方位地启发学生学会提问题,如:“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2.重点突破提问题

(1)看课题质疑。课题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缩影,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文眼,抓住课题进行分析思考,就能提出好问题。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的“壮士”是文眼,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①文题为什么用“壮士”不用“战士”?②他们的什么行为可称为壮士?(2)找重点词句质疑。重点词句对表现文章主要内容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提问,并进行认真分析,体会文章主要内容。如《慈母情深》中抓住重点词“鼻子一酸”质疑:①母亲给了钱,也正好是我所要的,可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②文中哪些地方令人鼻子一酸?

3.抓住矛盾提问题

一些好的文章总会设置一些激烈的矛盾冲突,让文章显得跌宕起伏,精彩纷呈。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抓住看似矛盾处质疑。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学生提出:(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间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面对“我”童年写的一首诗父亲和母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我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4.利用插图提问题

“教育就是唤醒”,當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产生共鸣。插图与课文内容有紧密的联系,对图进行仔细解剖,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促使学生仔细地看、认真地想,为学生发现问题提供良好的契机。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注重对插图的观察和思考,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问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搭建质疑平台,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改革教学方法,把更多的课堂学习时间让给学生,让质疑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真正规律。

1.教师启迪点燃思维

在课前预习中,引导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把在预习中碰到的问题说出来,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开展教学;在讲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对同学的发言提出疑问,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教师通过学生的“问”来组织教学,通过与预案整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2.独立思考发展思维

课堂上,学生往往有“从众”的心理,这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思维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囿于现成答案,不能只局限于问一些记忆性的问题,要独立思考,另辟蹊径,大胆提问,大胆质疑,逐步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3.小组互动放飞思维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释疑,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与碰撞中提出有创新性的问题。课堂上,学生互问、互答,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问题与观点互相交锋、碰撞、补充,可有效激发各自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时学生才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体。

美国教育专家肯尼思·H·胡佛说:“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专家关于学生自己提问题的真知灼见,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课堂上,减少教师的提问,多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有了疑问才会有探究的愿望与动力,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有了疑问才会培养创造性的想象力,促动学生自主地去探究,逐渐形成良好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目的。

注:本文系南平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课题NPXXJYKT2014

-019《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案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大胆课文内容文章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我家的大胆蜗牛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大胆玩创意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